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哪個公路車品牌更俱備實戰能力,而不只是好看帥氣

按照你的理論,器材對選手差異影響很大,那你就對比2023/2024。
Cervelo Colnago 在車架沒有改版(僅改配色),為什麼排名差異這麼大?

2023 Jumbo Visma (cervelo) 全員健康橫掃三大賽,所以勝場很高,2024 則摔車生病一堆,排名差點摔出10名。
UAE (Colnago)剛好相反,去年pagacar摔車,今年連掃兩個大環賽。

自行車選手的差異還是遠遠大於自行車本體的差異。不能說品牌間沒有差異,但品牌車架間的差異遠比車手來的差異來的小得多。
casey chen
補充一下,我猜可能很多車友不知道在歐陸職業選手談薪資還會參考臨界功率、功能性閾值功率 、推力比這件事,能力到哪給多少非常現實,品牌贊助還要給車隊權利金呢⋯⋯
chiuyincheng wrote:
自行車選手的差異還是遠遠大於自行車本體的差異。不能說品牌間沒有差異,但品牌車架間的差異遠比車手來的差異來的小得多。


請看我的標題"如何知道哪個公路車品牌更俱備實戰能力",
我只是在強調器材的重要性,並不是否定人的差異性。

如果器材不重要,這個版可以不用討論了,騎什麼都沒差,你們就靠人定勝天吧,
車也不用改了,都騎市售成車,品牌也都隨便,是公路車700C的就好了,
是這樣嗎?

要說車手騎不同車款的差異我也有深刻的體會,
我以前也是選手,2009的桃園縣長盃,騎giant TCR1 duraace鋁車我是M20第一,
但2010同樣是桃園縣長盃,貪便宜買車展廠商demo ultegra的碳車,連前六都沒有。

pogacar 騎過gusto,2019換到UAE車隊,2019到現在騎colnago,
馮俊凱以前騎axman,現在騎美利達。

而且pogacar加入gusto贊助的車隊是2017 2018時,
下面是他當時的UCI排名,ranking在一百名後,
雖然不敢說一定是器材的原因,但有部份原因是可能的。
從他那時候的成績來看,根本不可能想到他是2020的環法冠軍。
才兩年就從一百多名,變成環法冠軍,你會覺得換車一點功勞都沒有嗎?

2018 UCI World Ranking
ranking 112
points for 631

2017 UCI World Ranking
ranking 464
points for 165

member of sports team Ljubljana Gusto Santic
start time 2017
end time 2018
Ahoo Chen
車手根本沒得選車呀,難道你能加入一支車隊還自帶另一台自己喜歡的車嗎,另外也根本沒有車手是看車隊騎什麼車才決定要不要加入的,因為每個車隊的贊助商還不是權利金沒談好就是隨時換車
如何知道哪個籃球球衣品牌更俱備實戰能力,而不只是好看帥氣?

翻看NBA, 不管是Curry還是Lebron,都是穿Nike球衣打球!

今年總冠軍的塞爾提克隊,全隊球衣都是Nike!

由此可證,Nike球衣最俱備實戰能力!

我告訴你,我大學時期也是籃球系隊(候補),穿Nike射三分真的比較準!

(認真回答: 車隊叫選手騎啥選手就騎啥,他們沒權力自己選擇品牌。廠商會砸大錢贊助這些車隊,也就是為了誘惑消費者去買他們的車。)
wikiwikiwildwildwest wrote:
(認真回答: 車隊叫選手騎啥選手就騎啥,他們沒權力自己選擇品牌。廠商會砸大錢贊助這些車隊,也就是為了誘惑消費者去買他們的車。)




我不認為世界最頂的18支WorldTour team,1年預算5億到20億台幣,
會拿自己的成績開玩笑,車隊存在的意義是為了得名,
得名的意義,主要是為了贊助自己隊的企業增加知名度,
而不是為了幫助車廠增加知名度,也不是為了車廠贊助金,
除了Lidl-Trek,有trek廠商掛名,其他隊都沒有車廠掛名。

如果你沒得到名次,誰記得你騎什麼牌的車?
Ahoo Chen
再大的車隊的車也是會換車廠贊助商的,說換就會換的,你這只是更加證明了設備都是一樣的:除非真的很離譜,不然我選有贊助的。
allenhuang1971
ASTINA 明年就改騎 喜德(大陸品牌)...首次參加環賽...雖然這隊成績實在不怎麼樣...Willer公路車 不知道換那個車隊騎
其實 以現在的技術來說 車子的差異性幾乎都在體感以下

也就是說如果把眼睛矇起來

你真的能騎出每一台車的差別嗎?

也許車子真的有差 在環賽的表現也許真的會有差

但職業選手爭的就是那個一毫秒 一微秒 甚至是一奈秒

就算知道差異 也不會比你今天多騎一趟車的進步來得多

如果你是想要買車的話 挑你順眼的就好

因為每台有出現在環賽的一級車都是俱備實戰能力的
net721013
我目前就擁有過兩台車,剛入門買的cadd 12四萬多第二台買的SCOTT一級車快30萬兩台車給我盲騎我還真騎不出差異什麼有內胎無內胎我也騎不出差異
allenhuang1971
光是塗裝 與設計與重量 就差異粉大
龍貝爾 wrote:
其實 以現在的技術來...(恕刪)


我是覺得,你們不要一直否定車廠研發的努力,
也不要輕視車子每家都一樣,車廠只靠靠贊助車隊就能增加知名度,
買貴的牌都是智商稅,這種想法很要不得。

你去看看捷安特2022研發費用15億,2023研發費用14億5千萬,
車廠明明就花了大錢研發,如果一般人都騎不出輕快感,或感覺不到和其他牌子的車有差異,
那這些研發經費不就白花了?


Ahoo Chen
研發是一回事,UCI到底規定你能怎麼做又是另一回事,沒有公平性的話就沒有UCI,你說沒有UCI的標章的科技我相信,有UCI的只有免談而已
龍貝爾
創新科技當然會有差 但沒有到破壞性創新的程度 所以我還是那句話 每台出現在環賽的車都是具有實戰力的 沒有哪一台比哪一台更好 只有哪個人比哪個人更強
奸20戰雞 wrote:
請看我的標題"如何知...(恕刪)


你要一個洲際車隊車手怎麼進UCI前十名?

洲際車隊除了外卡不然根本都不會被邀請進積分最多的world tour 等級的比賽,隨便一個古典賽或世巡賽勝利都可能等於洲際賽的好幾場甚至幾十場冠軍的積分總和,他能在低積分比賽累積到一百多名勝過很多world tour車隊車手已經代表他是潛力股。

就像所有網球選手一開始都要在低積分的ITF, ATP 挑戰賽累積足夠多的積分才可能外卡或是資格賽進到ATP 250/500/1000分大師賽甚至大滿貫。
chiuyincheng wrote:
他能在低積分比賽累積到一百多名勝過很多world tour車隊車手已經代表他是潛力股。


無論你說什麼,pogacar騎了V4RS拿到環法第三冠後,
就有車友把自己的BMC賣掉,跑去買colnago V4RS。

事實擺在眼前,
請問有哪個車友在pogacar騎gusto的時候,
因為pogacar騎的很好,雖然UCI排名100多,但他是潛力股,刻意跑去買gusto的車?



1 天前於台北市上架

今年五月購於北部知名單車店
建議售價$196000(原廠成車配置)
車友升級V4RS出售
allenhuang1971
紅杉穿不久了
DIRAC10
所以你那車友從BMC換成colnago後飛天了嗎? 變總一了嗎?[^++^]
奸20戰雞 wrote:
我以前也是選手,2009的桃園縣長盃,騎giant TCR1 duraace鋁車我是M20第一,
但2010同樣是桃園縣長盃,貪便宜買車展廠商demo ultegra的碳車,連前六都沒有。


樓主可能現在還是競賽選手吧,
需要那0.幾秒的競爭能力,
雖然我不懂為何要來論壇詢問,
畢竟這裡的人應該沒人像你一樣是選手,
但基本挑車方向還是有的,
可以找大賽綠衫的車,
或者終點衝刺哪台車勝率最高,
就可以找到心靈層面最具競爭力的車了。
攝影愛好者
allenhuang1971 事實證明 現在選手騎碟煞車,個數據都比以前c夾還快。
攝影愛好者
allenhuang1971 不需要拉~我整車含車燈、跟很重的1040碼表、很重的RK100功率踏板 也才7.3KG。 輪組也是50的板輪,燈具拿掉,碼表換小,就可以6.多KG了。我的車,全車大概22萬。
奸20戰雞 wrote:
為什麼某些牌公路車很...(恕刪)


三萬 跟 三十萬的公路車
做測試比較
那個差異實在有夠小

40萬 比 40萬 的那個差異 幾乎已經可以忽略了~~~~

閃電的冠軍很多,單純贊助車隊比較多~

現今公路賽 皮卡丘不管其哪一個品牌

他的冠軍數也不會減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