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會寫這一篇,是因為我自己是騎XtC的,而這款車在各討論區也是常被推薦的車。

所以就我自己的經驗,稍微分享一下想法。

有不同意見的話歡迎提出,甚至直接批判我的說法亦是非常歡迎,謝謝。

[本文]
在累積超過兩千公里的18"XtC騎乘,以及換成小一號車架(16"XtC)後的使用經驗後,這中間包括on road以及off road。

我慢慢確信了一件事,「Giant在2008年以後的XtC鋁車架」是輛很特殊的車,一台不怎麼適合「一般休閒使用者在平路騎乘」的車。

首先,就我平常在各車店、河濱等地所觀察到的,XtC幾乎是改裝「龍頭增高器」的比例最高的一款車。

論路上出現的機率,XtC並不是最多的,Iguana、Yukon、MTA510/520,甚至是冠軍一號系列,都比XtC常見,但其改裝「龍頭增高器」的比例都不會比XtC要高。

但這些為數不算特別多的XtC,卻有不少台都改了「龍頭增高器」。

這代表什麼?先賣個關子......從幾何上來看看,XtC的有效水平上管非常的長。

18"立管(457mm)的M size,有效水平上管是595mm
16"立管(406mm)的S size,有效水平上管是575mm

以「一般成車搭配350mm座管,實際可用高度250mm(100mm安全線)」、「座弓加上座墊厚度約50mm」來計算,大概可以得到這樣的數值,不換座管的情況下,M size的Saddle-BB最大值是757mm,S size則是706mm。

倒推回去,757mm大約是跨高85cm的人,大約是身高180的男性(或身高175的女性)的跨高。而706mm則是跨高79cm的合適Saddle-BB,這大約是170的男性或165的女性。

這還是沒有使用卡式踏板的情況。

這樣的結果反過來說就是,如果身高比這個算出來的數字高(例如175的男性,恐怕就不適合S size的XTC原車配備,除非用較長的座管),或是不想把座管拉到接近安全線,往往就會選擇大一號的車架,這樣會衍生出另一個問題:

「有效水平上管太長,身體過度往前延伸」

以一個身高175cm的男性來說,用上有效水平上管595mm,頭管長度又頗短的車架,再加上原廠搭配的100mm龍頭。除非本身有練過,不然很可能會覺得「手把好遠」。

最簡單的改進方法是換龍頭....但這個選項不知道為什麼較少見到,反而常見的是加裝龍頭增高器。

於是整台車的設定就非常詭異....簡單的說就是「長頸鹿」。

====

幾何是第一點,第二點則是車架的特性。(這邊講的XtC都是鋁合金車架版本,也就是SE2那款)

XtC是很不錯的MTB,力道反應直接(不管是加速還是路感),車身重量輕巧(大優點),強度也相當的夠(越野時感覺強烈)。但它非常的沒有舒適性,非常沒有。

稍微長距離的騎乘,XtC的顛簸以及其直接的力道,會給人一種如坐針氈的感受。

雖然說跟公路車不適合這樣比較,畢竟取向與材質都不同。但我真的覺得除了避震前叉之外,單就後三角傳來的回饋,TCR Advanced 3在舒適感上遠勝XtC。

就一台旅行車來說,在我幾經思考之下,我會放棄掉XtC,儘管我有一台18"車架閒置中,這篇文章會讓我很不好賣車,但我還是要寫出來。

====

這樣寫的話好像XtC一無可取?

不,它是個非常棒的車子,在攻上坡時非常有利,每次的踩踏也有很直接的力道傳遞。強度良好也讓它可以給騎乘者非常直接且穩定的安定感。

但如果祇是鋪裝路面騎乘,甚至不爬坡的狀況下,XtC在速度、爬坡能力上完全不能跟公路車相比。在長途騎乘時的舒適性又極度不佳,甚至幾何設定讓騎乘者必須要用「很不休閒」的騎姿來駕馭它。

XtC是好車,車架做到了輕量跟強度俱佳的優點;但比它更適合鋪裝路面,比它更適合休閒騎乘的車子還有很多。

不必執著於它,真的。
文章關鍵字
jsoccer wrote:
[前言]會寫這一篇,...(恕刪)

什麼車跑什麼路大概就沒這種問題了吧!不適合一般休閒使用者在平路騎乘
也許沒錯!當然休閒用途的車架和專業用途的車架在設計幾何上不同,但是如果我寫篇文說"D.H"的車不適合一般休閒使用者在平路上騎行,然後把它不適合的各種設計幾何配件規格分析的很清楚.....但可能一堆騎"D.H" 的車友會覺得.....不倫不類吧!

大大 你好

本人非常認同大大說法

原則上 xtc IGUANA, YUKON比較

xtc:

屬於 競技車 車架鋼性佳 所以在踩踏效率高 但相對反作用力關係 騎起來會相對不舒適


IGUANA, YUKON:

屬於休閒車 車架剛性差 踩踏效率差 但騎程較舒服


所以選車真的需要好好考慮清楚 不要因剛性好就認為車好

提供大家不同看法


看了這文章,不知道為何覺得很高興!

第一次聽到等級高的車竟然不適合一般道路騎乘
ANYROAD 1 碳纖座管要換ANYROAD 2 鋁合金座管... 換跟賣都可以...請私訊唷... (正常使用痕跡...)
XTC本來就不被歸類在休閒類型不是嗎?

只能說,以往的高檔車多數屬於運動型騎乘的愛好者使用。
現在卻常常被單純休閒而不甚了解騎乘技巧所在,但又花的下手的車友購買。

現在的市場也順應潮流推出許多適合平地休閒又精緻高級的車款來提供給這種類型的顧客。

只求舒適休閒卻選擇一款車架幾何適合爬坡、越野騎乘的車架
本來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純個人看法。

power63421 wrote:
第一次聽到等級高的車竟然不適合一般道路騎乘


因為XTC SE系列的設計定位本來就不是一般道路騎乘....

這是台不錯的MTB,XC等級的MTB,拿去騎林道還不錯,上坡也很有力。

但它既不是旅行車,在平路的表現雖然不錯(加速快,力道傳遞良好),但它的設計讓它很「不休閒」,對騎乘者的騎姿與體力的負擔不算小。
power63421 wrote:
看了這文章,不知道為...(恕刪)

其實這種觀念我們都有,只是沒想到而已。
換個東西敘述你可能就能認同吧:
比如說F50就不太適合開在台北的街道上。

這篇寫的很好,重點闡述車身幾何的不同,造成騎乘感的差異。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cj470 wrote:
如果我寫篇文說"D.H"的車不適合一般休閒使用者在平路上騎行,然後把它不適合的各種設計幾何配件規格分析的很清楚.....但可能一堆騎"D.H" 的車友會覺得.....不倫不類吧!...(恕刪)


我想,DH的車,本來就不會常常被網路討論區的車友們「推薦」給一般想入門的使用者。

但XtC SE2卻是個常常被推薦的車款,被推薦給一般使用者,被推薦給在鋪裝路面騎乘的人。而且也常跟價位相近的IGUANA、M1、MTA-520,或是價位略高的冠一...等等相互比較。

在這些比較中,往往都會先比配備的零件,然後結論通常都是「...XTC車架較好」,但好在哪?這樣的車架的優點跟缺點又分別是什麼?

我這篇文章就是試著想談這些。

當然我所學尚淺,能夠有拋磚引玉的效果,讓更多的人來分享經驗就太好了。

謝謝^^
我也是有這種感想揶....
我本身也是XTC.....可惜山坡離我家好遠...有時夜騎想騎山路..都怕時間太短...我也是有門禁的揶
我贊同大大的看法...好感動...
00000000000110001000111000001110101010000111110000000001110001111000111011011100
非常認同你的看法
我身高170 目前騎08年XTC S 尺寸
之前總覺得椅墊高度及椅墊前後距離,再怎麼調都會造成手臂僵直不舒服,也一直找不到舒適的重心位置
後來到車店找老闆,在老闆建議下,換成適合手長之適當短龍頭後,天啊!,改善甚多
脖子、肩膀、手臂,及坐墊處的壓迫感,整個輕鬆起來

建議不要用增高器,雖然平路騎起來很舒服,可是爬坡時卻不容易出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