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公路車卡鞋上路後...各位大大雙腳心得...換卡鞋/訂製鞋/鞋墊?

換個軟一點的鞋墊~
再換一雙毛巾底的襪子~
會改善很多~
小弟剛換卡鞋的時候
如果騎長程一點 發現右腳掌外側會麻 但是左腳掌沒事
不是鬆緊的問題 這我確定

後來觀察自己走路的習慣 跟皮鞋磨損的情況
才發現 我的右腳掌會習慣性的有點翻 (皮鞋只磨外側)
於是 就在卡踏的鞋底板上面多墊1個螺絲墊片
讓鞋子底面的角度也有點外傾 來配合自己的腳掌

後來 這問題就解決了

希望這經驗有幫忙到
是不是鞋子太小阿
卡鞋是穿上後
腳跟要用小指放的進去
如太合就會漲血液循環不好
以上是鳳山寺賣鞋老板說的
我也有像你一樣情況
換大一號就可以啦
快扣記得騎一段路後要放一格
不要相信大牌子卡鞋比較好
又不是只賣給你台灣人
如果你腳背厚建議你多穿幾個牌子
扣片的位置是否在最佳位置呢?
因為那也是會影響舒適感以及輸出的一個重要指標

我剛換新卡鞋的時候
最頭痛的就是扣片位置

於是有一天我就帶著一支內六角版手
邊騎邊感受
覺得需要微調就馬上停下來脫鞋調整
大概停停走走十來次
總算調到一個最佳位置

嚴格來說那次調整的路程就花了我二十多公里
這樣是否有一點參考價值呢?


卡鞋是SHIMANO R132跟R131
卡踏現役是ULTEGRA以及DA還有105以及最爛的R540前後都用過
嚴格說起來越低階的卡踏R540踏上去的寬容度越高(也就是腳踝可動幅度高)
但扣片還是影響舒適性
而且如樓下所說
距離越長,越能考驗扣片的位置是否真正在甜蜜點

騎短程(低於20KM)其實只能測個大概
超過80KM左右的激烈騎乘(譬如羅馬公路騎一圈)就知道有沒有調好了
我正要說呢....都沒有人提到
1.fitting設定(坐墊高度、前後位置設定)
2.扣片位置

如果鞋子是ok的 這兩點沒有做好 換再多鞋子都無解
這兩樣不正確的話 施力點就會壓迫在不正常的地方 就會麻或痛
我曾經是這樣的

另外直到最近 我寧願買穿起來較寬鬆的鞋 塞鞋墊
也好過太小的鞋 騎到腫脹又麻又痛
而且不要想鞋子會越穿越鬆 因為底板型是硬底的 太小只會卡在槽裏
血液循環不好

剩下的是騎乘踩踏習慣 踩踏劃圓提拉多於下壓重踩有加分的效用
抽車和坐姿交換也有幫助(如果扣片位置不良好就會惡化)
休息或利用紅綠燈的時候拉拉筋 伸展 都很好

jim6284 wrote:
是不是鞋子太小阿卡鞋...(恕刪)


小弟的卡鞋....

使用speedplay....



口水羊 wrote:
那年小折熱...敗了...(恕刪)



騎車也有一年多,我從來不敢說自己的騎車姿勢有多正確

人家說要把坐骨挺起來(坐骨坐在坐墊上)我是前幾個月才真正領悟

膝蓋要劃圓也是前幾個月前才領悟

後來才發覺以前騎車的方式都是錯誤的~~~用會陰部來坐在坐墊上

用小腿跟膝蓋在出力~~~還誤以為自己劃圓話的很好

若是你真正用到大腿在帶動你的膝蓋去踩踏,那麼你的腳底應該就不會出力那麼多

也不太會去用腳指頭出力

所以說去檢視你自己真正踩踏時的方式才能真正去解決踩踏的問題

ps我們不是選手所以長距離騎乘下來姿勢都會跑掉的

還有別以為上卡穿上卡鞋就會畫圓話的很好~~~那是不見的,只是看起來話的很好!很專業罷了
1. 請再確認鞋底板 與拇指球的中心位置。
很接近但是腳掌還是不可能完全一樣大

2. 請再確認 兩隻腳的鞋底板 偏移角度 , 鞋底板可以左右偏移共2mm 前後4mm
有些較專精的騎士 會把鞋底板中心往前調 , 騎乘的時候踩踏會很像在掂腳跟騎車 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提供較多的踩踏行程。 但其實這樣騎車.... 並不舒服
平凡如我 , 踏板中心與拇指球於同一切面 , 犧牲了踩踏空間卻增加了穩定性

3. 看鞋身束帶是否過緊。短程高強度 個人使用會略緊 , 長程 鬆緊度剛好就好

4. 畫圓?! 這不難~ 一位前輩車友這樣教
每次踩踏 大腿抬高(拉引) , 腳尖向前踩(腳跟就不會沉)



以上
(恕刪)


如果不是鞋氈太緊, 試試把 cleat 的方向調一下.
拍鞋底圖
看一下卡踏位置
鞋底朝上拍一下
D7100+35F2+17-55+70-200+SB800+12-24+50F1.4+60F2.8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