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pers0201 wrote:以學工程的角度來看第一次緊第2次就會鬆一點!!!我覺得還是不要把話所的太死應該是未裝培林量一次裝完拆下量一次再裝再拆量一次就可以知道尺寸有沒有跑!!!只是一般人很難有這樣的檢驗機具可以量測 我量過幾乎一樣,測量誤差值小於機器誤差。因鋁套與培林皆為空心,有彈性所以平行拆裝,就不會有第一次緊第2次就會鬆的問題。
我的車就是用BB30的~~當初為了BB30要不要轉換成一般通用的BB系統(好像是BB86)也煩惱了一下!原本是要裝Shimano 二級套件,但是不支援BB30,後來就決定直上SRAM RED,有支援BB30規格。我的車是在內湖店組裝的,組裝的時候還問了店長BB30是怎麼裝上去的~~結果,他們拿出一套專業的治具(專門安裝BB30的),而且很仔細的解說。我相信他們的專業,我也相信業界會出BB30的規格,有他一定的道理存在。據我了解,BB30,其實是先裝上培林(就是軸承),然後再裝上五通主軸 (Bottom Bracket,BB)所以,只要培林不拆,或是有治具輔助拆裝,是不會有變鬆的疑慮~~~
BB30號稱可以拆裝一百次都不會走精,我覺得這超級厲害的,相信BB30一定非常的耐用!BB30有非常多辦法可以補救,可以列出一大長串的轉接跟補救方案(包含FSA自己都有幾套),所以不太需要擔心。蛤?你說為什麼拆裝一百次不會走精的東西有這麼多補救跟轉接方案?這你就不要問我啦,我消費者捏。
Lionlin wrote:BB30有非常多辦法可以補救,可以列出一大長串的轉接跟補救方案(包含FSA自己都有幾套),所以不太需要擔心。蛤?你說為什麼拆裝一百次不會走精的東西有這麼多補救跟轉接方案?這你就不要問我啦,我消費者捏。 這麼多補救,看過那篇BB30經典文就知,車架製造時公差即過大,拆裝時未平行進出造成擴孔,都需補救。轉接方案,因有人組車時想要成套,當然需要轉接方案。
我想問一下誰沒事同一台車整天在那邊拆拆裝裝的?你是買車回來騎還是買車回來當樂高積木玩?然後補救跟轉接是同一回事嗎?那碟煞轉接座是不是不能用了……經典文的問題是在車架上,還是BB30的問題上呢?那當年的暈倒死ME大家有目共睹,PC怎麼沒有完蛋?MS怎麼沒倒台?
個人騎過閃電牌 sl2 sl3 sl4閃電牌那種是不是bb30 我不知道 但是sl4 sl3 採用的是bb30 的大盤曲柄組 都是quarqSl2也是quarq大盤組但是是sram的外掛bb 那是什麼型號我不知 我只會踩踏而已感覺起來 bb30系統的確踩起來有差 感覺還蠻明顯的!sl2剛性也很好但是就是沒bb30起步那個輕快感至於bb30會不會壞 這我也不知 這三台一年加總大概超過三萬公里里程 (兩個人在騎)沒壞過耶……………………顆顆!以後可能都會買這種類型bb的車架吧!另外使用bb30麻煩找bb30的曲柄大盤來用啦拜託!!不要轉接了!別浪費bb30的效能嘛!
afu1999 wrote:看完了所以是有問題是車架廠的問題做出BB30規格的廠商是沒問題的? 設計出BB30的朋友,真的是完美主義,公差只允許2.5條.現實就是製造過程中,不見得這麼完美,所以有落差.對了,我到現在還是不懂.當初BB90/86比較BB30,BB90/86的中軸長,所以五通可以做寬,連帶後下叉也可以做寬,提升性能.BB30,若是真的這麼好,怎麼會有有BB386的出現勒??
afu1999 wrote:看完了 所以是有問題...(恕刪) 其實單車工業的精密度真的是滿掉漆的,一個規格也必需要考慮到現行產線上能達到的精密度。如果車架廠都難以維持的精度,那是一個好規格嗎...好啦你也可以說做不好BB30的車廠都去吃大便啦.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