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6-2017胡亂買了5支近全新素體車架應該都是所謂公版車架;或是打樣車架.當然騎過又賣掉了基本上的感受是:1.3支性能不輸大牌子入門碳 2支我覺得稍軟 且騎乘會有空心共振聲音2.重量約0.95kg-1.2kg3.外觀不行 明顯看到碳纖纏繞接縫4.尺寸少 基本上都是54-56以上的巨人車架其實就是要賭看看 可能cp值超高 也可能碳紗少得可憐的偷工車架
Edison9527 wrote:如果這台準備騎到報廢...(恕刪) 我覺得G牌殘值沒到多好二手商品還是有撿便宜心態買真正成交價沒有比二、三線品牌來的好多少建議買台安全且適合自己也看的順眼的車比去考慮二手價來的好一點
84865426 wrote:高價車 當然不怎麼...(恕刪) GM牌二手價普遍都被開很高,而且還可能是舊一世代的套件跟外觀,要是不堅持車架的話直上新車比超值說到2手車最近可能統測考完,FB板上爆多入門車拋售,而且普遍都是小朋友在賣,入門車流動率真的很快....好買也好脫手
阿修0714 wrote:大家好~最近市面上...(恕刪) 車架沒終保有點可惜依法必須標示產地,去車行看,一般會標示在五通的下面要認真論斷一台車,不跨上去騎一趟計時,那都是白搭。而且一台車A騎不快,不代表B騎不快,顧好自己就好。買了閃電就放心騎,不用想太多。買品牌就是買品管。疑車不騎,騎車不疑。在我看來,BATTAGLIN FASTER就是一個歐洲品牌跨出歐洲,在當地尋找合作/生產/經銷的範例,這是常見的商業模式。選擇穩定的料件共用,是一種大量採購、降低的好方法。既然BATTAGLIN不是選擇直接從歐洲進口,而是在當地合作發展,那這種模式也是合理。車上的ControlTech CLS基本款三件套,不用懷疑,清一色台灣代工製造,在地大量採購省下運費,所謂的CP值不是無中生有,也沒有所謂0元車架這種沒常識的東西,所有東西一定都有成本,CP值就是從這些小細節努力累積下來的。反之大品牌有名氣優勢,而且養一堆員工,就算有利也不用讓給你,不為什麼,因為你願意買單。利最後是進到股東口袋裡。台灣單車零件代工的品質很好,許多知名品牌較平價的產品全都是台灣代工出去,只有高單價有利潤空間的才會在工資昂貴的西歐生產。如果買的歐車不是非常貴,上面或多或少也會有些台灣製造出去的零件。總之,也別認為BATTAGLIN是傻的,這種商業模式有它的優點跟避險,但品質一樣得監督好,否則若商譽損失可是會燒回老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