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用太在意,不就是運動嗎?要活就要動,只要有動就會對自己有好處!昨晚內人就告訴我,一起騎車爬山之後,長年呼吸道的困擾問題,似乎減輕很多!不一定要去和別人比,不過要和自己比,隨著年紀漸漸漸增加,保持體能是蠻重要的,目前對我個人來說的確不夠重,變成在練迴轉比,所以才會興起改大盤的念頭!
惆悵 wrote:小弟腿力差,44/1...(恕刪) 版大的說明只說到一小部份 , 因為你只談到大盤 , 但輪胎的設定為何 ?若還是用登山車胎+44/11 , 本來就會重拖 , 騎不了多久的.很多車友改48/11 or 50/11 多數都會換成城市車胎或細胎.若你覺得44/11很重 , 不妨考慮換個26*1.2 or 26*1.0的胎 , 保證變輕腳.PS. 大家在平坦且路況好的道路,想增加速度時,會用到48/11這個檔位嗎?>>我個人蠻少用的
我覺得不要太在乎檔位,騎起來最舒服最輕鬆的就是最適合你的檔位.我曾經也有檔位的迷失,一直覺得沒事不要用小盤...後來發現,很刻意的用較重的充齒比,不但累,而且很容易爆掉.這裡有我實際的數據來證明,輕齒比不見得比較差.路線:貓空恆光線 => 貓覽, with 26*2.25巧克力胎, 大盤=>3:44t, 2:32t 1:22t.飛輪=>7:15t, 6:18t, 5:21t, 4:24t全程用的檔位為: [3*6,3*7](快到貓覽前的平路才用), 3*5 , 2*6, 2*5, 2*4(陡坡用) 結果大概要花33~34分才到達目地,且大腿很酸.全程用的檔位為: [3*6,3*7](快到貓覽前的平路才用3*5, 2*6, 2*5, 2*4, 1*5(陡坡用) 結果大概要花約27快28分到達目地,很輕鬆.
我的登山車大盤44T太久沒有用了,前兩天想一想。。。。就去車店訂了一組SAINT雙盤大盤與前變,結果變把都要賣一對的,所以就只好順便訂了SAINT後變,結果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繼續訂了SAINT煞車,東西到貨之後,大概會把鍊條跟飛輪也順便一起換新的好了。都是被大盤44T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