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負載的乳酸堆積和心跳數超過LT的乳酸堆積差在哪?

Lanxlot5475 wrote:

功率計(目前大多)的本質就是應變規 + 轉速感應,所以你所說的"力量"跟"速度"就是 Power,缺任何一項腳踏車都不會前進。


應變規量測到的就是曲柄所受的力矩,除上區柄長度就可獲得踏板端的受力;我知道power可以拿來參考,但我想問的是說決定乳酸堆積,正確來說是不是以肌肉受力為界定

Lanxlot5475 wrote:
至於你的問題一,姆大說過了,肌肉運動隨時都在產生乳酸,所謂的乳酸閥只是"濃度"的差異而已。

當代謝的速度小於生成的速度的那個那個"負載",在重訓時簡單說就是 "重量" ,我們就可以稱為乳酸閥,而這的確跟心跳是毫無關係的。


呃,這個我在前幾篇就說過我知道了,當"乳酸堆積的速度>代謝速度的決定點叫作乳酸閥",一般書上都是以POWER來界定,那我碰到的結果跟實際上發生衝突,我認為應該以受力去界定;你第二段話的的意思是認同我觀點的意思囉?
Lanxlot5475 wrote:
第二個問題,有很多解答:


不好意思耶,你還是沒有回答問題,你只有講出結果而已

我想知道的是如何用書上"不同POWER燃燒不同原料"的理論去解釋這個現象

例如說:"肌肉纖維在不同施力大小的情況有燃燒不同原料的傾向,施力越大會讓肌肉偏向燃燒產物為乳酸的原料,所以說為了讓肌肉不易堆積乳酸(意思是堆積速度>代謝),必須控制施力在某值之下,以提高動作速度來提升功率"如此這樣

上面這個是我想到的一個可以解釋這個現象的理由,我不確定是對的。
Lanxlot5475 wrote:
以上都跟那些燃燒什麼能量毫無關係

呃,我記得理論上是說有氧運動燒糖燒脂肪產物好像是水和二氧化碳,燒其他某些東西廢物才是乳酸,只是這些運作同時進行的,只是不同的運動狀況(書中是以power為界定),他們燃燒的比例會不同。
Lanxlot5475 wrote:
最後是,對於"騎單車這件事",你的問題我實在看不出來你到底想解決什麼?或是純粹心靈上的討論?


我問問題的理由?是感覺書中的理論和現實中有衝突,以單純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來發問,如果你不知道或者說認為很無聊,可以忽略阿^^,如你認為這種問題不適合出現在單車版,可以推薦一些專門運動生理學的板,我改地方問好了


自爆仔 wrote:
應變規量測到的就是曲...(恕刪)


無關乎我認不認同你的觀點,你現在所問的東西沒有"觀點"的問題,都已經是被證實的東西。

要討論"觀點"的東西應該是比較接近"謎"的東西比較有觀點上的討論空間,例如疲勞、Central governor、Positive/Negative Split 對不同時期訓練所造成的影響....



自爆仔 wrote:
我想知道的是如何用書上"不同POWER燃燒不同原料"的理論去解釋這個現象

例如說:"肌肉纖維在不同施力大小的情況有燃燒不同原料的傾向,施力越大會讓肌肉偏向燃燒產物為乳酸的原料,所以說為了讓肌肉不易堆積乳酸(意思是堆積速度>代謝),必須控制施力在某值之下,以提高動作速度來提升功率"如此這樣

上面這個是我想到的一個可以解釋這個現象的理由,我不確定是對的。




好,就你這個問題,作一個答覆:

我們現在手上有三個變數: 功率 / 轉速(也就是你說的動作速度) / 乳酸

命題則是:

為了讓肌肉不易堆積乳酸(意思是堆積速度>代謝),必須控制施力在某值之下,以提高動作速度來提升功率"

答案是:

在有氧區間內,這是對的,也就是我們說的"用心肺換Power"、"爆心肺不爆肌肉"。

在單車是轉速,在跑步是步頻。


但進入無氧(超出最大攝氧量強度 VO2MAX)以後,這就不對。


第一個限制是:

胺基酸代謝最多只能持續三分鐘,

所以就算你可以用提高轉速來催出大功率,但如果功率值已經超過 VO2MAX,那你最多就是撐3分鐘。


第二個限制是:

肌肉會隨著乳酸濃度的提升,在這三分鐘之內越來越難以相同的力量收縮,這部份不單只是跟乳酸有關,也跟Central governor 、 Negative Split 也有關係,我認為真正有"觀點"可以被討論的,是在無氧的區間。

所以我們用 Power 來界定,當一個運動員用它能負擔的最高轉速轉到"無氧"的強度時,這三分鐘之內他已經不可能在製造出更大的 Power,也就這時候他的轉速 / 肌肉的受力都已經達到極限了,因此根本不可能再擠出更大的 Power 了,也因此 Power 用作無氧運動的判定,有其準確度存在。

但我不可至否的是,這需要相當的訓練才有辦法做到。


正如你一開始就提到"重訓",而我給你的答案就跟"無氧"有關,關聯在此,也因為你提到重訓,所以我認為你想討論的是"無氧區間下的肌肉運動"。


而我也不斷的跟你強調你看的書上有"立場"的設定,或許文章上描述的單車是 "有氧運動" ,那麼你的想法是對的,但進入"無氧運動之後"就變成另外一件事,偏偏自行車有的是無氧運動(場地賽)。




其實前面早就有很多答案了,可能不是你要的格式,所以你覺得沒有被回答到吧?

想進一步了解肌肉的運作,請看這裡:

http://www.indoorclimbing.com/muscles.html



至於你覺得我會花這麼大篇幅回覆一篇"無聊"的問題的話 . . . .那我只能說你誤會可真大。

你要的是答案,我要的是可討論的新觀點,如果這解答你滿意,當然就可以不再討論。
www.cycliving.com
姆,之前猜想自爆兄大概有讀書,不過大概沒想清楚,所以又把基本說了一遍 XD。不過我想我開始瞭解自爆兄想說的是什麼了。雖然是錯的,但其實是個有趣的觀點,一起回吧。

前提:
- 運動(施力)產生乳酸。
- 乳酸累積而是生成與移除的速率的問題。

承上,你應該是被「速率或功率對乳酸(總量)作圖」誤導了。而你認為基於「你發現的結果是,F比較大的那種推動方法通常乳酸堆積就是比較嚴重」,而該改用「施力對乳酸(總量)作圖才對」的錯誤原因有好幾個:

首先,舉個例子讓你想一想:拿個你可以做 1 rep 的啞鈴半舉空中維持不動,也就是 F 不為零, V 為零。

- 功率為 0?
- 那為什麼會累?
- 有消耗能量嗎?若有,誰有在做功還是沒有做功?
- 心跳快跟心跳慢,影響你累的程度? PS: 你可以先看 A 片再舉(啞鈴)
- 換重量只有一半的啞鈴,累的會比較慢?(考慮心跳快和心跳慢的情形)

其二,常見對乳酸累積,解釋 LT/AT 的作圖:
- 為何乳酸是用總量(Y 軸,速率功率或心率為 X 軸)?
- 如果 X 軸為功率,Y 軸為乳酸累積速率,作出的圖長什麼樣子?(提示,這兩個量都包含時間,且若此圖有固定關係,你就可以導出 F 跟乳酸累積的關係(固定 V))

我想你是念工科的,應該可以找到你的觀點中缺了什麼部分(提示:跟身體有關),才導致你對這個問題的誤解。一般多見到使用功率來界定 LT 的觀點,是因為 1. 人力機械要前進才有搞頭 2. 這是可以量的。而使用心率或速率來界定,必須要做另外的假設。 但是乳酸的產生或堆積,並不一定需要功率才能說明。

又:LT 就是 AT。


f2344773 wrote:
看大家這樣討論,我很好奇,你們有誰玩LT,VO2MAX 測試時同時測心跳測功率也同時測血中乳酸

醫院和 sport clinic 就有得作,以前功率計還沒普遍的時候,大家都會互推屁股說好半年去要去做一次(因為很傷,約 100-150 歐,還不如用碼表)。coggan 之後,功率可以天天檢當水檢,對一般人來說,想檢定進步實在沒有必要去一邊騎一邊被扎(而且很多還是 interval 對 lactate 作圖,間歇之間喘的跟狗一樣還被耳朵挨一下,其實很想讓人去騎機車)。

f2344773 wrote:
算一算輸出效率大概18.8%

以前關於你認為 garmin firstbeat 估計熱量大有問題,我 01 有回文算一次給你看過(你自己找找好了)。這數字很正常,但是那是上路效率,不是真正(化學轉機械)轉換效率(最佳約在 25-30%,飛輪車上約 20%)。除非你亂設,否則這個新的的熱量值估計方法並不差,不過重點是吉大說的話。

孤狗 firstbeat 找一下論文,可以找到計算法,頗值得一讀。找不到再 PM 我

X 的我又太認真寫起狗屁來了
01 沒人愛騎車聊天室 http://rollingpotatoes.chatx2.whocares.jp/
jobinobi wrote:
你應該是被「速率或功率對乳酸(總量)作圖」誤導了。而你認為基於「你發現的結果是,F比較大的那種推動方法通常乳酸堆積就是比較嚴重」,而該改用「施力對乳酸(總量)作圖才對」的錯誤原因有好幾個:)

是的!!這就是我的問題!
jobinobi wrote:
功率為 0?
- 那為什麼會累?
- 有消耗能量嗎?若有,誰有在做功還是沒有做功?
- 心跳快跟心跳慢,影響你累的程度? PS: 你可以先看 A 片再舉(啞鈴)
- 換重量只有一半的啞鈴,累的會比較慢?(考慮心跳快和心跳慢的情形)

我以我知道的來回答,有錯指正囉:

1.對於啞鈴重力作功功率為0,但對於肌肉來說功率不為0,因為肌肉產生力是要消耗能源的;
其實不只肌肉,只要可以運轉的機械都有這種特性。
2.會累,因為肌肉產生力需要消耗能源,而且會產生讓肌肉感受疲勞的廢物
3.心跳快比較不會累,因為心跳快可以讓血液中含氧量增高,讓肌肉增加燃燒產物為水與二氧化碳的原料的比例,及減少燃燒產物為乳酸原料
4.會比較慢,因為肌肉要產生較小力時的功率量較小。

jobinobi wrote:
其二,常見對乳酸累積,解釋 LT/AT 的作圖:
- 為何乳酸是用總量(Y 軸,速率功率或心率為 X 軸)?
- 如果 X 軸為功率,Y 軸為乳酸累積速率,作出的圖長什麼樣子?(提示,這兩個量都包含時間,且若此圖有固定關係,你就可以導出 F 跟乳酸累積的關係(固定 V))

第一個看不太懂你的意思,X軸是速率(V)還功率(P)還是心率?

如果是乳酸為Y軸功率為X軸的意思的話

一定是功率超過當功率超過氧氣能供給的極限時會快速累積;至於說氧氣供應極限內,則是一個斜率趨近固定的直線,以在氧氣供應極線內為前提,我隨取個值好了,L(乳酸堆積速度)=5P(POWER)

第二個您的意思應該是說將L及P對速度做微分吧?

V既然是為定值的話,那微分後圖還是長的一樣,只是變dL/dv(乳酸堆積速度除上運轉速度)=5F(Force)

jobinobi wrote:
應該可以找到你的觀點中缺了什麼部分

我想你應該是想表達說,"其實F越大本身為了維持這個力量,本身功率就越大,所以乳酸堆積就越嚴重",對吧? 我給這個理論先用"理論A"代替。

可是這樣我認為還是沒有解決問題,因為實際上的結果是,假設功率200W好了,且確定喘氣的程度都沒有高過VO2Max
我用:

第一種"100牛頓的力量,以秒速2/s的切線速度推動踏板"

第二種"50牛頓的力量,秒速4/s的切線速度推動踏板"

第一種情況乳酸堆積比較嚴重,OK,這個符合理論A

但另一邊就奇怪了,為何心率反而是第一種比較低,既然需要更大POWER,心率應該要更高以提供更大的氧氣量不是?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提出"受力不同,會影響不同原料燃燒比例"的解釋,如果這是錯的,要如何解釋這種情況呢

Lanxlot5475 wrote:
無關乎我認不認同你的觀點,你現在所問的東西沒有"觀點"的問題,都已經是被證實的東西

因為我認為你是懂目前運動理論的人,說你認同我的觀點的意思,就是我的論點是符合理論的意思

不過現在你的答覆,和jobinobi大好像衝突了?






本討論串中, 其實我都看的懂姆大和L大要表達的意思耶,
我覺得自爆兄會不會有點鑽牛角尖了?

自爆仔 wrote:

如果是乳酸為Y軸功率為X軸的意思的話

一定是功率超過當功率超過氧氣能供給的極限時會快速累積;至於說氧氣供應極限內,則是一個斜率趨近固定的直線,以在氧氣供應極線內為前提,我隨取個值好了,L(乳酸堆積速度)=5P(POWER)

第二個您的意思應該是說將L及P對速度做微分吧?

V既然是為定值的話,那微分後圖還是長的一樣,只是變dL/dv(乳酸堆積速度除上運轉速度)=5F(Force)



依照你的發言, 我想你大概企圖是想把複雜的生理反應, 用簡單的機械作功的公式
推導出來吧? 我想不是不行, 但你考慮的參數太少了..

Joe Friel 還有Allen &Coggan的書裡, 都有提到拿到功率計, 第一件事
就是建立自已的power profile, 還有FTP,
有實際作過的人都知道, 那條曲線不是直的... 所以, 功率vs乳酸, 斜率為固定的直線,
這句話就有很大的問題.. 因為, 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

肌肉的疲勞程度, 動肌/慢肌的比例, 肌肉內醣類的存量及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能量的速率
等等都會影響到乳酸的生成速率, 甚至踩踏的頻率也會影響乳酸移除的速率

想到就好累耶, 這真的要玩的話, 可以畫一個好複雜的box model耶,
不然, 就是得把所有的條件, 都精確定義下來...

自爆仔 wrote:
可是這樣我認為還是沒有解決問題,因為實際上的結果是,假設功率200W好了,且確定喘氣的程度都沒有高過VO2Max
我用:

第一種"100牛頓的力量,以秒速2/s的切線速度推動踏板"

第二種"50牛頓的力量,秒速4/s的切線速度推動踏板"

第一種情況乳酸堆積比較嚴重,OK,這個符合理論A

但另一邊就奇怪了,為何心率反而是第一種比較低,既然需要更大POWER,心率應該要更高以提供更大的氧氣量不是?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提出"受力不同,會影響不同原料燃燒比例"的解釋,如果這是錯的,要如何解釋這種情況呢,有點想不透...


你這個問題最好是定義, 不要超過LT會更好一點
同樣的w數, 不同的切線速度, 講白一點, 就是不同的迴轉數, 同樣的爬坡速度
這樣子說好了, 不同的迴轉速, 在wko+ 裡面建出來的mean maximal power curve
也一定不同, 簡單的來說, 雖然輪出功率相同, 但是迴轉速不同, 耐久度也不同

以我自已為例, 最持久的迴轉速是85rpm
同樣的輸出功率, 85rpm, 我覺得ok
提升至100rpm, 我會比較喘, 因為迴轉速超過自已的甜密點,
(就算loading=0, 過高的迴轉速, 也是會累的, 什麼? 難道抬大腿不用作功啊)
如果降至50rpm, 也是最初的1hr, 我覺得很舒服, 比較不喘
但是超過一小時, 大腿裡的快肌都掛了, 那就爆了....到時想催心率都催不上來

以汽車為例,
同樣的車速, 就代表同樣功率對吧
如果是1檔催7000轉, 和4檔催3000轉, (不是很了解實際gear ratio, 只是舉例)
同樣都是50km/h的速度平路前進, 功率一樣沒錯厚

但是.. 耗油量絕對不同吧, 這涉及到引擎設計, 輪出效率, 傳動的效率等等...
光是要討論汽車的"效率"就很複雜了, 人的生理狀況, 不是更複雜嗎???

歹勢, 我覺得我沒回答到什麼, 因為太複雜了..

自爆仔 wrote:
不過現在你的答覆,和jobinobi大好像衝突了?



.... 沒有任何衝突 ...

你的確是用很機械的角度在看,我則是提出很多生物層面的東西。

生物力學 跟 生物化學,兩樣東西要加起來才能用來理解運動時所發生的事。
www.cycliving.com
Lanxlot5475 wrote:
.... 沒有任何衝...(恕刪)
咦,L大沒去跑花東啊

Stallings wrote:
咦,L大沒去跑花東啊...(恕刪)


哈,你是第 N 個問我這問題的人~

嗯啊,因為種種因素,今年沒比花東 ^_^。
www.cycliving.com
hhutwater wrote:
其實我都看的懂姆大和L大要表達的意思耶,
我覺得自爆兄會不會有點鑽牛角尖了?

呃,兩位車友要表達的意思我當然懂,但我真的認為沒回答到我的問題而已,不過要怪我初始沒把問題寫清楚,我的問題在第三頁第二樓有清楚敘述。

hhutwater wrote:
企圖是想把複雜的生理反應, 用簡單的機械作功的公式
有實際作過的人都知道, 那條曲線不是直的... 所以, 功率vs乳酸, 斜率為固定的直線,)


呃,你可以看清楚些,我沒有企圖,我是在答題,我當然知道事實的線不是直的,但為了回答問題,我"取"在最大攝氧量內,乳酸升成速率會隨著POWER增大而逐漸增大,所以我取它為趨近一個直線;既然不可能準也沒固定的答案,就直接以一個簡單的式子來表達兩變數間的趨勢就好,這是很理所當然的不是?不然給一個既不正確又繁雜的多項式嗎,哪有意義呀?


hhutwater wrote:
你這個問題最好是定義, 不要超過LT會更好一點


呃,你可以看清楚一點,我有取"沒有超過VO2MAX",因為我認為堆積速率應該是以這為基點,而不是以LT

我認為堆積速率急遽上升應該是以這為界定點才對,LT只是說堆積速率>代謝速率而已;超過以氧氣產生能量的極限之後的地方後,只能使用產物為乳酸的原料,所以乳酸產生速度會大幅增加。

當然這只是我的回答,不一定是對的。
hhutwater wrote:
以汽車為例,

引擎油耗、轉速及功率輸出之間關係,資料網路上就一大堆了,去搜尋"引擎 轉速 功率 原理"這些關鍵字就找的到;人有時候只知道結果,去了解一下原理會比較好。


Lanxlot5475 wrote:
. 沒有任何衝突 ...
你的確是用很機械的角度在看


因為jobinobi說以出力來界定乳酸堆積速率是錯的,而你在前一篇則說在最大攝氧量內是對的,衝突點在這。

我問題中的變數,其實就只有”力、速度及乳酸堆積速率”,我想要知道的是這三個變數之間互相影響的趨勢,及是否影響原料之使用、差異在哪裡? 如果談到這些變數就太機械,那也說不過去吧?否則要如何去分析問題?

我知道你想表達肌肉的變數很多,但我要的只是這三個變數之間互相影響的正確趨勢,及以書上說不同燃料及產物的理論來解釋(我還想知道為何相同POWER,V低反而會較不喘的原因,為何不是更喘?)


而您前段回答
Lanxlot5475 wrote:
為了讓肌肉不易堆積乳酸(意思是堆積速度>代謝),必須控制施力在某值之下,以提高動作速度來提升功率"

答案是:
在有氧區間內,這是對的"

這邊只刮了我提出解釋的後段,前段”施力越大會讓肌肉偏向燃燒產物為乳酸的原料"這段不包含在其中,這部分是對還錯呢

另外,你說"前幾頁其實就有回答到了,只是格式不是我要的..."這點我不能認同,以我的問題來說,前幾頁的回答真的是沒有回答到問題,很多只是書上資訊。而你最新的回答也還不夠明確,不夠明確點如上段所敘;

可以的話我想要的明確回答是以第三頁第二樓的題目為標準

如果真要快速且明確的表示答案,格式如下:

第一題的回答為"對,但是....例外狀況"或"錯,實際原因"
第二題的回答就為單純敘述。
如果說是沒有相關資料的話就說無解。

感謝回答的車友^^
(ps:可以不要在討論串中說些和主題無關的事情嗎,你們應該有MSN或FB吧?)

自爆仔 wrote:
這邊只刮了我提出解釋的後段,前段”施力越大會讓肌肉偏向燃燒產物為乳酸的原料"這段不包含在其中,這部分是對還錯呢


你有仔細看我貼的那篇文章嗎? How Muscle Work。

那裏面就講得很清楚了。

肌肉有三種產生 ATP 的方式,在不同的需求下用不同的方式產生。

如果你"只談肌肉的收縮",那你這句是對的。




不過,人騎不騎腳踏車都是這樣,兔子老鼠也都是這樣。

...可以告訴我認清了這個原理之後,你打算怎樣用在自行車的騎乘上嗎?

(這才是我最想知道的問題,如果你只是想要聊肌肉的運作而跟單車無關,那去讀生物化學、力學,把克氏循環、酵素等等的讀一遍就好....)
www.cycliving.com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