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首篇:GIANT Comax碳纖維平把公路車【2015 FastRoad Comax 2】開箱!


moky1696 wrote:
很棒的車,
雖然我也是一窩蜂跟著大家買彎把公路車,
但是後來覺得其實平把公路車更適合我,
因為我騎車時大約有9成99的時間都握上把 = =
下把的把帶到現在還乾乾淨淨,
與其為了帥氣買彎把,似乎買舒適的平把是更好的選擇
而且GIANT的平把車塗裝都滿好看的,感覺也還超值得


真的!
選擇適合自己的車才是最正確的!
雖然大家都說騎出興趣後七成都會改彎把
但實際上還是不完全適用每一個人

我是認為平把、彎把? 不知如何挑選?
找時間花個錢去各租一台來試試就知道了

2015捷安特真的感覺比較超值!
捷安特也慢慢的肯給一些東西了


water祥 wrote:
消光黑真的很好看


真的!
但還是不能跟大大您這台比!
您這台更帥啊!


sam pan wrote:
車子很帥


謝謝大大,是您不嫌棄



亦邪 wrote:
看您的開箱文~有點心動想買車了~方便透露在哪買的嗎?我也是喜歡平把公路車 ^^


已私訊給大大您囉!
車架好像ANYROAD

話說我的ANYROAD2好久沒騎了

我也幾乎都是握上把 看到這台是平把

有點想改了

asoma wrote:
車架好像ANYROA...(恕刪)

新手發問
anyroad 握上把 與 fastroad平把 姿勢及彎腰會差很多嗎?
anyroad comax2比fastroad comax2 貴3000但anyroad可握上把似乎更超值
anyroad comax2 是off road 輪胎較大 較耐超 好像也比較適合新手?
懇請版上大大給予建議

亦邪 wrote:
看您的開箱文~有點心動想買車了~方便透露在哪買的嗎?我也是喜歡平把公路車 ^^
三重福德北路捷安特

這輩子我應該無緣再進去了~
asoma wrote:
車架好像ANYROAD

話說我的ANYROAD2好久沒騎了

我也幾乎都是握上把 看到這台是平把

有點想改了


回大大,這部的車架確實是跟2015款ANYROAD Comax2是共用的!
只不過一個平把,一個彎把,一個巧克力胎(32C),一個25C公路胎

坦白說,大家都是騎「健身」居多!所以都握「上把」
彎把個人認為是「鍛練瞬間爆發力的腳力」有用!
加上彎把的騎乘姿態在「衝刺」時較不費力!

但...大家台灣住了這麼久...台灣有這種人少、路面又平整的路嗎?
即使有,也是「少部份路段、還要大半夜避開人潮」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怕後悔的人跑去買彎把,卻又八成都只握上把!
(這是個人判斷,不代表所有人)因為【我們不是職業選手】

以騎2、30公里來說,個人認為平把才是最適合我們的!
所以小弟才選平把車!(個人淺見,請海涵)


maxi918 wrote:
新手發問
anyroad 握上把 與 fastroad平把 姿勢及彎腰會差很多嗎?
anyroad comax2比fastroad comax2 貴3000但anyroad可握上把似乎更超值
anyroad comax2 是off road 輪胎較大 較耐超 好像也比較適合新手?
懇請版上大大給予建議


別這麼說,小弟也是新手
很多知識也是上來請教各位版上高手才知道的!

其實說真的,姿態還是有差的!
個人認為至少有差15~20度左右
買這部車之前,我去租了部彎把來騎,短短20公里
「我腰酸了」
而這部車我前天半夜12點半去騎了30公里,腰不酸
只有「腳酸」

這15~20度個人覺得真的是有差!

而anyroad comax2我也有看,他屬於「全能型路況」專用!
配上32C的巧克力胎,接觸、磨擦面積更大,抓力地強、更穩!
但相對速度也會較慢些,這也是不可否認!

這部我之前也有考慮!
我說說我後來選擇的看法供您參考
或許會對您有些幫助!

一、我們主要騎乘的路面都是「鋪設柏油的道路」,要刻意找個「爛路」
說真的還真不好找...而路上有坑洞,大家本能也都會「閃開」
那我又何必去買anyroad comax2呢?

二、平把、彎把,兩者各有所長!
a:平把:健身較舒適的騎乘,控制(龍頭)較容易,加上路上三寶多
如果不輕靈點,遇突發狀況,自行車摔車可是很慘的!
b:彎把:較多的騎乘姿勢,但為何大家都買平把握上把?
因為累了握上把較輕鬆!但再輕鬆也不會比平把舒適!
其次,彎把不論握上把,下把,下坡那種恐懼是「需要剋服的」
難道每次遇下坡都要下來牽嗎?(哪有可能!)
但若要刻意鍛鍊腳力(瞬間爆發力)彎把絕對勝平把!

如果你需要「較舒適的騎乘」(因為公路車是【沒有壁震器】的!)
也只能利用平常下班時間,拿來健健身,每次大都騎20~30公里,
且有一定年紀,過去少運動(這是重點啊啊啊!)

那我真的建議你買平把!
雖說胎大確實比較穩(較費力),但你如果固定不騎快(25公里以下)
其實25C的胎也不會不穩啊!

但請注意:買平把車【千萬一定要去裝牛角握把】
他可以提供您「兩種」握把方式!有這玩意兒真的差很多!
但如果您打算買FastRoad Comax 2,請放心!
這玩意兒是「內建」的!本身就有附!

小弟昨天半夜跑去騎堤防(三重、蘆洲、八里、關渡、社子島、台北)
一出門在三重堤防段還走錯路,遇到堤防上柏油施工
(就是一般把柏油全部【尻掉】重鋪前的那種爛路)
我就【再一次】放慢速度刻意騎過去(因為我想看能不能走...捷徑)

結果我想太多...死路
但再一次證明兩件事!
一、25C的胎騎這種爛路,減速慢慢騎就ok,而且沒路燈我也敢騎,我真是瘋了!
二、Comax讚啦!抗震舒適!

最大差別是你可能要注意,遇坑洞要閃,閃不過要減速!
遇高低差乖乖下來抬車,不要耍帥硬騎下去(防【蛇咬】爆胎)
就這樣而已!

還有,新手是不會騎快的!台灣人多、路爛,要騎快也不太可能的!

最後補兩張官方型錄上,針對「彎把、平把」的敘述截圖:

【彎把】


【平把】


希望這樣回覆對您有幫助!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
三重福德北路捷安特

這輩子我應該無緣再進去了~


小弟買車時爬文,也有好多人說這家捷安特不好!
但我還是硬著頭皮去問問了!
結果,我只能說:
或許每個人「氣場」不同,可能剛好我「治的了」老闆這樣的個性也說不定

像大家推三重中正北路那一家捷安特,小弟也進去問過!
老闆也熱心沒錯,但...以我「新手」發問,老闆也是有回答也專業
只是語氣中讓我覺得,多了那種「大人教小孩的距離感」

買與買,其實一方面是專業,一方面也是種緣份!
這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店家」
若真要比,目前我遇到最親切的還是捷安特LIV旗艦店服務最好!
但,我不會為了買部車跑到敦化南路去就是了
恭喜你入手好車一部
有騎的就是好車

小弟也是常常扛五樓 = =
期待你女王可以再讓你多一筆預算 XD

qaz4552 wrote:
小弟也是常常扛五樓 = =
期待你女王可以再讓你多一筆預算 XD


真的! 有常騎即使是幾千塊的也是好車一部!

大大您扛五樓啊!
果然是高手
不但可以練腳力...也可以練臂力

至於多預算
女王已表示:等你騎個幾年提升到另一個層次時再跟我說!

我心裡OS:什麼層次啊? 神的層次嗎...
請問樓主您當初租的彎把也是anyroad同尺寸的嗎?我也在考慮買一台anyroad或fastroad送我爸騎,雖然我我知道fastroad比較適合老人家,但是今年的anyroad 塗裝很花很對胃口
jeremy1006 wrote:
回大大,這部的車架確...(恕刪)


版大說的太好了.您騎車的理念跟我蠻相似的.推一下...

我也是因為河濱單車道才又投入這行列.像我們這種專門騎悠閒的.還是平把比較適合..

所以一開始是買23C的鋁合金平把公路.但是震到手腕痛.大腿酸.屁屁痛..

因為我不要求速度.只想舒適的騎遠.又沒錢買碳纖車.所以改買較便宜.有避震的克洛威車系..

我都在太陽稍小的假日午後兩三點從新店出發.沿著河濱車道騎.看是要到淡水還是鶯歌或是康寧路..

騎23C平把時.差不多都可以用25巡航.現在這台配40C.巡航大多只能21左右..

休息次數跟時間都差不多.以前是因為手腕酸痛.現在則是腿酸.不過好處是可以騎更遠..









handup wrote:
請問樓主您當初租的彎把也是anyroad同尺寸的嗎?我也在考慮買一台anyroad或fastroad送我爸騎,雖然我我知道fastroad比較適合老人家,但是今年的anyroad 塗裝很花很對胃口


是的! 我是租同尺寸的!
所以才能明顯感受到騎乘姿勢最大的不同!

其實兩部車各有優缺點
倘若您父親平時就有在運動
腰力不錯也不騎快的話
其實可以選fastroad

相對若平常多少有在運動
那麼我是認為可以嘗試看彎把

最簡單的方式 帶您父親走一趟捷安特旗艦店
那邊可以坐上去感受 小小距離騎看看趴姿是否可接受?
(一般店家有些則不太願意讓人試坐...主要是沒有踏板...也只能坐...)

這真的就是最保險的方式!

fastroad走沉穩的消光黑
anyroad走活潑的多彩塗裝

兩者都非常棒!
提供點淺見供您參考


南澳 wrote:
版大說的太好了.您騎車的理念跟我蠻相似的.推一下...

我也是因為河濱單車道才又投入這行列.像我們這種專門騎悠閒的.還是平把比較適合..

所以一開始是買23C的鋁合金平把公路.但是震到手腕痛.大腿酸.屁屁痛..

因為我不要求速度.只想舒適的騎遠.又沒錢買碳纖車.所以改買較便宜.有避震的克洛威車系..

我都在太陽稍小的假日午後兩三點從新店出發.沿著河濱車道騎.看是要到淡水還是鶯歌或是康寧路..

騎23C平把時.差不多都可以用25巡航.現在這台配40C.巡航大多只能21左右..

休息次數跟時間都差不多.以前是因為手腕酸痛.現在則是腿酸.不過好處是可以騎更遠.


南澳大大您客氣了!
小弟只是希望盡可能每一分錢花在刀口上
真正買適合我們的產品
畢竟往後的日子 騎乘品質是非常大的主因
品質不好...以後非常有可能會因此打退堂鼓
那便失去了我們當初購車健身的美意了

其實個人認為健身是因人而異
不是說一定要趴低練腳力叫健身
健身的最大目的是在於讓心跳維持每分鐘130下左右
讓身體維持動能 促進血液循環 避免心血管疾病

如果我們騎車是像當兵般有人逼著你
騎的再不舒服 硬騎一段時間 也能鍛鍊出強健的神體魄!
(當然運動傷害也是有可能!)

例如您所說的:騎久之後手腕酸痛
不知您有沒有去買一個人體工學牛角握把
有這玩意兒真的有差

當累的時候 手酸時
能大幅降低不適感

我非常推薦這玩意

至於速度 其實我個人認為雖然車胎會影響
但影響速度最大的主因並不是車胎尺寸

而是:腳力

這就像我們當兵跑5000公尺一樣的意思
每個人都經歷過從吃不消--->游刃有餘

即便是全程均速15晃完30公里
騎久了 對身體都有幫助!

畢竟運動的重點在於"心跳130下維持時間長短"
以上淺見分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