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xo wrote:我自己騎鋼車(KHS...(恕刪) 我的953是醬在騎....上石門霸頂通常用39-21或39-24,儘量轉速保持在70以上,有時狀況不好時才用39-27(腿力還是有待加強)平路的話,以今天早上的中壢-永安來回,掛53搭配後飛輪變檔,轉速保持在90,上練習台玩轉速最高會在105~110左右吧...至於抽車...我還在練習...
A:早期有lug的鋼車架都比較重所以五通踩起來都有一個節奏抓住那個節奏,就會覺得好象被加持的感覺但是鋼車架的最大弱點就是重在爬坡時必須要和地心引力對抗所謂的騎壞膝蓋,通常指的就是過分施力的結果我覺得公路車的發展是放在比賽的歷史在看的和我們喜歡什麼樣的材質其實沒有什麼關係就象可樂果的MXL是名車贏過不知多少場的賽事但是一旦被取代,就是被取代了因為比賽就只有輸贏而已,和你喜不喜歡沒有什麼關係至於高迴轉速的騎法,其實也是比賽場上的產物它是因應現代車架所發展出來的一種技巧也許它不見得滿足於我們的喜好但是它卻是符合現代車架發展的有效率的產物至於雷諾953這樣的鋼車架老實說,我覺得對鋼架的發展來說是一個機會因為對於所有的車來說,能上得了戰場上的才會成為名車
A:其實車子最迷人的地方就在於它有無限的可能不要說是材質不同 ,所造成騎乘法上的差異就是車架設計不同,也可能造成騎法的不同仔細比較美、義之間車架設計你就會發現,在騎法上會有所不同雖然義大利人未必看得起老美但是老美同樣用事實證明了勝利的模式未必只有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