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趴時上半身重量全灌到膝蓋上,當然快囉...不過你爬坡弱應該是姿勢跑掉了,建議你要維持轉髖並且用拉抬的,別猛踩jedigenius1 wrote:借個版面請問一下~我...(恕刪) 至於下背痛...基本上就是不因為趴下了就縮得像蝦子一樣,用核心發力會減少很多問題另外,核心肌肉要練練請參考"第一次仆街就上手"我都是做2min 啦也聽說有人做2.5min 4組...不過這個目標真是太強大了...我還是慢慢練吧
f2344773 wrote:下趴時上半身重量全灌...(恕刪) 感謝您的回答~關於大大提到的"下趴時上半身重量全灌到膝蓋"...小弟昨天在騎的時候,有時會覺得左膝有點痛,而且是左腳拉提時左膝會痛,往下踩踏時卻不會,在更改龍頭設定前也不會。因為之前聽前輩指導,騎車時膝蓋要稍微往內側靠,所以後來就把膝蓋稍微往內側踩踏(稍微內八)。神奇的事發生了,這麼做之後膝蓋就真的沒有再向我抗議了!所以...我想再請教一下,是不是因為龍頭降得太低或是拉太長所造成膝蓋痛,還是因為真的要稍微內八騎乘呢?謝謝。
適合的踩踏方式和腿部肌肉有關測試方法:放鬆站立,自覺是站直、站正的狀況下,膝蓋是微內八就用微內八,是微外八就用微外八。我相信無論是外八還是內八,幅度都不會很大。如果單純改變龍頭設定導致膝蓋開始痛或許要看你坐的位置、骨盆角度等,是否因為龍頭設定改變而出現變化。若是膝蓋後側疼痛或是後側肌肉容易抽筋,有可能是坐墊太高或是把手太低所造成的~注意騎姿並輔以核心肌群鍛鍊或許可以改善。如果是外側痛,可能是扣片角度不適合或是膝蓋太外側造成的~當然小弟我只是隔空抓藥,沒觀察過大大您騎車,所以也不太清楚實際狀況只是列出身邊車友的一些狀況給您參考看看
jedigenius1 wrote:借個版面請問一下~我...(恕刪) 重心在騎公路車是很重要的一環...很多都以為趴就是好,就是帥...重心轉移比手臂的前申影響更大...這期bc有說明在爬山多使用後方大腿肌群..這部分也跟核肌有關..你會下背痛...小弟猜測....存猜測喔...因為你將龍頭往前1cm所以你的手臂會前伸但你又將落差增加1cm所以除了手臂前伸+重心前移比如原始的設定你的重心是在靠尾椎部分在支撐但重心前移所以你的腰部變成是腰椎在支撐...這部分除了重心會都壓在手以外...還有脊椎如果你的背肌夠強核肌強..就算了時間久了你就知道痛為什麼平路變快山路變鳥...平路如aq大說的你的重心前移都壓在腿了...會不快嗎...爬坡因為需要拉踩..整個踩榻的姿勢會被放大只要你的手在上坡有拉的動做..肌肉群罵上轉到脊椎的肌肉群....脊椎的肌肉跟核肌那個強你自己想想應該知道...所以你可以試個方式...在沒有很陡的陡坡你試著不要用太多手的拉把...然後網後坐一點...除了大腿前方,也用腹部核肌hold住..再用後腿肌拉回...你會發現的你下背負擔變小...然後變輕鬆了...只是你的屁股上方肌群跟後腿肌後變累...不過是大肌群....不是脊椎的小肌群可以撐比較久...試試吧...重心是騎公路車很重要的...
f2344773 wrote:至於下背痛...基本上就是不因為趴下了就縮得像蝦子一樣,用核心發力會減少很多問題 這句看的我頭昏眼花 @_@騎車的人做 PLANK ,AQ提供的影片很好很完美,有些影片的臀部會太沉,腹直肌會吃太大力量。3min 以上就算很棒了,多做的就當作強身健體吧。至於 Fitting,本來就是一個需要結合體適能去考慮的項目,靜態的(看照片或是量尺寸)只能抓出一個大概而模糊的範疇,還是無法避免受傷。現代人久坐居多,用"彎腰"的方式搞的跟蝦子一樣其實風險很高,我還是比較偏向用折的...
f2344773 wrote:下趴時上半身重量全灌...(恕刪) 影片裡這玩意叫推舉蚌式,其實每天練多次比單一規律性的訓練組數有用。coopers0201 wrote:重心在騎公路車是很重...(恕刪) 之前不是買車架弄了一堆問題,怎麼現在變得這麼有心得說真的隔空抓藥還是少點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