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再加工軋成一個圓圈,然後再將兩端面接合~~
因為鋁擠型是熔化的鋁用定速定壓擠出(就像霜淇淋),
所以各段密度與形狀都差不多,因此捲成輪框後平衡就滿不錯的~~
但是碳纖輪是在母模具上先塗離型蠟,塗上一層表面樹脂後再鋪很多層碳纖布,
每鋪一層就要刷一次膠再鋪下一層,最後再蓋上有塗離型蠟的公模,
然後送到壓力烤箱裡去烤到硬化~~
因為每一層都是用人工做,所以重量差異都會很大,
甚至每一段的纖維層數與強度都不盡相同,是平衡最差的品項....
所以碳纖輪若是想發揮真正的性能,再裝起來之前最好先做過平衡,
不過極度費時費工,一般車行不可能幫你做,只能靠自己~~
如何DIY做輪框與輪組的平衡我會盡快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的~~
虛迷效應的確存在,而且是有跡可循的喔~~
要了解[虛迷效應]得要先了解陀螺的[歲差運動]~~
陀螺的[歲差運動]就是陀螺一旦遭受外力,
並不會立刻往受力的方向倒,而是會往再旋轉90度後的方向倒~~
所以像滾動中的銅板若是受到來自右側的力(例如側風),
銅板不會立刻向左倒,而是將外力滾了90度朝左方轉,
兩輪車之所以能夠自己平衡,靠的就是歲差運動來修正軌跡來平衡受力~~
而當上一圈的歲差反應力跟下一圈的外力重疊,就會發生共振,
就會越震越大,最後導致失去平衡....
所以一般兩輪車的前輪後拖軌跡量(Trail)最好別多過輪子半徑的1/3,
不然很容易產生虛迷效應....
Roger陳
當然車架與前叉的幾何也是會影響,但那些不過是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職業選手之所以能夠是職業選手,就是他們有[人肉防甩頭]的本領,
所以他們能夠使用極輕的輪組來增進平路與上坡的速度,
至於下坡的虛迷效應就純靠技術來克服,還能放手邊抖邊拍這影片,根本沒在怕的~~
所以你若是有遇過虛迷效應,那就表示你的技術等級還無法駕馭這樣輕的輪組....
強烈建議是換用較重的輪組,愛面子繼續撐只是會晚七天回家....
我已呼籲過超多次,什麼樣的技術就用什麼等級的配備,
愛面子學職業選手用只是花錢費力又危險....
同一條山路你騎高檔車下坡就會虛迷猛抖犁田,
人家阿婆騎賣場車載貨載人幾十年就都沒事,
這是為什麼??
Roger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