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練車的方法】用標準盤53/39 加上12-25爬山。

開板大直接標題點名..........

請教練車的方法】用標準盤53/39 加上12-25爬山。

所以就針對這標題來討論...不要再叫板大用CT盤,不要再叫人換大飛輪

開板大踩不動...自然會去換.

再01那麼久,有時我真的很納悶???我的朋友很多人用CT盤

車友很多人用Ct盤...沒有不好啊..從來沒看輕的意思,

到是用CT盤的朋友,每次往往自己自卑感作祟跳出來嘴砲,

真男人都看復健科..會爆膝..等等詛咒

上面還有說不是標準盤踩不動是沒效率...只差在大小盤轉換.

沒差的話又何必用CT多此一舉,我真的沒看輕你...我也不知道你用什麼盤??

都是你自己自爆的.>>>自己爆還自己解釋.

CT盤快的車友非常多,沒有不好,只是選擇.也沒人看輕你..真的.

不過麻煩標題先看清楚再進來,拜託
http://seaweedroll.pixnet.net/blog
seaweedroll wrote:
你們樓上那幾位大哥也是都沒看清楚我的言論....

有時說太多怕新車友誤解傷身體...也或許是我資質不好,表達不清楚


首先.....我說踩回轉會有時再40轉有2個條件,麻煩再回去看清楚...1,開文說的53/39...

2..在風櫃最陡處,與復興3路...這2個地方

就像你們質疑我的質疑你們說....我也相信在風櫃最陡處,與復興3路...這2個地方你們還能80轉用53/39????

--------------------------------------------------------------------------------------------

當然我也試過朋友的CT盤,馬上風櫃快了近5分鐘....我就會想換CT盤嗎??不會

因為CT盤提升的速度是建立在我踩標準盤來的.... 2.公路車又不是只有陡坡,還有緩坡,平路與下坡

上面CAF大我和他有一次騎五分山...就是借了朋友的CT盤...平路他一直說我轉速怎麼那麼高??(被提醒後才驚覺

難怪節奏不一樣,功率輸出輕鬆粉多但是心肺節奏快很多)

我不是刻意踩高的是輸出習慣了,上汐平時...34小盤粉不習慣最後我是用大盤騎上去的

CT盤的確對爬山很有助益...不過我不想用有我的想法,我也尊重想用的人..上面會說40轉是針對這主題...與大壞人

兄說時....因我有實際經驗..而回覆的


我不方便點到一些低調車友名子,你有空天沒亮去風櫃騎車看看....有2個我知道騎風櫃是全程用53大盤的再偷練

最陡處我想40轉應該都不到....他們會很慢嗎???會很不順暢嗎??

都是全國菁英....2/7日要領獎....有爆膝嗎??你不能並不表示有人不能(循序漸進)

你又會吐我....他們是選手在練車??

選手練車的方式不能討論,你還提出阿姆斯壯...環法選手勒

然後又有人會說....我們是騎健康的騎休閒的

恩...很好, 偏偏有時大家在討論的根本是練車而不是休閒騎....那你來插什麼嘴


哇靠!!!穿哥輪布隊衣的哩, 開戰了...請了

1. 你一直說的53/39是大盤齒數, 標示錯了

你應該寫39/25或39/23, 前為大盤齒數後為飛輪齒數

不然誰知道你腿力強不強

2. 風櫃嘴最陡(幾%)用39/25 80轉左右是高手, 60轉左右是休閒騎士

不夠力就是不夠力

3. 樓主換CT盤的速度提昇來自:可以因此提高轉速到你的最佳輸出閾, 心肺配合的好

爬坡所耗的能量不管踩什麼大盤什麼齒比都差不多, 差異在於輸出的功率

也就是說你輸出的功率越高, 你就可以在越短時間內吃掉這些位能

跟你平時用標準大盤訓練, 再換回CT盤沒有多大關係

4. 選手練車當然能討論, 有理論有根據

學會了循序漸進也可以把自己練得更好, why not ?

你說得那些低調車手(哥倫布車隊?!)你知不知道他們再練什麼?

他們這樣練有原因的

不然看要真的參加風櫃嘴攻頂比賽, 他們會不會也這樣騎

既然同隊的何不問一下, 長知識, 也才不會被我釘這麼慘

目前風櫃嘴的紀錄還是賴冠華當年創的, 他也沒一路掛大盤攻頂

你問問黃顯熙教練

阿姆斯壯一定要提, 因為他是美帝把運動科學發揮到極致的一個表現

加上車隊運作找到奪標公式, 荼毒環法七年...後遺症不斷

其中一個後遺症就是有更多的跨領域運動科學研究蓬勃發展

UCI取消無線電也是為了消除後遺症

5. 你表達真的不好


請指教
歡迎來Aq's Bike http://aqbike.blogspot.com/
指教不敢啦...

53/39是開板大提的跟我無關...請看標題

咬文嚼字有何意義??....39/25能 80轉最陡處你行的話,請現場示範給我看,

這也表示你至少在24分以內...最陡都80...其他路段不准龜喔

我誠意請教...不過我跟不上,騎機車去.

另外 爬風櫃快不快,有時候也搭配車手體重跟設備,爬不動的我的確是在爬風櫃較沒力..

爬風櫃不快不表示騎車沒力啊--老話一句..還有平路緩坡下坡

但是有誰敢說凱文迪許沒力的????????

我自認風櫃跟復興3路我很辛苦...

謝謝你的批評,不過幸好公路車能去的不止是風櫃嘴.

而且板大開的標題你再看1次2次好不好....如果他現在能用60-80轉上,他幹麻用問練車的方法開標題

而大壞人說的40轉就是提供他練車的一種方式之一(不論有效或是無效)..不論你懂或是不懂

至少大壞人提供他的意見

而我回應我騎40轉是因為我在上述路段的轉數是這樣沒錯而回應

(我說我明白大壞人說什麼)---因為我騎上述2處所時,我體重85...因為轉數不高,剛好讓我體會到.畫圓的更重要性

慢轉的各處肌肉使用搭配+上半身的協調去克服,我猜想大壞人想表達的就是--慢轉時可以好好的運用體會肌肉

出力的控制

-------------------------------------------------
我知道你很強啦...拳怕少壯....重點是你要提出"練車的方法"來啊--回應開板大

你取笑我沒力無助於開板大的標題

我40歲了...騎風櫃當然比你慢很正常...不過你要是不小心比我慢的話...那高傲的就不知道是誰了

不過你要是年紀比我大,又能39t 80轉最陡處上...

我不但虛心請教,再奉上一杯咖啡致意.--->看後飛可以看出程度..這我第一次聽說??

如果要看程度的話....我自認很慢,現在大概27分....前年有在練是23分上風櫃--見笑了

不過那沒意義...我現在不會那樣騎,我自認不是爬山型的...衝完一趟不是很舒服

我寧可用30分騎完..然後沒感覺的不用休息直接下滑萬里繼續騎繼續玩


我是說真的...你約時間我配合你,我真的想看高手如何用39t,80轉騎車最陡處

表達不好有可能....但是有時也有可能是你理解能力不好

http://seaweedroll.pixnet.net/blog
seaweedroll wrote:
指教不敢啦


我40歲了...騎風櫃當然比你慢很正常...不過你要是不小心比我慢的話...那高傲的就不知道是誰了

表達不好有可能....但是有時也有可能是你理解能力不好

恕刪



我強就是強嘴砲啦

嘴砲也怕少壯?!

40rpm不行就不行啦

你看過選手們真的比賽實用40rpm在爬喔

不行不要屈就器材啦, 花點錢換CT盤對自己好................這是講給樓主聽的



基本上11-23, 12-25...26...27...

都OK

看地形用...

29T勉強說OK

有環西那種變態陡長坡當然要用

但是11-28T我就不懂啦

12-25以上的齒落差實在很難騎

結果M01大推...齒比這種東西又不是整碗捧去這麼簡單



凱文迪許他的輸出要到高轉速閾才會出來啊...而且也是無氧高輸出

不然爬坡也不會鳥成這樣

這種人是用天賦拼輸贏的

比起衝刺, 爬坡真是好練多了



我也跟你一樣重過, 爬那種啪數的坡很痛苦

轉速沒有, 速度沒有, 遑論好成績

就算我現在沒傷狀況好, 想證明一次給你看...我還得改車哩

而且我實在沒本錢比你老, 今天才正好過31歲生日

做到了你也不過悻悻, 我累假的

還是要說一下, 火力全開衝一趟很不舒服
歡迎來Aq's Bike http://aqbike.blogspot.com/
要是菁英組比賽還騎到剩40轉
不是遜掉就是真的很陡
比賽是比賽,練車是練車
市民組就用市民組標準,菁英組就用菁英組標準
要是菁英組有人故意上大盤練風櫃嘴,騎40轉當然也不稀奇
練體力也練技巧,要求自己某天只剩40轉也要騎的很穩定,也還算合理吧
騎車效率難道就只剩回轉數可以談嗎
這些人練車如果是用一般條件練,怎麼比人強
我感覺這些事情在論壇卻常常都被混在一起談了
或許是我們這些插花進來回的表達不當,才會讓人誤會吧~

高手都在練車這句話細金A
有時間寫好部落格的單車高手非常少
想要騎好,腳踏實地練車比較重要
變成文字的都是理論
理念不合的理論就當做交流,甚至跳過不要吸收也行不是嗎?

因為大家本來都是來幫忙的,只要有幫助到樓主就好
上面各位懂得都不少,但是牽連到不相干的車隊是不太好捏
別動氣,大家就當做心得交流就好了吧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seaweedroll wrote:
開板大直接標題點名....(恕刪)

f2344773 wrote:


哇靠!!!穿哥輪...(恕刪)


後面幾篇都在大亂鬥,套一句01的話,認真你們都是輸家了啦。

我覺得壞人大只是在告訴版主"如何訓練",如何去找到節奏,而低轉速,低心跳這種作法不失為一個"認識自己騎車的好方式"

以前爬坡,我也是都把轉速拉到70~80RPM,盡量避免降到60RPM以下,所以齒比的選擇都是依RPM下去調整,心跳都在160~170左右。後來開始練肌力時,我將大盤掛到52去練習原本的坡,轉速降到40~45RPM,心跳則控制在70% MAXHR左右,這一開始是要去做嘗試,找到一個齒比是能符合低轉速、低心跳的。

我發現以前就是雖然RPM高,但就是猛踩,踩踏也不確實。在低RPM 與BPM下,我可以在"意識清醒"去修正我的踩踏,讓踩踏每一段都出力平均,而不是陡坡用四頭肌硬踩,小腿肌、腳背等部分的肌肉都會感受他在施力。此外,我也可以在這樣的狀況下去感覺我的雙手是否開掉,肩膀是否高聳硬掉。

過一陣子後試著以高RPM下去踩,心跳雖然飆高,但我發覺自己的踩踏進步了,肌力也增加了,上半身也較不僵硬,也許有人會說那是肌力變強,但我覺得是之前的訓練,讓身體產生一種律動的協調感,即使後來心跳飆高那種感覺還是存在。

所以我才會說騎車爬坡是由"慢變快然後再變慢",但後面的慢跟前面的慢是不同的,一個是你死命爬爬到心跳破錶、雙腿無力的慢;另一個則是自己控制的慢,慢下來修正己,傾聽自己身的身體的聲音。
一個是外在環境控制你的節奏,一個則是自己在控制自己的節奏。

個人經驗分享,不再回文亂鬥了啦。
http://tw.myblog.yahoo.com/jordanaj23/
哇 這樣也可以戰 還直接點名了
好家在我只是鄉下低調的車手

其實重點就在肌力 + 轉速
腿吃不到力又要轉速高當然心肺負擔就大

用CT盤 或是標準盤要的也不過就是跟腿力求個妥協嗎

是腿力 是腿力啊!

高齒比低轉速也是一種訓練
而且一定要做

Fuji Asia就經常玩這個
全程掛大盤,飛輪只小於17
配速 還加騎間歇

玩得過就不必扯這些了
raphaie wrote:
哇 這樣也可以戰 ...(恕刪)



你最後兩句就把重點都說完了啊...

能住鄉下真好
歡迎來Aq's Bike http://aqbike.blogspot.com/
40轉不是不可能啊 . . .

肌力訓練的時候就是掛52的大盤爬6%以上的坡,練的不是爬山,是肌力跟慢速畫圓。

這才有富士亞洲隊網誌理面,那篇"大盤大盤我恨你"的文章出來,因為那種練習真的會爆缸。

不過練完以後,會感覺內轉肌群整個強化起來,那種感覺真的很好(胯下超有力


而且這種超低回轉速,讓你可以清楚的意識到由臀大肌開始的一連串肌力轉換,我覺得效果很好喔!


註:

只練高迴轉,爬坡是不會進步的。

高迴轉是"用來"爬坡,不是用來"練"爬坡,很多人就是高迴轉高迴轉,一路80踩踩踩,沒在練肌力。

平常都練6-8%的坡都OK很順,遇到13%的就開始拖死狗了...

我倒是認識幾個人...是騎公路車爬林道,當作私房練車路線的。
www.cycliving.com
Lanxlot5475 wrote:
40轉不是不可能啊 ...(恕刪)


你說得很好

但是這種訓練實行的時候千萬要小心
歡迎來Aq's Bike http://aqbike.blogspot.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