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 拿國外的售價 來跟台灣比較 然後說什麼台灣便宜許多....(阿~ 老闆請你給我國外等級該有的薪水好嗎 )阿老師 在講 你們是有沒有在聽拉我們的國民所得是多少 一般人一年是賺多少....拿日本 歐美 國家 的售價來跟台灣比我簡單說拉 光看 那些單車廠商 賺的利潤在台灣 賣便宜點的價錢 會有困難嗎 ( 馬上有人會說 這是供需問題拉等等的官方話出來 )所以可以預見的是台灣通貨膨脹會一直跟隨著 單車瘋狂暴漲的售價 繼續僚下去( 這時候有人 就會跳出來說 聽你在放屁...你懂不懂經濟學阿等等的話...)反正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子的 是是而非說真的 現在的單車售價 ( 有多少人覺得合理的... )問題是不合理 還是有一堆人 要搶著買阿( 你看台灣人多有錢阿 花錢多麼阿沙力 這就是愛台灣拉 )而那些 沒錢又想買合理價位的顧客 還有有所堅持的人 也只能po文來反應一下(請那些單車廠商 等等有關人士 就讓貧民百姓 發洩一下 ok~!!)
消費者追逐價格自然居高不下反正製造商、經銷商都異口同聲說還會再漲怕以後買貴到的都跳下來買了新車還好反觀許多漲價前買的車現在賣出比照新售價來訂二手價搞不好脫手都還有賺價格永遠決定於供需2萬以下的車(除了超熱門幾款)看起來已經沒有缺貨的問題再加上車有的升級拋售舊車看看會不會有供過於求的現象至於高檔車好行情應該能維持好一陣子因為量本來就不大升級的人一直都有
STANLEY650719 wrote:看來很多人還真的以為...(恕刪) STANLEY大大您可能誤會我的意思了,物價會覺得貴,當然是比較而來的,要不然誰能精確算出一台單車貴不貴呢?就誠如我發表的內容,是小弟近日因為要購買單車,在01查詢了相關的文章,意外發現很多在國內知名度低及愛用度低的國外品牌,例如GT、PROFLEX、CENTURION,這些品牌之前我都沒啥聽過,意外發現在相同價格上,國外品牌國內代工的車配備居然優於國內廠商,這個是比較而來的,而不是單純買不起在嫌貴!!難道那些國外品牌的單車,配備廠SHIMANO、SRAM、FOX...等等有給他們不一樣的折數嗎?我哪有需要去責備那些配件廠呢?廣告經費每個廠牌都有花,又不是只有G牌在花,至少我看到的是這樣!!很多版友發言說買不起就別在那裏"哀哀叫",其實單車再怎麼貴也不到買不起的地步,很多版友一台汽車百萬都買了,一棟房子近千萬也買了,怎會買不起任一價格的單車,只是看他要不要買而已吧?更何況您又怎知我的年收入是多少呢?當初發表這篇文章只是要提醒車商,單車的世界裡,不是看自己單車賣得好,就可以予取予求,還是有很多人是不恥這樣亂漲價的做法!!小弟跟其他人就是不一樣,我寧願選擇巷口不漲價良心經營的麵包店,也不選擇大品牌的連鎖麵包店,這跟愛不愛台灣沒關係,至少車商先愛我,我就會愛他,而不是我愛台灣品牌,而台灣品牌卻不愛我,他只愛外銷賺他的錢!!那我豈不是拿熱臉去貼冷屁股!!!
定價=消費者願意掏錢出來買的價格,G牌.M牌或K牌的定價若不合理,消費者可以不要買,若消費者還是一直掏錢出來,那就間接認可其價格了,至於入門車一台萬把元,其實對個人而言,這已經不算入門車,以G牌為例,一台YUKON要一萬元,24段變速.可鎖定前叉.甚至碟煞,這真的算入門車嗎?M牌的MTA-520也是一萬多元,更是多達27段變速,也算是入門車,當抱怨價格的同時,其實還有更多入門車在那等著消費者,譬如G牌CS-800,M牌MTA-36...這些只要5000元以下的車,都一直存在的,當然等級越高的車,性能會越好,但大家真的需要鎖定前叉,24段以上的變速嗎?單車其實並不貴...而是消費者自己的選擇,要比配備.比車架.比彩貼....當然要花更多的錢,去滿足自己的需求,包括虛榮心.流行感.車輛性能...等,騎單車運動,不管是保持健康.減肥.通勤.兜風.甚至節能減碳,都不需要用到萬元以上的單車,3000~4000元的車一樣能辦到,既然認定國產車要萬把元貴,或是太貴買不起,那就買進口便宜點的品牌,或買國產車真正所謂的入門車,如果G或M牌的定價不符合大眾期待,我想大家應該不會買他,當沒人買時,他們自然會降價...至於差不多配備的國產車是否一定要比進口車便宜,這個牽涉到其品牌價值和定位,若G和M的品牌和產品不夠優秀,我想應該也無法賣高價...基本上在商言商,我一台可以賺3000元,大家也都願意購買,為什麼要只賺你1500元呢?共體時艱...我想這不是正常商人會做的,我只知道,台灣很多企業,在某些時候跟本不想內銷...Orz...如果他真賣太貴...價格又很硬,我想消費者會有所反應的,其反應的效果也會在銷售量出現,如果...繼續熱賣,或許就代表消費者尚可接受,要抵制高價...抗議其實是無效的,也有點浪費時間,直接把國產大廠在心目中畫的大X,選擇能滿足你心中高CP值的品牌,會比較快,莫非你G牌或M牌以外通通不騎!同樣的配備和車架,定價比G牌或M牌高的,也多到數不清...那國產車算便宜還是貴呢?
cguitar wrote:共體時艱...我想這不是正常商人會做的,我只知道,台灣很多企業,在某些時候跟本不想內銷...Orz... 那1990年代當G及M被大陸車廠打得哇哇叫時,政府可不可以維持中立, 不跟他們共體時艱.事實上 當時政府拿平民百姓納稅人的錢 跟G及M還有大大小的零件廠 共體時艱...憑這個, 廠商就沒資格說今天漲價是市場供需,為何10幾年前 快倒時,G及M怎不說市場供需原則.回想商人還真是寡情啊,國內市場就這麼小塊,少賺國內又如何?在外銷規模生產下,車價沒理由高於國外任何地區.漲幅憑甚麼高於原物料及人工漲幅?今年據說漲兩次啊!!如果下次景氣循環 G及M要政府共體時艱時....我們納稅人可以說不嗎??可以說回歸市場機制,要倒就讓他倒嗎??不行啊!!商家一定用力說:我們是台灣之光,不能倒!!不過真有那時,希望樓上幾個高唱供需原則及在商言商的大大,繼續堅持你們的理念喔!!我倒是覺得G及M真地要謙虛,不過可能是太久沒過好日子,忘了苦日子時,台灣人民曾用血汗錢給他們溫暖吧.但只要是市場,景氣一定會有循環!!Dram廠以前多風光,景氣咚得跌下來,哀鴻遍野.....日本一堆Dram廠 在90年代倒光..台灣Dram廠現在一開門運轉就賠,但沒倒就是沒倒,台灣廠商有比較利害嗎,銀行幹嘛不抽銀根...G及M有想到原因嗎???
cguitar wrote:定價=消費者願意掏錢...(恕刪) 定價=消費者願意掏錢出來買的價格,!!!!!!!這句話 有問題也不管你定價 如何高 還是會有一堆人去買因為單車 跟汽車 跟 重型機車 比起來根本對於有錢闊氣的台灣人來說 是小錢....所以G 牌 跟 M牌 只要把一些入門 進階點車款 賣的售價比 重機 跟 汽車 便宜就可以無線上崗!!!一堆 有錢的消費者 又根本不在乎 那比重機還有汽車便宜多的小錢(我知道 有人很在乎 但還是會買...)因為現在一堆人 會跟你說 你現在不買 以後更貴 物價只會一直漲(這句話詐聽之下好像有道理~ 但是現在單車的漲法 根本就是在混水摸魚 吃定消費者軟弱)所以 一直漲 一直漲 (阿~~我的股票 怎麼沒有跟著漲..........)有人說 沒錢買不起 或是 覺得貴不會去買一些國產的其他品牌 或是零件其實不是大家不買 其他品牌的車子 或是 零件裝備大家去看看 有多少家在代理 在賣的 (說白一點 整個通路 宣傳都被 這兩家壓倒勝...)國內帶頭 的 兩大牌子 價格定高高 產品素質 售後服務 都做成這樣了你還要期望一般消費者對別的國產品牌有信心 嗎..........!!!!!!!!!!!!!!!對於一堆 跟著潮流 來買車的消費者來說 他們懂什麼!!!!只能看廣告去買G ...或是去方便的大賣場 撿便宜的 那些亂組一通的車...也是一堆人在買至於YUKON 24段變速 他確實在實際運用上 是台不折不扣的入門車....那些大大 所謂的入門車 指的是可以有足夠齒輪比的車來應付爬坡的車 或是其他地形...OK (不要在迷失在段數了...)(當然 這個是指一般人的 腳力來說的 你不要拿神腳 勇腳 或是 自虐腳 的人來比好嗎)G 牌再往下的車種 我只能說 一般小坡度 騎都OK拉 不要買來騎陡坡的山路(老師 在說要聽進去 阿如果要把蘿菠練粗的 就去買來騎山路吧 ...騎到關節出問題不要有怨言)
現在入門車的配備和性能,比十年前的競賽車種還好....製造和設計的水準也提升到不同的境界.車貴有貴的道理,大眾化的代步車也不是沒有~~~口袋夠深...想買啥就買啥....口袋破洞的...大賣場的都嫌貴呢金吉邁500我也有買一台,我是台灣人也不會覺得貴阿.....反而被一些買不起的說是盤子...一輛頂到不能再頂的單車可以買我兩輛金吉邁500還有找,結合各領域最高科技的單車....會掏錢買的一樣大有人在.雖然我不見得會掏錢出來買,但是我會去了解可以賣到這個價碼的原因.
我是今年8月才購買自行車的車主 花了三萬多買了一台大家都說CP值不高得MERDIA登山車很多人問 爲什麼不買冠軍一號 價錢已差不多了 可是 當時我是連冠軍一號是什麼都不知道得菜鳥就買車了 店家也沒介紹 反正看順眼有現車就買了我想分享的是 買車也很像是M型化 在網路上買壹萬出頭的組裝車就非常好騎了 不一定要M牌或G牌的 就非常漂亮了 再不寧可在多花錢買全車XTR等級的車 不要買卡在中間 等級的車比較好 因為我想騎起來跟一萬出的車也差不多吧PS:我的車現在又漲價了
pilas wrote:有些人 拿國外的售價...(恕刪) 唉...沒想到現在還有人有這樣的想法 真的要以年所得決定價格...那還需要拼啥競爭力嗎? 反正我們收入低 東西就是不該賣貴 大家都這樣想嗎?經濟不景氣嗎? 我只知道很多人不爭氣 眼高手低 一昧用"經濟不景氣"來掩飾自己高昂的下巴再怎樣不景氣還是有人賺錢 這就是競爭力.... 抱歉離題了..有人說歐洲的所得高 所以她們買東西便宜 怎會是這樣比喻呢?那是她們覺得便宜 不是"我們覺得便宜" 很多東西台灣還沒有時她們早就有了 價格也比台灣貴上許多現在只是大家一窩瘋的跟人家趕流行玩高級品 很多東西都是台灣製造所以會比國外便宜 但終究是別人決定價格因為那不是我們的品牌 精品包包歐洲賣多少?台灣不是更貴? 怎沒人說年收決定價格 怎沒人抗議太貴?其實大家還是一樣把單車當成好幾年前那種大賣場等級的眼光來看待 認為單車不該那麼貴但大賣場的車一樣還是很便宜呀 但就是不見有人要買 大家只知道要裝fox/dt/mavic...對外國人來說xt/xtr也是精品 也不是隨處可見 因為價格真的比台灣高很多 但台灣就不一樣了大家開口閉口就是比配備 怎會是這樣的心態? 那些想買上萬塊單車的各位是怎樣想的?那為什麼不想買幾千塊的? 為什麼一定要1~2萬塊的單車甚至6位數的?大賣場車丟臉還是輸人不輸陣? 有便宜好用的你不用 眼睛看那些上萬的單車然後罵說為啥那麼貴心態不也是很奇怪? 這是病態嗎? 我喜歡的東西就是不可以賣貴 那東西就不要定等級好了 全部都是同等級數不能分等級...我總不能看著帝寶痛罵說怎台灣房價那麼貴 不都是一樣國產的嗎?18段變速不能騎嗎? 24段不能騎? 非要直上27段且前叉可以鎖定 且其他零件不能太差 且不能賣太貴?那我很期待版上各位奇才來為大家出口氣研發更好更便宜的產品 而不是只會在這邊"認為"東西不能太貴有人說台灣就不能賣的便宜一點嗎? 我也是這樣希望呀 但不知道所謂的便宜一點是多便宜?以年收決定價格? 我不客氣的說應該是說"以能力決定需求才是" 有人年收上百上千萬 有人年收不到30萬請問怎樣定位? 雙b不會因為台灣年收低就降價求售 也不會因為是南非生產就貶低價格 台灣人不也是一窩峰很多人說單車又不會比汽車貴 又不是買不起 沒錯 但你就是覺得貴 因為"你眼裡認為單車不該是那樣的價位"高價單車頂多20幾萬30幾萬 買一台"罵去"還有找勒 是呀 但這是安慰自己的話 你沒有需求的話再便宜都覺得貴 你有興趣的東西再貴都認為值得 鑽石不過是一顆石頭 偏偏女人就當成寶愛的要死不是嗎?柏金包高達好幾十萬也沒看到有人痛罵包包在貴啥? 一台上萬塊可以讓你運動且健康的單車卻被罵的要死...捷安特美麗達為何是台灣之光 因為真的有名 且賽事上真的有戰績有實力 所以才稱為台灣之光但那是頂級器材 不是一般人你我可以消費的 捷安特也不是沒有幾千塊的車呀 但等級低就是不好賣 因為大家胃口變大了 後變非要裝個xt才能見人 車子沒有上萬不能上路??? 現在騎車不是比健康原來是比價格的...唉有些人買東西連你只能賺多少都幫你查好了 問題是當你再賺別人的錢時你會這樣想嗎??笑話 經濟不景氣當然要趕快賺 能賺多少算多少 要等到大家沒需求我在提高價錢嗎 我又不是阿呆....賺錢就是這樣 我賺大錢對股東才有交代 明年才有更多經費研究更好的產品跟大家競爭 用更多的經費買車隊比賽比賽有戰績就有名氣 有名氣就提高買氣 這就是競爭力 也是大家所謂"台灣之光"的由來...大家說捷安特跟美利達貴嗎? 請大家將他們單車上的零件拆掉換算一下 剩餘的車架價值那才是車架廠的當然有賺頭那也是一定的 不然誰要投資冒風險開工廠 ...產品當然要分等級劃分價位 不然誰要努力誰要競爭 東西再便宜還是有人不會買 因為認為沒需求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