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程距離騎乘實力如何訓練

LS843 wrote:
請問所謂的緩坡是指大...(恕刪)
因人而異啊
三四年前,兩趴就要我半條命
現在五趴沒啥感覺
而傳說中有人用大盤爬坡,對他來說應該任何坡都是緩坡吧

緩坡的意思就是說爬起來會有點累,但能夠爬得完,或是能夠以不會很慢的速度爬上一段時間
講得很抽象,自行拿捏嚕
怎麼爬都上不去的,或者會讓你很不舒服的,就叫做陡坡,請暫時不用去攻堅。
lifeppm100 wrote:
這....除了多練習...(恕刪)


這位大大說的很中肯啊!

怎麼會是廢話呢?

版主是個假日騎士不習慣長途騎乘是正常的

除了平日就需多練習多訓練心肺功能外

試問有一星期只練一天就能騎出好成績的方法阿

這個相信每位車友多有興趣

沒有要當選手一週練六天一天休息

三個月就有不錯的成果了

想當選手,先練好基礎體能再說間歇訓練

間歇訓練在沒有基礎體能下是很容易受傷的

小弟還比較建議週一至週五每天練習騎30~40公里

週六破百操一下

星期日陪陪家人~~這比較實際些

以全馬為例,要跑進三個半小時只要天天跑

一陣子後就會可以有成果了

若是要進三小時或是兩個半小時才需練間歇

以上分享


ps: NS 300k 獨推 MTB 26x1.9 13小時多 完成
阿里山自行車賽 後輪爆胎 MTB 26x1.9 3h22m 完賽
陽金3P MTB 26x1.9 摔車 3h多 完成

我都穿涼鞋騎車喔~~算是休閒組的啦

多練習當然一定會有進步呀~!!...

只是如果搭配正確的騎乘方式或觀念~那是不是會進步的更快~!?也騎得更輕鬆~!?

資深的騎士視100K 200K為無物...都能輕鬆騎....

但我想一路走來的都知道...新手=>老手..過程中的心路歷程跟某些時候撐不下去的心理與生理交戰時刻...



新手的一小步...老手或許看不在眼裡...但對新手而言卻是重大的突破....



orion9981 wrote:
多練習當然一定會有進...(恕刪)


orion9981大可能誤會我的意思

五年的車齡,還是個新手,將騎乘經驗同你分享~希望別介意

因為騎車的方法粗枝的方法大家都知道

但是較細微的個人感受卻是人人不同

所以練習的主菜也會不一樣

只是嘴巴說技巧、說方法容易

真的做到或是一直持續作成習慣

是需要相當的練習與自我修正的

不是一兩年可以大成的

簡單以轉速為例~

很多人知道騎車要騎轉速要練轉速

都是認為轉得順轉的快就是好的

但是我個人覺得應該說是均勻的施力,不作多餘的動作或施力

才是王道~~有點抽象,但是你可以自己從中體會

說的簡單練起來可是困難重重~~所以最終還是要練

體會大家都不太一樣

有機會跟一下稍實力一點的車友長途騎乘一下

他不會海放你的車友喔,這樣會學到一些東西

等你實力進步了就可以在跟更強的車友時學到東西

就這樣,若是一開始就跟實力高於很多的人騎車

我只能說兩個都痛苦~~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阿

多練習吧!01前輩的文章很多很棒的

打字對老人家而言是很累的,說騎車正確的觀念很多前輩都發表過了

所以可能也懶的再KEY吧,搜尋一下吧!


PS:突然想到~~以前我會有固定的練車路線,一定是爬坡加緩坡路線

會想要一次比一次好,這樣去計時,會做紀錄的~~包含當天狀況及技巧的自我滿意度

現在回想起來

優點:可以提高自信心並明確知道進步了多少

缺點:容易著墨在時間上忽略了正確的觀念及姿勢

建議別太計較時間先以正確姿勢為主練習~~慢慢的會有我在進步的感覺喔!

paul-kukoc wrote:
orion9981大...(恕刪)



謝謝大大願意撥冗回覆小弟的問題....


可能因為小弟車齡不久...再加上速度齒比調配不當....才會有長距離"撞牆"的情況發生...

因為幾次跑下來這個問題都沒有解決...所以順便在這個板上問一下



之前爬過許多大大的文章-----都只有一個字---->"練"



誠如大大文中所提...個人有個人的心得與技巧....但每個人受用的程度不一..

願意討論+分享....其實已經是小弟莫大的福氣...

再次向大大說聲感謝~!!

恆心=耐力
有計劃的持之以恆訓練一定會成功
建議
第1星期 (騎40km)(hrmax70-80%)(90轉)
第2星期 (騎44km)(hrmax70-80%)(90轉)
第3星期 (騎48km)(hrmax70-80%)(90轉)
第4星期 (騎40km)(hrmax70-80%)(90轉)
第5星期 (騎50km)(hrmax70-80%)(90轉)
第6星期 (騎55km)(hrmax70-80%)(90轉)
第7星期 (騎60km)(hrmax70-80%)(90轉)
第8星期 (騎50km)(hrmax70-80%)(90轉)
第9星期 (騎65km)(hrmax70-80%)(90轉)
第10星期 (騎70km)(hrmax70-80%)(90轉)
第11星期 (騎75km)(hrmax70-80%)(90轉)
第12星期 (騎65km)(hrmax70-80%)(90轉)
第13星期 (騎80km)(hrmax70-80%)(90轉)
第14星期 (騎85km)(hrmax70-80%)(90轉)
第15星期 (騎90km)(hrmax70-80%)(90轉)
第16星期 (騎80km)(hrmax70-80%)(90轉)
第13星期 (騎95km)(hrmax70-80%)(90轉)
第14星期 (騎100km)(hrmax70-80%)(90轉)
第15星期 (騎105km)(hrmax70-80%)(90轉)
第16星期 (騎95km)(hrmax70-80%)(90轉)
四個月您就有100公里的實力
有了100公里的心肺耐力後接下來再增加肌耐力



ddc280 wrote:
恆心=耐力有計劃的持...(恕刪)



哇~全套的訓練計劃耶~大大您真厲害~!!


rogerkaokao wrote:
今年的四月開始 每一個假日都會去騎100km左右的路線
然後都要酸個2天 (有點覺得我前2年都白騎了)


我個人感覺這句話最中肯!

沒有嘲笑的意思~別誤會!

我個人也有如此經驗!

訓練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

方法與技巧!

買書來看吧!

武功密集雖然不是沒個人練的成!

但對騎乘提昇是有很大幫助!

川山克
休息也很重要喔!

練車是"投資"...要有回報(進步)的

騎車是"消費"...里程或時間耗完就算了

如果強度"夠" 又休息"充足" 一定會進步的

每個人能接受的運動強度和身體回復狀況都不同 所以要自己評估

PS.別讓精疲力盡的身體挑戰更高的強度 這只會越練越虛

chunyu1983220 wrote:
休息也很重要喔!練車...(恕刪)

終於有高手點出重點,不管是任何運動只要有強度一定會有破壞(肌纖維)
所以要休息+吃含高蛋白質食物來修護肌肉,最常見到就是膝蓋上方的四頭肌變大,
也伴隨著免疫力降低容易痠痛疲倦或感冒要小心否則先前練的又得還回去
騎單車可不像球類運動只要手感還在就尚可,
痠痛是一定會有只是每個人忍受度不同,最重要還是意志力的驅使,
否則心肺功能與肌力會銜接不起來
記得有人跟我說過:一日不練車只有自己知道,三日不練車連對手都知道.
wu.r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