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conyin wrote:
換成一個新手的角度,在還沒有養成騎乘習慣之前,如果要買一部車的話,是否應該就先以科學數據為依據,先購買適合身材的標準尺寸車架,然後學著適應這樣的車架呢?
一般來說,是先買一部差不多的大小 (無論是自己判斷、網友建議都好),
然後你會去調整車子 (車就人),而你也會去自我訓練姿勢和肌肉,夾帶著些許的妥協 (人就車)
第一部車的騎乘歲月,就是人和車的拉鋸和互相磨合
這真的很折磨人,但卻也是騎公路車有意思的地方之一
Stallings wrote:
一般來說,是先買一部...(恕刪)


騎一陣子,自己做功課也好,高人指點也好,慢慢就會去想如果我頭管長點、立管斜點、上管長點是不是就合適了?
然後下一台車會更符合自己需求。

通常是這樣啦.............如果自己知識累積夠豐富的話。如果只是人云亦云,那就........

好像跑題了,F大談的是車架角度,現在跑到fitting去了
最後都是會跑題的啦!!!
車架的設計幾何跟fitting息息相關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falconyin wrote:
我想請教版主的問題也像樓上這位前輩所提到的,只是換成一個新手的角度,在還沒有養成騎乘習慣之前,如果要買一部車的話,是否應該就先以科學數據為依據,先購買適合身材的標準尺寸車架,然後學著適應這樣的車架呢?


新手當然是建議照公式買車,公式是一個範圍,比較不會出槌。

至於合了公式後該買什麼車? ?

要買喜歡的車!

不懂他的調性就直接看圖裝,塗裝漂亮就買吧,因為沒練過之前你不會知道你"想要"或"適合"怎樣的車架。

等騎到變成老手,"買車",那還是買"喜歡的車"。
www.cycliving.com
coopers0201 wrote:
最後都是會跑題的啦!...(恕刪)


我覺得車架角度是設計者想傳達的訊息,還是有所不同啦
Stallings wrote:
一般來說,是先買一部...(恕刪)


感謝大大的回覆。
其實我也是想一般來說都應該是這樣的一個過程,但是一方面因為年紀大了,怕發現不合適的時候對身體已經造成無可挽回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北京目前還沒有找到「值得信任的專業店家」,所以可能最後只能單純的依靠自己的感覺吧。
所以基於以上的思考,才不希望問題出在起跑點,呵呵。

不過實話說,看到台灣的單車環境,實在是享受啊,雖然還有很多改進空間(當然永遠會有的)但比起人在異鄉的遊子,還是幸福很多的哈。(所以特別感謝01的伙伴能用各種各樣有用的資訊滿足我們的空虛啦)
------------------------------------------------------- 蘋果拉到北京還是蘋果啦!
Lanxlot5475 wrote:
新手當然是建議照公式...(恕刪)


嗯嗯,完全同意。
個人目前屬於絕對的視覺系............(嗯,是說我看車,別人看「我+車」就.......拍謝啦!)
------------------------------------------------------- 蘋果拉到北京還是蘋果啦!
感謝大大的分享~~~
受益良多~~~
falconyin wrote:
感謝大大的回覆。其實...(恕刪)

插個話!
因大陸對單車運動起步較晚,許多相關訊習席息;往往皆由香港方面傳入或更新.
較建議回台灣或至香港再量測.
數據畢竟還是數據;亞洲人種骨架本來就與歐係略有不同.
車架一般來說僅能您牽就它,利用零件組去調整.
當然,一般騎士大多是騎爽度.也以外觀配色為優先考量,再依個人財力展現經濟實力.
所以,蓋略依數據量測去選擇尺寸即可.每個人騎感皆不同.
大陸單車要丟很快,建議不要買太好.可運動即可.
...........................................................................路過,話太多
f2344773 wrote:
千萬不要聽信謠言選小車架裝長龍頭,這兩者是無法補償的。


我想請問一下
龍頭多長算長龍頭??

如果一個人騎很久也嘗試換裝很多龍頭後,發現12公分的龍頭最適合
那是代表其實他的車架太小了嗎??

如果以80mm~90mm的龍頭算標準
那120mm~130mm的龍頭是要賣給誰的??

是不是軀幹短但是手長的人,才需要合適的車架size+長龍頭??
劉備是不是就要騎s車架配很長的龍頭??
因為他軀幹不長,但是手很長??

我騎VENZO 2017,還好沒被人說過它是山寨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