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車一從預購出來就令想入門公路車的小弟十分心動阿阿阿
水平上管+內線+各種空力剪裁+鋁車
線條真的是超性感的阿!讓在下機虎每天都要關注下官網有沒有更新,膜拜神人有沒有開箱
今天看到官網PO的實車圖了....
2015 REACTO 400 官網圖片....
說好的水平上管呢這微微的彎曲有點彎又不太灣...拉直不行嗎
下管前方原來緊貼前叉的剪裁...這個大洞是怎麼回事啦!還不如直直接上去!="=
REACTO造型帥氣的後上叉,可能因為材質的關西也沒有了...變成一圈奇怪的焊線
唯一開心是走線不是那種龍頭後灣90度入上管的走線
但說到走線...都走內線了,後變也走內線給他一個完美ending不是很好嗎
總覺得科技感沒有預期中好阿~有種預覽圖和下載物(?)的感覺

雖然如此目標應該還是這台啦
繼續坐等板上大大開箱
這張圖好像今日更新,和之前的不同,藍色車好像改了走線,好像買不同色有不同走線...

之前官網是這樣
綠色車可能還沒有實車~
同是鋁車架不會有兩種版本吧…而且價錢一樣誒
software2 wrote:
這張圖好像今日更新,...(恕刪)
下管前端/頭管底下那個缺角
是來自於美利達不知道去哪抄來的,不知所謂的前叉內嵌設計
然後又沒搭配正確形狀的前叉


會說這種設計不知所謂是因為縮短頭管將前叉內嵌好處不明
衍生的問題則很明顯,前叉轉向時會卡到下管,所以下管的該位置被迫更改形狀

管材相接處是負擔車架應力最重要的地方
所以不管是金屬類二抽三抽管,或是碳纖維的輕量工法,從來都是在管材中央做手腳
堅固的鉻鉬鋼要在LUG部位做雕花都得很小心
鋁合金、碳纖維的車架就更少有車廠會想去動這地方
(金屬二抽管是抽管材中央,金屬三抽管是把二抽管抽薄的地方再抽一次)

很多對管材採取輕量化到極限的碳纖車架,反而會對管材相接處進行特化,做得更厚實
有些車架甚至會將上管下管頭管這三個管材相接處做成一體,就是無論如何也想增加車體強度
下定了才看到樓主分析的缺點...
哀...訂車就跟買預售屋依樣風險好高阿
到現在還不知道走線會不會跟別棟樓一樣亂七八糟太長
另外400綠色是平光的喔
我是訂綠色的!!
貼一下美利達原始展示車REACTO 300




剛剛去車店踅了一圈買買配件打打氣
老闆說還沒有車可以看
但是他說什麼這車很重啊啊
9.5~10公斤這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