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上漲後的迷思,單車真的該那麼貴嗎?~


STANLEY650719 wrote:
捷安特是台灣15萬台重要 還是國外500萬台重要 因為市場接受度很重要
國外誰會知道啥是台灣微轉?? 也不用說國外 光國內可能就讓消費者怯步了

我手邊的資料,台灣2006年出口數約500萬輛(中國大陸約5千萬輛),但每輛平均外銷單價2005年約199.9美元,屬A team的外銷單價346美元(a team之前2002年單價為124美元,可見政府支撐效力有多大).大陸2005年平均外銷單價為32美元左右,可見台灣在中高級車的出口數獨步全球,這量夠大了-->為甚麼台灣半導體業可以起來,就是台積電與聯電拋棄舊腦袋,改做生產服務業,in turn key ,協助上游及中游做認證,難道高科技的先進廠商卡的專利會比shimano少,如果按樓上S大的思維,G及M30年前,都是小廠,又如何能起來??小廠永遠是小廠??G及M可以起來,其他小廠憑甚麼不能起來.我說G及M要提攜本土小廠,S大就千百個理由說不行,我不相信G及M從OEM走向OBM會短視到接受Shimano的壟斷.
如果G及M協助本土小廠取得國外採購商認證,並在生產適當比例採購,那本土小廠零件成本會便宜很多...也更有競爭力...更不用受S獨家供應的恐嚇...但G及M可以看得這麼遠嗎??
STANLEY650719 wrote:
SRAM是嗎?? 你都知道這家了難道不知道這家是外商嗎?

愛爾蘭S其實還蠻鑲嵌進台灣,他是A-team之一喔!!重點做為世界第2大廠,他會眼睜睜看著日本S殺光第3與第4後獨佔第一喔!!..那接下來不是砍自己!!
STANLEY650719 wrote:
說到A-TEAM嗎?? 裡面都是台灣的品牌 請大家好好看看你單車上的零件有哪幾樣是A-TEAM裡面的品牌呢?

a team除了G及M,還有維樂,亞獵士,維格,桂盟(鍊條全球市佔率80%),Sram,建大輪胎,久裕,正新...贊助會員有Scott trek Specialized NbDA..CoLnago.........還有大大最愛提的Shimano..他為何要加入??就是怕台灣捨棄它..看樣子日本人真地有遠見,只有台灣人看不見.
STANLEY650719 wrote:
G跟M在A-TEAM當然有好處呀 在出貨上可以互相配合 但要看市場在哪 至少目前成效還不大

A-team有沒實效...我第一段文字講囉...
A-team運用的是工業局車輛產業總體競爭力提升計畫的預算,實際數額我查後再po..
這是納稅人的錢喔...沒共體時艱嗎??
當我開始玩車的年代,
S牌系統一體式大盤的技術只有到XT,
那時XT大盤平均售價要5000,
今年的售價當然不止5000..
前兩年開始DEORE發表一體式大盤後,
平均售價不用3000塊!
當年的售價含BB不用2000...

對我來說我是慶幸的!
系統技術提升玩車成本降低,
何須說單車只會漲價而去忽略掉我們的享受?
大家往往只會看到的只有廠牌.等級.價值,
其實現在買的車用的零件,
比起當年實在划算多了!!!
hhcbrian wrote:
如果大大對電子產業也...(恕刪)

不用扯那些,從頭到尾我就說拿電子業來講只是舉例
一個企業將本求利是非常必然的事情
我如果要買鑽石機,就會乖乖掏錢去買
而不是在那邊不買還嫌人家不會回饋

今天同樣的東西,請注意,我是說同樣的產品
掛上不同的品牌就會有不同的價格
這就是品牌的價值,幫人家代工,掛上誰的牌子
就是有那個牌子的格,跟成本完全扯不上關係
gm兩廠幫誰代工,售價若干,跟自己的牌子是沒有相關的
因為g和m牌子的定位是自己和市場決定的
今天假如說我自認為我的牌子超越義大利三王一后
定價向他們看齊可不可以?那就看你們買不買單而已
前面很多大大都貼出國外的售價表出來
證明gm兩牌在「大多數」國家都賣得比台灣貴
為什麼會有後面這一大串戰文
就是因為有人認為必須要「依所得定價」
幾乎像是用大麥克指數來規範一樣
這是我覺得最扯的一件事,因為全世界的企業沒有這種搞法
會因地區而有價格差異的
多半都是競爭考量,有時候某個國家市場重要
就算虧本也要建立灘頭堡,像美國就是一個例子
我一直要指出的是,單車沒有自外於我們資本主義的體系之外
我們每個人都有賺別人錢,也都有消費,沒有資格說人家賺多賺少
只有買或不買的權利,平心而論,如果您的公司,所從事的行業
被人家嫌賺太多,不懂回饋,您又作何感想?

最近想買公路車 所以進來看看 有沒有吵出一些結論

還蠻多人都太感性 一邊說自己的想法 一邊想影響別人 何必呢

也有很多人有律師性格 抓到一點就窮追猛打 何必呢

希望大家理性一點 不如來討論有沒有其他物美價廉的選擇 EX.ventura or EX5相對於T系列 這應該比較有幫助吧

這裡也說一個想法 如果G OR M牌的產量無法供應整個台灣市場 那當中任一家漲價 則另一家最好是跟進

否則就算是佛心來的 也無法普渡眾生的 (參考中油和台朔的油價調整)

另一個想法 如果真的要比價 能不能先比個一瓶可樂或IPOD或麥香堡的價格比 再來看單車的價格比是高是低吧

不然直接轉成台幣然後再那裡吵平均所得這種可笑的數字 很累耶

結論 大家來建議一些物美價廉的品牌來當分流吧 其他的讓市場決定吧
polyphon wrote:
不用扯那些,從頭到尾...(恕刪)

對於POLY大
自首舉例年所得之於車商定價
當然這是小第自己的心得,不必當作這篇戰文爭端
小弟會自己反省,請不必為了小弟一人論點作為爭端
對於其他支持漲價的車友...
但是如果大廠們只因為想持續用刺激消費來衡量國內消費力而慢性漲價強迫大家習慣
那麼今天沒人提質疑,不論是不是像小弟一樣思想天馬行空
任由大廠漲價,那麼有誰敢提出任何異義?搞不懂有人這麼機動是有影響到營利收入嗎?
如果沒有的話,其實廠商少賺點對誰都有好處,廠商也絕對有好處,至少不會造成殺雞取卵
大廠硬要用SHIMONA等零件,造成缺貨之後再來有人維護說不用國產品牌是消費者大頭病
對不起,小弟沒碰到車子壞調之前,真的不知道什麼是微轉還是FOX
那些太深噢,只知道去買東西,已經有些東西舖在眼前強迫推銷
怪小弟無知,怪小弟沒錢雜零件去了解市場還有哪些東西可以選擇,也怪小弟住家附近車行沒有擺SHIMANO以外零件以及車子
SO?這樣的消費者就是該死,就是該花大錢去買櫃一點,卻不能為自己的過錯出點聲音表達不滿嗎?
好吧,對不起
還有,小弟補充一下,當初提到國民年所得之於車價訂定,是針對"代理商"之於國外訂價而原封不動回售台灣
似乎沒注意到
偏偏就是有衛道人士喜歡對大家傳道授業解惑,卻忘了網路世界"認真就輸了"。可以當老師的總放不下身段當學生
外表上掛著面具,內心裡看不到真實,實際是什麼?會是看到的表面嗎?還是看不到的內心?

等級 跟 品質 畫上等號嗎?不見得!!

原料為什麼漲?股市為什麼跌?

為什麼不能靜下來好好想想其他方法!?並不是沒有別的替代!只是你不願意面對!!

用其他方式也可以享受,需要的品質不是很好嗎?

一昧追求著什麼,勢必會忽略許多細節... 朋友阿~ 你要注意注意呀~

有原因必定會有結果,但結果不一定有相同的原因;希望你懂這句話...

經濟這要考慮的層面很多,畢竟台灣不是什麼東西都有,許多事情錯綜複雜,是有關聯的。

人是很容易起鬨的動物阿.....
ncrblue wrote:
哪樣東西不是東湊西湊...(恕刪)


真正有用的空力套件是很貴的~光是做風洞 與材料耐久....等測試就不知道多少錢去了~



設計車架也是要花很多錢的吧?



車價漲 確實是自由市場機制




山不轉 路轉

總有辦法應對的!
小弟也曾經發表過這波單車漲價不合理,希望不要一直鼓吹購買高價單車,希望讓喜歡單車運動的同好能用平實的價格買到高品質的單車,沒想到得到的答案多數都是【老子有錢老子爽】這種答案,還被認為是抱怨文,這種可悲的消費者心態就不能怪廠商海靴消費者。唉…
市場機制是最大的力量
現在只要全車小到螺絲大到車架都是鋁合金
在台灣這個高溫溼熱含鹽的環境 正常使用十年可能騎不壞
去年問一輛車齡十年125機車 報價25000
我的下巴差一點掉下來 新車報價就不用說了
這波單車熱 小弟大頭病也趕流行 去買2000年的G牌WARP DS2
真是不錯騎 即使車很重 煞變系統堪用 還是深深感到當時的造車技術非常成熟
遑論現在車架的技術跟平價化的專業變速系統
花萬把元買個十年騎不壞的高級運動器材 對廠商跟消費者是不是很划算?
大家想想吧




ur0720 wrote:
小弟也曾經發表過這波...(恕刪)


的確是很奇怪的現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