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去年kharma的樣子,原本配的是scirocco輪組,因為後輪實在有點重拖,讓我這肉腳不得不興起換掉它的念頭,也因為這樣,我的另一台鋼管就這樣誕生了(以後再開箱)

沒箱可開,就直接上了。2010年版的只有黑色Shamal,看起來低調卻不失獨特風格,正好符合悶騷型的我。原本的scirocco輪組蕀輪聲夭壽大聲,老婆都說大老遠就聽見吵死人的聲音。但是這shamal不但外型低調,連蕀輪聲也小很多,還真不太習慣。

後輪是G3編法,花鼓上大大的USB不是新型的usb插槽,而是採用陶磁培林的新款花鼓。我就是為了這組花鼓,才捨棄了09年的shamal,而且多花了近6000大洋。

前輪採用輻射式編法,而且框高比較低一些,花鼓同樣有大大的USB。

10年shamal輻條接頭異常的大,幾乎是舊版的2倍以上,應該是為了提升剛性吧。

氣嘴一樣換上CNC氣嘴套,有注意到三隻輻條處的地方比兩邊大一些嗎?應該也是為了提升剛性的設計。外胎一樣裝上近期最愛-Vittoria Diamante Pro。

輪組除了附上輪套外,裡面一包有快拆、輻條調整工具和一個扁鋼絲專用磁鐵,就是為了這個磁鐵和迴轉速碼錶的匹配,和老闆花了將近30分鐘的時間調整。

同場加映,Lezyne的水壺架和打氣筒組,很好用哦。原先的kuota水壺架已經陣亡了,塑鋼的果然不耐用。另外,那個水壺裡面不是裝水的哦,是工具罐啦,所有隨車工具全裝在裡面。

同場加映二,scicon的超迷你座墊包,正好適合刀型座管。
今天只有從車店騎回家裡,一路都是平路,感覺稍微踩一下就可以上30了,而且速度很好維持,應該是拜花鼓之效,踩踏的效率不錯。
後天才能爬139、鳳山寺等路線,試一下爬坡的表現(這也是換它的主因),測試結果再補上。
--------------------------------------------------------------------------------------------------------
4/24騎乘測試:
測試路線:東外環、139
今天其實不太想出門的,因為路面溼溼的,騎起來不太舒服。
測試車款是2010 kuota kharma,昨晚忘了跟車店老闆拿氣嘴轉接頭,一般立式打氣筒無法打氣(因氣嘴較短),只好直接用隨車打氣筒,勉強打到110胎壓。
在平路上,維持滑順的感覺,輕鬆就可以保持35的均速;等到上到東外環時,因為路面有很多小水灘,不敢騎太快,免得回家要擦很久的車,所以前200公尺不太敢催速度,後來想想,〝反正頭都洗下去了〞,就不管它了,開始加快迴轉。在東外環平均8%的坡道上,果真以centaur 12-25的飛輪來踩,同樣的坡,可以降個2檔來騎,那最後那兩檔可以拿到當救命盤啦。
在進入日月山莊的坡段,索性起身抽車,果然剛性夠,與舊輪組相比,可以花比較少的力氣踩踏,重點是心跳可以保持在170以下,原本這個路段,我的心路會在170~180之間,有點喘(我的心跳原本就比一般人高一點),這就符合了我當初換輪組的目的了。
另外,讓我比較意外的是路面的抗震性,比起先前的scirocco輪組好上不少,不過處理碎震的感覺,仍然不夠細緻,可以更好。
在下坡慣性上,感覺比scirocco稍差一些,但也有相當不錯的感覺,可能是輪組還沒有跑開,總覺得稍微有一點點未完全放開的感覺(我試騎過朋友的10年shamal,跑了2000多公里),相信日後應該可以更滑順才對。
先前提到比較小聲的棘輪聲,在東外環的下坡段,就讓我又聽到熟悉的超大棘輪聲,可是下到平地後,聲音又變小了。
最後建議想要入手這組輪組的車友,外胎要買好一點的,才不會浪費這一組挺棒的輪組。
明天要和車友來去集集,有新的心得再傳上來。
--------------------------------------------------------------------------------------------
4/25補上148上鳳山寺,再下到集集的測試。(今天總算可以打到120的胎壓了)
1. shamal的滑順,確實可以減少大腿肌肉的負擔,同樣的速度,可以少一點出力,這對降低心跳有立即
的幫助,這也是小弟購入的主因。
2. 好的輪組不是仙丹妙藥,還是要人來騎,shamal在爬坡時,如果時速掉到10以下,立即變成重拖輪,
但是如果腳力夠,時速提高到15以上,就會感覺類似後頭有人推你一把的樣子,可以拉高迴轉速。
3. 平路的慣性不錯,今天在平路上大都可以輕鬆維持35左右的均速。
4. 對於地面坑洞的抗震處理就不是那麼理想,要慎選外胎來搭配。
5. 剛性表現確實讓人滿意,在上坡路段的抽車,可以讓出力確實傳到傳動系統,抽車可以比較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