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樓所說, 跨得過去通常還是有得救只是短龍頭, 短座管比例不好看而已...剛好有新片可以參照:自行車廠的尺寸身高對照表通常是以白人的體型為準尤其是Allez, Tarmac這些競技型車種亞洲人介於尺寸之間時買大一點確實有可能手不夠長, 向前搆不到但買稍大的好處是不用怕太趴小弟自認為是普通台灣人比例(短手短腳)身高172 騎Specialized 54cm 的公路車用9-10公分的龍頭, 還算可以看
任何運動都可能會發生運動傷害.有人遇到想辦法克服, 有人遇到就馬上放棄.熱血不足最容易半途而廢,我開始騎車也是小折休閒騎啊, 強度很低, 但一週騎五天.現在也沒追求高強度, 婚後騎車時間也少很多, 但跟車的車友經常要我慢一點快掉光光了.維持興趣, 持之以恆, 實力就是會慢慢累積,運動習慣會回饋給你健康強壯的身體.去年體檢去做運動心電圖, 跑步機上跑到第七階都還無法讓我爆心跳.技術員說我破了院史紀錄, 嗯...!?台灣中老年人體力真是廢到剩渣, 連個假日車手都不如.休閒騎不代表不需要專業引導, fitting也有便宜又實惠的.當年一起騎車的夥伴, 也有好幾個膝蓋騎出問題棄坑.看FB近年的照片身材都是完全走樣.我的下半身則是非常強壯, 老婆都說幹嘛那麼粗(歪)當初如果有人教導他們正確的騎姿, 避開運動傷害.現在的身體狀況應該會完全不同.失去的健康, 用再多錢也買不回來,fitting很貴? 有你的膝蓋貴嗎?
都甚麼時代了還在只看上管長量尺寸,該看的是Reach和Stack,樓主這台車54號跟49號Reach只差6mm,龍頭長只差一公分就可調整好,反而Stack差35mm可能就有跨高不夠卡蛋的風險以及手把落差不夠美觀的問題。買大一號車除了卡蛋問題外,我覺得調整起來比買小一號車簡單,光不會調整成長頸鹿就贏一半了。
1. 車架太大, 我朋友178騎54的覺得剛好2. 就算是買二手車也建議花點錢做Fitting, 不然受傷花在醫療和復健可能要更多錢3. 做些鍛鍊核心肌群的運動-------------------------------------------------------------小結賣掉換車
我身高178,第一台車是至54的Allez,騎了一年,除了腿力不佳外也沒甚麼不適感,後來換了56的Tarmac,把54的Allez給172高的兒子騎,他騎那麼久也沒聽他在說哪裡痛呀,我覺得除了設定或是車架大小的問題外,是否車主騎乘姿勢、運動量或身材也有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