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上漲後的迷思,單車真的該那麼貴嗎?~

美利達最近四年每股盈餘(稅後):
93年 2.01元
94年 2.84元
95年 3.40元
96年 6.18元
97年上半年 2.54元(下半年為傳統旺季,應會更高)

巨大最近四年每股盈餘(稅後):
93年 4.07元
94年 4.10元
95年 3.61元
96年 6.47元
97年上半年 3.61元(下半年為傳統旺季,應會更高)

大家看看這兩家公司真的好可憐啊~~
近幾年來被國際零件品牌大廠和原物料高漲修理的真是悽慘啊~~
大家不要再怪他們了,就放他們一條生路吧!!
所以,當他們再說撐不下去了一定要漲價時
拜託各位就別再罵他們了
看到這麼悽慘無比的財報數字你們還罵的下去嗎?
我都看到眼淚快掉下來了...
有空多到大賣場走走
不要看不起廉價車嘿...
這年頭被貴到就在叫,還不是照買~
明明是自己眼高手低,便宜的看不上,買貴的罵公司不懂得共體時艱,有沒有想過當那些公司前幾年在苦的時候我們有沒有跟人家共體時艱??當人家白痴阿??現在不賺哪時候賺?別說你是老闆你不會想賺....
沒那個屁股就別坐那個位,別坐了還在說東說西.
小小亂入一下
再好的車
也比不上車手輕量化阿
上次在登山時
被輕巧辣妹超車後
唯一個感想
自分で选んだ道だから 跪いても终点まで歩んで行かなきゃいけない!
STANLEY650719 wrote:
唉...沒想到現在還...(恕刪)



大大說得真是深入我心阿,偏偏01一推眼高手低的人,不賣他便宜就開始抬東抬西,唉~
哪樣東西不是東湊西湊起來的,

單車比較偉大喔!用的料件就比較貴就對了
都進口的就是了,T2用國產的也是萬把元

論斤重不值錢,
論卡繃,好歹一個空力套件也沒那麼貴

回歸原點,裕隆也是車,BENZ也是車。
總要想辦法讓人掏錢出口袋,

版上有人說『不是沒錢,只是不想掏出來而以』


日本怎麼看不到G M2大
文太說,沒輸過就不用改
日本有G牌也有M牌呀~~~
在車店裡也常看到~~~沒到處都有直營店倒是真的~~~囧rz
就算是上班族也能保衛地球的和平!!!
pilas wrote:
定價=消費者願意掏錢出來買的價格,!!!!!!!
這句話 有問題也
不管你定價 如何高 還是會有一堆人去買
因為單車 跟汽車 跟 重型機車 比起來根本對於有錢闊氣的台灣人來說 是小錢....
所以G 牌 跟 M牌 只要把一些入門 進階點車款 賣的售價比 重機 跟 汽車 便宜就可以無線上崗!!!
一堆 有錢的消費者 又根本不在乎 那比重機還有汽車便宜多的小錢
(我知道 有人很在乎 但還是會買...)
因為現在一堆人 會跟你說 你現在不買 以後更貴 物價只會一直漲
(這句話詐聽之下好像有道理~ 但是現在單車的漲法 根本就是在混水摸魚 吃定消費者軟弱)
所以 一直漲 一直漲 (阿~~我的股票 怎麼沒有跟著漲..........)

有人說 沒錢買不起 或是 覺得貴不會去買一些國產的其他品牌 或是零件

其實不是大家不買 其他品牌的車子 或是 零件裝備
大家去看看 有多少家在代理 在賣的 (說白一點 整個通路 宣傳都被 這兩家壓倒勝...)
國內帶頭 的 兩大牌子 價格定高高 產品素質 售後服務 都做成這樣了
你還要期望一般消費者對別的國產品牌有信心 嗎..........!!!!!!!!!!!!!!!
對於一堆 跟著潮流 來買車的消費者來說 他們懂什麼!!!!只能看廣告去買G ...
或是去方便的大賣場 撿便宜的 那些亂組一通的車...也是一堆人在買


至於YUKON 24段變速 他確實在實際運用上 是台不折不扣的入門車....
那些大大 所謂的入門車 指的是可以有足夠齒輪比的車
來應付爬坡的車 或是其他地形...OK (不要在迷失在段數了...)
(當然 這個是指一般人的 腳力來說的 你不要拿神腳 勇腳 或是 自虐腳 的人來比好嗎)

G 牌再往下的車種 我只能說 一般小坡度 騎都OK拉 不要買來騎陡坡的山路
(老師 在說要聽進去 阿如果要把蘿菠練粗的 就去買來騎山路吧 ...騎到關節出問題不要有怨言)



我看不懂你要表達的,或許是你沒使用標點符號吧!
辛苦你了...

文中提到"不管你定價 如何高 還是會有一堆人去買",
真的是這樣嗎?BOULDER一台訂價不用多,
20000元就好,還會有一堆人去買?

至於變速段速,爬陡坡,售後服務...
只能說你要怎麼樣的性能.品牌及服務,就要相對付出更多的錢.
如果你要經常爬陡坡的話,那就存錢吧!

個人當然也希望G牌和M牌大降價,為國為民並共體時艱,
若腳踏車是大家唯一的代步工具,沒有腳踏車不行,
或是都沒有低價的產品,那廠商真的該被鞭了,
而今天的腳踏車被拿來遊玩.運動.比行頭.比誰爬的山陡或騎得遠,
我看不出廠商為什麼要共體時艱?



年收入不能等於參考販售價格?
拿歐洲車來比較國內售價?
進口房車國內有課稅100%....自行車....???%
人家是國外進口房車....我門自行車是????出去在進來!?

討論的不過是訂價上得合理性,當然大哥覺得省喫儉用花它幾千幾萬元是與車廠共體時艱
當然多幾個這樣的大哥很好,經濟一定會有很大大起色
但相對您能支持,難道就不能有人去質疑?
不管接不接受這樣的質疑,難道論點與認同不相等就不該舉例?
怎麼從來沒人告訴說車行只賣SHIIMONA,FSA零件是元兇
不好意思去找微轉可能要掉貨一兩週到幾個月
是缺貨還是利潤低或者是被強制推銷買賣這些"高等級零件"又或者大廠有品質的零件"沒對國內零件廠共體時艱"?
怎麼冤大頭都是出錢買,說點小意見就被責怪是眼高手低?
誰願意花錢買東西容易壞或者是從來不見人討論的東西??既然不常見..那誰會想到要去買又或者有勇氣買?
這樣也是錯??
偏偏就是有衛道人士喜歡對大家傳道授業解惑,卻忘了網路世界"認真就輸了"。可以當老師的總放不下身段當學生
20184 wrote:
年收入不能等於參考販...(恕刪)

你這樣講大有問題了
以做生意的人來說,講究的是存貨周轉率越快越好
為什麼市面上都賣SHIMANO?因為他大廠,能見度高
東西進來脫手快,但是說到利潤,就不見得了
因為大家都有的東西,價格肯定殺到見骨
相反的,微轉的利潤可能還比較好
那為甚麼不去賣能見度不高,利潤好的東西?
那就要問你們消費者了,10個裡面9個不知道那是啥
騎出去還怕被人笑是雜牌貨,重點是同等級還不見得便宜
這種貨換你是老闆也不要淌這種渾水,對不對?
不要老是想要用道德去要求人家
講到政府補助,現在的電子業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扶助20幾年來,稅率幾乎都是負的
﹝把各種獎促條例,產業補貼、建廠投資等等優惠算進來﹞
到現在還沒有實質貢獻一毛錢稅金,就準備拔腿到國外去了
GM兩大廠就算受了政府幫助,好歹自己站了起來
怎麼不說裕隆像養不起的阿斗,靠高關稅獨佔這麼多年
最後還是廢物一個?各位不管買甚麼汽車,都幫裕隆買了單,這又算啥?
我也無意去批評,舉例子只是說,為何獨獨苛責於單車業?
就各位身邊以及自己從事的行業來說,哪一個有過放著錢不賺
要大家共體時艱的例子,有嗎?沒有的話,自己都辦不到了
有甚麼資格嫌人家賺太多?

pkl01 wrote:
講到政府補助,現在的電子業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扶助20幾年來,稅率幾乎都是負的
﹝把各種獎促條例,產業補貼、建廠投資等等優惠算進來﹞
到現在還沒有實質貢獻一毛錢稅金,就準備拔腿到國外去了

大大你知道半導體與TFT-LCD兩個產業的產值是多少, 佔國民總生產毛額多少?你大概就不會吱吱叫!!
還有拿半導體晶圓製造或代工的一哥與二哥台積電與聯電而言..他們衝出去,可沒忘了提攜當初小小的本土IC設計,與封測..G及M要不要提攜一下微轉,帶他衝出台灣啊...
pkl01 wrote:
GM兩大廠就算受了政府幫助,好歹自己站了起來

你確定兩家真地站起來,會不會再跌倒...
萬一跌倒, 你認為應該回歸市場供需還是政府共體時艱介入救他.

pkl01 wrote:
怎麼不說裕隆像養不起的阿斗,靠高關稅獨佔這麼多年
最後還是廢物一個?各位不管買甚麼汽車,都幫裕隆買了單,這又算啥?

其實拿裕隆來比,等於罵到G及M..搞了那麼久 連引擎都拿不出...搞了那麼久連變速都是Shimano
裕隆會說...我們只有國內市場 自製引擎缺乏經濟生產規模
G及M呢...有國際市佔,卻無法運用規模生產 搞個自己品牌的變速系統
哪個強??50步笑百步

pkl01 wrote:就各位身邊以及自己從事的行業來說,哪一個有過放著錢不賺
要大家共體時艱的例子

有喔!!!去看看TFT-LCD共同減產..不管一線與二線不論贏虧共同減產,也要求供應商砍價共體時艱,Dram也準備這麼搞...
產業競爭未必是各公司零和遊戲,商家與消費者也不是零和關係,也非為了多賺錢, 就得多剝削消費者剩餘...這已是好幾百年前老馬的白癡想法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