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公路車二選一的抉擇


當初我買車也是把變速等級放在SORA,有考慮過DEFY3,
後來剛好朋友有買2014的DEFY3,借來騎了一下,發現三盤
車自己真的不喜歡,重複齒比太多,變起來個人覺得很累贅,
偏偏他只有三盤版本,所以就直接放棄了.
以上純屬個人因素,僅供參考~
GIANT的車有個最大的優勢~ 有幫忙作fitting,當然跟店員技術也有關係哦! 先查一下風評

怨念聚合體 wrote:
公路車三盤配11-28T飛輪必要性已不高,配11-32T飛輪簡直是智障...


此言差矣
不是每個人都有好腳力
配32T沒什麼不好

mrsatacob wrote:
從一萬上下的入門車到...(恕刪)


我說樓主阿...

這怎麼看都應該選2013TCR2

1.兩萬左右鋁車...小貼即可

2.白色的車...2013白色真的很優雅

3.上下班+假日...可競技可休閒

4.短時間內應該也不會想換車...有一定的水準可以撐很久

CT盤+28T與8.8公斤的重量 也不太需要救命盤

2014新車已出 問問店家2013是否折扣較多

C/P如此高 可以下手了


30T大盤配28T飛輪
假設踩不動的臨界值是50轉,這時候的時速將不到7公里
為了不落地而換更大片飛輪只是使行進速度變得更低而已
那還不如下來推車
推著車子小碎步隨便都可以時速8公里以上,比用大顆飛輪在那死撐快多了....
我最初也有考慮DEFY3 ((單純看他3盤這樣
我這GIANT聽到我騎乘方向跟目標說 你之後用不到3盤
最後是牽TCR SLR3
騎久了 腳力自然會出來
爬坡習慣 多重的盤 在陡 你自然會做變速應付
其實第一台公路車
預算又沒拉很高(我個人認為第一台車三四萬以上才叫預算高)
且都是選台灣製"有品牌"的車的情況下
我是會建議塗裝先決啦 就是哪台看得順眼買哪台
KHS560的電鍍銀配色及車架設計看起來其實蠻鮮的
和捷安特的車架設計是走不同風格
而且現在買國產單車的人多數會買捷安特
買KHS的話絕對很難遇到一樣的(但相對也可能孤單了些)

但KHS 560的一個問題是
日後若有小部分改裝需求 可能會遇到需留意零件配色問題
或是零件外觀風格問題
而DEFY的造型就比較百搭 更換現行市面上的改裝套件
只要顏色別太跳 大多在外觀上都不會顯得太突兀


而你如果和我一樣是個套件控(單車上的剎車變速等配件都要湊成同等級的一套)
不彷買車時自行加價更換
因為sora這等級的套件其實不太貴

湊不成套的夾具部分

露天拍賣上查詢到最便宜的sora夾具前後一套大約1000元台幣
買車時詢問店家買車加價更換sora夾具的價格如何
若含安裝價差一兩百內的話直接請店家幫忙更換就好
通常價差應該不會太多
我甚至遇過店家開價比網拍還便宜的(因網拍價格已把運費加進去)
但別忘記提醒店家夾具顏色差異 因為似乎有銀色和黑色兩種版本

湊不成套的大盤
sora三盤的大盤含BB在露天上的賣價大約2100台幣上下
一樣是詢問店家加價購價格如何 若能接受就直接請店家更換
也是要注意配色問題 務必確認顏色搭配


其實煞變把 變速器 夾器 大盤 飛輪等套件等級高低在使用上雖然表現有些許差異(其實最大的差異是重量)
但夾器這部分還牽涉到剎車塊的問題
shimano的夾器所隨附的剎車塊 尤其是低階的夾器上的shimano剎車塊最常被詬病的就是容易咬框
所以夾具部分建議是可以換個較高級的剎車塊 如kool stop 或swissstop即可
剎車塊換好一點的 制動能力提升 又遠離咬框危機
kelvenhuang wrote:
此言差矣
不是每個人...(恕刪)


大大同意這段



我個人的案例來說
我的體重較一般人過重許多
因此原本爬山是我的罩門
很多路段像太平的136或豐原的公老坪都是靠著登山車的超輕齒比才能慢慢地龜上去

最近換了公路車
SRAM APEX套件 大盤50/34
搭配了某些"勇腳"頗為不齒的11-32T飛輪

換公路車之後雖然少了登山車小於1的超輕齒比
但拜公路車車輕之賜
爬一般的不要太陡的坡還算承受得住 長緩坡的話甚至覺得比登山車輕鬆
不過遇到像公老坪末段的超陡坡時還是會覺得34/32的齒比好像還不太夠用(坐著騎來說)

我知道改日我瘦下來或腳力進步後應該就會開始覺得32T的飛輪太輕太累贅
但不可否認的是
腳力較弱或體力較差的人還是會有需要超輕齒比的時候
下馬牽車固然是一個選項


騎上山 和 牽車上山
兩者帶來的成就感是不同的

而依我有次晚上九點多在荒郊野外破胎求助無門 因此牽車走了十多公里左右的心得來說
那次牽車行走的時速大約5公里左右 而這還是平路的數據
若是因騎不上去而不得不牽車走陡峭的山路
理論上速度不會比我走平路快到哪去
(維基百科上查詢到 一般年輕人步行速度約在3.75 km/h ~ 5.43 km/h之間)

先前騎100K以上行程隔天都不會腳酸
但走完十公里後隔天早上醒來腳上就開始有多處微微痠痛

我騎登山車即使以超輕齒比慢慢爬山也很少會低於時速5公里
如果騎車和牽車二選一的話我毫無疑問會選騎車

而我周邊騎車的友人中有個車齡不過二年左右
平常也沒怎麼看他練車
但先前噶瑪蘭100追風系列挑戰賽他是總排名第8
算是市民組中的勇腳了
不過上週六爬武嶺時還是聽到他在抱怨他車上11-28齒比有點重腳
以後爬山想換11-32來試看看

有些人騎車只是為了休閒運動而已
因此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像選手一樣用硬派的標準盤或密齒比飛輪
事實上 即使是職業選手 偶而也會視賽況使用較輕齒的飛輪搭配

廠商之所以願意推出這些輕齒比的變速器及飛輪
理由也是因為的確有這個市場需求存在
不然現在放眼望去遍地CT盤設定的公路車是要賣給鬼嗎??

湊不成套的大盤 sora三盤的大盤含BB在露天上的賣價 大約2100台幣上下 一樣是詢問店家加價購價格如何若能 接受就直接請店家更換 也是要注意配色問題務必確認顏色搭 配


那個…560是兩盤喔!
三盤在規格上不合。
還有等級方面,我個人會選用TIAGRA 4600。

C夾是成對的,無須更換。

怨念聚合體 wrote:
30T大盤配28T飛...(恕刪)

其實這觀點是見仁見智,
對於初入門的我,覺得蠻適合的。
成車的設定是符合大眾口味的,
若有不符個人需求時,再做微幅的修改。
不論是樂活、休閒或是強身,
本因循序漸進,始終如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