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g936 wrote:不多說看圖先下雨天沒...(恕刪) 若先前有騎過公路車 , 也習慣這樣的高落差 (身體已經具備這樣的柔軟度) , 倒是覺得很多選手會挑 ,小一號的車架 , 比較好發動攻擊 , 也比適合的車架 , 更好操控 ..車真的不錯看!! 塗裝有進步
jedigenius1 wrote:後下叉不是都有內建碼表的感應器嗎...?還是說...只能跟特定的馬錶配合才能使用=口=? 有支援Ant+的碼表都可以,台灣市面上最易取得的應該是Garmin系列吧想要用其他系統的碼表就另外裝它所附的感應器就好了,只是外型比較不簡潔罷了
sundaypig2003 wrote:若先前有騎過公路車 , 也習慣這樣的高落差 (身體已經具備這樣的柔軟度) , 倒是覺得很多選手會挑 ,小一號的車架 , 比較好發動攻擊 , 也比適合的車架 , 更好操控 ..若先前有騎過公路車 ...(恕刪) 這種說法擺在10年前或許行得通, 但現在應該很少有選手這樣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