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對雙避震車的世界 騎了8年才擁有一台正統的純下坡車
以前很窮 買不起下坡車 一直把AM車種當下坡車玩
曾經還很不要命的從貨櫃上飛下來 後輪鋼絲斷剩不到10根
中間的來來去去 大家就看看就好.......
前2台是斷在我相機當時還買未購買無法補照 已經丟給回收場了.....
照片這台是第3台車架了 這台座管17吋車架

不過這台壽命不長 活不過1年
原因是被我拿來當下坡車騎 以前很不怕摔 沒有2米高以上就不跳
當時我玩腳踏車 第一個就是玩落差 超愛跳的......
當這台成為以下照片的時候 我的膽子也縮了

之後我的腳踏車也失去了 連通勤只能用走路的 << 買不起機車 更別說汽車
後來我打工失業了 << 當時腳踏車斷了 整個人行屍走肉般的生活 當然會被出局
因為... 騎車是我惟一的娛樂.... << 突然沒腳踏車好飛了
後來在家待業一陣子 整個人胖成這樣 超過90公斤

後來在某一天 我手機響了!! 電話中要我去幫忙搬家!! 搬家的對象是賣腳踏車的 在大甲
後來腳踏車店的老闆 抓一台車架給我 跟一隻RST雙肩前叉 << 這隻前叉可是首隻雙肩的!!
當時這台車架的轉點用的是軸承 而我也知道 這種設計撐不久就會掛掉的車架
當下想說 沒魚蝦也好 車架夠壯就好 至少我有台腳踏車好騎 也不必走路通勤
這台組好不到一個月 想說參加比賽試試 沒料到會上雜誌



後來身邊的朋友 聽到武嶺騎得上去就好像很神的樣子
直呼我辦不到 還說騎這台上不去的啦 要騎公路車等等之類的
後來我仔細想一想 公路車沒前避震 沒後避震 沒碟煞 價錢貴的要死
我自己想要的都買不起AM 更別說DH 怎麼可能買得起公路車
更何況 我的輪組還在用第1台車架換下來的 = =.....
之後 2010年的2月底 我跟我的伙伴獨自一人出遠門 從大甲來到了這裡


後來我也慢慢配合周遭的朋友跟時代的變化
跟著追求 速度!! 爬坡!!
也跟著我的愛駒到過很多地方



其中也聽到很多爭議 就是愛比較之類的 或是某某路段你騎幾分之類的
遇到這種的 我的回答很直接
不然你的公路車跟我交換騎看看嘛 就可以知道幾分了 << 心理也在想 那麼愛比 怎麼不去找國手比?
不過平路壓多了 心中的那份渴望還是沒有把我給磨滅
雙避震車就應該壓這種路才對 雖然這台不是純正統的DH下坡車
以目前來看 他是一台AM



這個美夢不會持續下去 在某一天 我發現我的車架轉點開始晃了........
心理想 真是囧到極點..... 我還沒存夠錢買新的座騎阿......
後來我又回去找這台車架的賣主.....
4000元抓到一台純下坡車架!! 當時剛拿到樂的很
不過隔天心情卻掉到谷底.......
為何? 因為這台車架 他的花鼓規格是用165mm寬的 BB使用寬100mm的
雖然低價入手 但是這台很棘手 想轉手也不可能 因為買不到這種價位的下坡車架
如果有人贊助那還沒話說 我又不是選手 又沒人栽培 這種事不會輪到我的
之後跟認識的拿一個花鼓150mm的 我只有在車架左邊洗鋁合金墊塊

這台車架的勾爪位置 無法使用我原本的滴歐瑞的後變 為何?
我光是裝上 我的後變就跟照片以下圈選的位置相碰 而且還是後變檔檔相碰 = =.....

在大甲這 也很難找到速聯的後變 只好又敗一個SLX的影子系統後變 配迪歐瑞9速變把 貴死....
變把偏偏沒單賣 現在左邊的迪歐瑞變把不知道要如何處理
還有導鍊器也很頭痛 一開始買了便宜的來用 600元 有總比沒有好
但是這種中間沒有培林 不上點油會有尖叫聲 騎激烈一點照樣掉鍊.....

後來有認識的友人拿了他不要用的導輪給我!!!
規格一樣 但是中間裝了培林 可以調緊一點也不會怕有磨擦音了 也沒再發生掉鍊了

這組導輪就讓他當成應急用了

紅色的框是32隻鋼絲的 當時只有找到這個WTB 150mm的花鼓 裡面用4個培林的系統
首次使用培林後花鼓 也不必煩惱調珠子預壓的造成騎乘煞車陡動 或是阻力很重了
以200元入手 框是400元入手 想說既然花鼓後輪都換了 前輪的也差不多了 也花了400元買一個花鼓來編
不過防塵套拿起來 很怪 這是培林系統嗎@@? 想說新的就不要手賤去拆他

這是原本的花鼓軸心 就因為外觀一看明顯的不同 才懷疑是否系統不同

拿原本的36孔的框 現在的是比較寬一點

前叉也就沿用過去 紅框配紅前叉 << 其實框是跟人買庫存的 剛好只有這款32孔的.....

這台轉點使用培林系統 確保耐用度了

可以設定後輪擺動的行程

190mm 相當7.5吋 220mm 相當8.6吋 不過要以整數為準 就7吋跟8吋的設定
對於不是選手的我 這行程很夠了 鐵砧山一趟樓梯 後避震還沒觸底
首次感覺到 這就是下坡車的順暢跟穩定 以前收起來的膽子慢慢開始擴張了
不過我斷車架的陰霾還在..... 只好改騎慢速陡降趣味型的

後來也騎這台開始繼續我的單車生活
超級八活動

雪見之役


2010年12月31日 從大甲騎上昆陽跨年 << 差2公里到武嶺 因為太冷了好作罷 昆陽零下8度.....


==================================================================
不過最後的最後 我慢慢騎出很多疑問 << 畢竟是第1台下坡車
以下是我以前車架留下來的後避震 最左邊的是我以500元中古品入手 總長眼對眼220
最左邊的是原本配的彈簧 650磅 不過這彈簧真的快讓我當超人了 回彈阻尼好像拉不住
現在的我體重不到65公斤
右邊開始算FOX第1隻和 第3隻 跟 第2隻氣壓ROCK SHOX
你們可活的比車架久 我心裡由衷的祝福你們撐到退休了 第4隻就是以500元中古入手的

如果是當年體重90多公斤的我可能650磅彈簧會剛剛好

後來去后里找人買一個 X-FUSION S450X69 光彈簧鎖緊1圈 人壓上去 行程吃3/1
問題來了 這樣彈簧是剛好 還是太硬? 還有的是 一般鎖緊可以容許幾圈?
我看網路賣的後避震220 行程好像都72? 那我裝69的彈簧會不會壓到打架?

這隻後避震多一個壓縮可調的功能 目前不懂的使用這功能 不知道如何設定 不知道版上有人能否說明?
怕損壞 目前設定全開狀態 全關是連壓都壓不下去 怕弄壞只先調到全開
藍色旋鈕寫的英文是HARDER 紅色旋鈕是SLOWER

請教版上的前輩 可否教教我如何使用這隻後避震
雖然他是舊款的產品 不過對我來說是很頂級的東西
跟以往我曾經使用過的後避震 只有回彈功能 並沒有壓縮功能 所以才對此提出疑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