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香港的自行車水準比台灣高出一大截....

不是我愛抱怨那個60分的花博
搞掉一堆綠地跟自行車道......真希望把那些吐出來環給我們
香港到大陸方便極了
搭地鐵半小時就到了
我才從東莞回來
東莞搭車到羅湖
然後過海關一下就出關入境香港
快的很
我才在想
下次有機會再到客人那裡
我從香港直接買一台騎到客人那裡
然後再帶回來

團圓嚕 wrote:
環島已經不夠看了...



如果環島只是為了競速,那還真是浪費了台灣大好的條件!!

挑戰高山,如果也只是競速,那還真是浪費了台灣的大好條件!!

在台灣騎車本該慢慢騎!才不會浪費台灣的大好條件!



培養選手是需要許多經費跟精力去配合的~
條件再差,有心去做必能有理想的成績!
相反的再好的條件,沒有用心去培育跟經費來規劃...成績可想而知!

團圓嚕 wrote:
黃金寶~~不用我多說了吧...堪稱亞洲車神

香港只有7百萬人口
香港的面積大約是4個台北市
香港沒有想武嶺或像塔塔加的山峰更沒有三橫一豎...


香港有那麼大嗎? 山多平地少, 踏車的環境跟台灣的沒有得比, 公路司機對騎車的態度惡劣,
政府沒有相應配套, 實話實說, 香港騎車的很多都羨慕著台灣朋友哩~~

黃金寶沒錯說是香港人, 但他成名以後的練習九成時間都不在香港呢, 他的成說是個人天賦和後天努力而已, 跟
香港這個地方沒有關係的說....


團圓嚕 wrote:
台灣有一流的自行車工業...台中的自行車工廠多到數不清
有寬闊的土地..想飆速度的可以騎濱海..想爬山的可以去騎武嶺...
一日雙北,司馬庫斯,宇老大滿貫,環島已經不夠看了...
現在已經有很多車友挑戰一日北高一日雙塔

在各方面硬體跟軟體的條件都不如台灣..
為什麼台灣在國際自行車的成績不如香港呢
難道就因為香港有100年英國殖民地的薰陶....


對單車愛好者來說, 香港除了個別品牌可以買得比台灣便宜外 (但選擇較小), 什麼都比不上台灣,
很多人都計劃到台灣環島遊呢!

tedchao62 wrote:
香港除了黃金寶還有誰?如果出了十個黃金寶,好像比較有話題可談

培養一個運動人才要十幾年。推行一個運動要幾十年。台灣才剛開始熱吧。說不定這波單車熱會讓台灣出幾個好苗子。像我小時候的棒球熱,養出了幾個明星球員。

基因或許也是限制,大街小巷都有人打籃球,幾十年了也沒進NBA半個。當然自行車跟身高無關啦,可是老外是否天生心臟比較大顆?

另外,如果你兒子說不想念書,要去一輩子騎車,你不巴他兩粒頭才怪。台灣父母不就這樣........

單車熱就不過兩年,從這兩年榮景就以為台灣變成自行車運動王國會不會太樂觀?而且比例上來說,台灣騎車的人不算太多耶。

by tedchao62大大.對台灣自由車運動.認識的太淺了.台灣自由車運動歷史.少說也4~50年.真的在亞洲爛到不行嗎???
黃金寶.真的那麼行嗎?公路賽.有時候須要靠一些運氣.(當然實力也不能太差)卡到好位置.就有機會
香港的情況有這麼好嗎?
混濁的空氣,路況差
單車徑更是..................
還有那些逼我到路肩的司機
只有提昇速度,技術,才有機會在路上生存

騎車休閒?回家就好了



最強的車手往往是在最壞的環境下培養出來的
台灣有王建民、倪福德、郭泓志,香港不興棒球而迷足球,但是香港出過任何足球明星嗎?
沒錯!花博搞掉一堆綠地跟自行車道......這是為什麼?
miguelhhl wrote:
沒錯!花博搞掉一堆綠...(恕刪)

要不然為什麼叫"花費博覽會"?
就是錢要花得千奇百怪,大家才會看得目瞪口呆呀!

回到主題,
為什麼香港的自行車水準比台灣高出一大截....
這是樓主的結論嗎?

去過香港幾次,還真不曉得,香港在單車領域,包括環境,風氣,有哪一點勝過台灣,
如果,只因出了個亞洲車神,就代表香港水準比台灣高出一大截,那也未免太過吹捧香港了。
至少,常聽到有香港朋友要到台灣環島,但卻很少聽到有人要去香港騎車。
台灣人只需要環法冠軍

其他的頭銜就讓給別人吧

要拼就拼大的~~


對不起了黃金寶先生 你還不能做為指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