網路上看到的圖

換個角度想
降總價,但貸款有利息、現金沒優惠、不送保險、不送保養、不送配備、沒有交車禮
假如真的這樣買車的人還變多,排隊交車又要排到天荒地老,要不加價插隊
交車後續保養維修零件工資拉高、預約難排、出保變刁
~車子的售價並非成本+利潤,而是消費者能接受的最高價格~ (by U-Car老闆 Bob哥)

來提供另一個思維,其實發言的朋友多半傾向情緒性發言。
大家可以先冷靜一下來想像一下場景 ~
對車商來說這就是一個博弈的遊戲。
在不惹火消費者的情況下,你要賺多少就是你的本事。
玩法就是比誰更團結,大部分時間車商都很團結,不會削價惡性競爭。
台幣升就說美金計價,美金跌就說狗狗幣結算,反正就是藉口伯。
車商一起把價格維持得高高的,一起薛消費者的錢多開心。
如果消費者覺得太貴而團結起來,例如聯合抵制不買,那車商就會被迫要降價促銷。
但是要團結消費者難度太高,人數太多而且每個人想還法南轅北轍。
所以大多時候都是消費者被車商拿捏,現在遊戲規則大家都了解了吧。

而已零關稅的況狀而言,車商當然可以不降價。
他要承擔的風險是有沒有其他車商,或是外匯車商先背叛降價。
誰先降價誰就得到更多的銷量,只要背叛就會先得利。
以前匯率差個幾毛了不起車價差個幾萬、十幾萬,零關稅一差可是幾十上百萬。
現在突然間出現了零關稅這個扣打可用,隨時可能有一家業績比較差的車商會率先使用。
沒人知道會不會有人先用,先用的人就一定可以搶到比較多的銷售量。
今年車市急凍了兩、三個月,汽車業傳統競賽月都快變甲賽月了。
你說零關稅一但確定下來,有人會想硬撐到最後當墊底的車廠嗎?
他們現在肯定內部都已經開過會決議過零關稅後的策略了。

退一萬步來說,外匯車商可沒有要堅持品牌價值的包袱。
他們是絕對會背叛的,甚至不用完全讓利。
讓3/4給消費者,自己也還能比以前多賺1/4。
傻子才跟總代理一起玩看誰撐得久,如果外匯車商開第一槍。
你總代理不降嗎? 不降就看外匯車商賺爛,你的展間只能養蒼蠅。
看到車價問題只要提到"紐西蘭牛奶"的都可以直接當廢文跳過。
你消費者有可能自己拉船、搞冷鏈去紐西蘭買牛奶嗎?
但你真的可以從美國dealer網路賞車,然後抄VIN碼請代辦幫忙買。
沒辦法壟斷的東西,怎麼可能零關稅不用降價。
退一兆步來說,如果總代理、外匯車商真的一毛不降。
你就會看到一大堆代辦廣告出來,一條龍幫你直接拉車,網路下單輕鬆寫意。
如果還要抬槓說沒有保固的朋友,你以為那些外匯C300 加油加300的 8+9會去原廠保養修車嗎?
市面上一堆精修雙B的店,維修電腦都有買,根本不用擔心。

最後講一下大家對總代理的誤會,其實總代理是會降價的。
而且一直以來都有,賣得差的型號去展間問有機會到20萬以上甚至30~40萬的折價。
只是牌價是不會動的,牌價會每年漲,但只有超熱銷車種的售價會接近牌價。
只要賣不動的,折價肯定很有誠意。
大家揪著總代理牌價不放根本沒意思,人家私下就是有機會拿到很高的折扣。
所以零關稅後即使牌價不變,你信不信去展間隨便都有幾十萬折價。
這才是真的有可能會發生的狀況,別傻了,人家車商也沒那麼笨。
Kid-O wrote:
他要承擔的風險是有沒有其他車商,或是外匯車商先背叛降價。...(恕刪)


+1
外匯車不僅降價
還拉二手車進來更便宜
因為C300加300捏LP直上的+9兄弟更容易入手
iankj1120 wrote:
美國車關稅到0又如何
車商怎麼可能會把更多利潤吐出來


車商可以不吐利潤

但川普要你繳的保護費不能少
Gle這麼便宜我還不買爆
代理商不降,水貨商當然趁虛而入
美國製造的降關稅,車廠要網內互打嗎
1. GLE降價,請問E & C & GLA @ GLB會降嗎?
2. BMW X系列降價, 3 & 5 系列會降嗎?
3. Audi & Volvo & Lexus沒有美國製造,他們要降多少呢

我個人覺得美國製造會降但是降幅不多,最多降個10幾萬左右,要不然就是配備拔掉,按照選配價一個一個加錢

最有可能會降的應該就是特斯拉,以上是個人看法
現在保稅倉庫都塞爆了,7月前到港進口車應該會有感降價先來一波促銷,不然車真的堆太多。不過若夠聰明,建議等美國關稅確定降到0後再下手,到時美製車降幅會更有感。正不正確,一個月後見真章!
未來一年內會換Gle,總代理不降我就從美國自辦一台進來。到時再把價錢給大家知道!
湯唯
嗯嗯 謝謝分享
只要一家降,其他勢必為了市佔跟著降,版主的說法完全不成立,終究會有人為了搶市佔先降,不知版主到底有沒有做過生意,民眾的觀點跟經營者的觀點是完全不一樣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