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新輪組結果]陡坡爬不上去? 該如何解?

回到訓練的角度
緯兄提的是正招
上樓提減重也是正招
進階一點,其實應該是練緩坡
每個人的運動史差異大,很難套招使用
我倒喜歡低心率練法,我的心肺算不錯
跨界的話,多爬樓梯
Ps: 千萬不要相信胖子也很會爬山這種話,會被我海放。
討論區是用鍵盤爬坡的人很有經驗
實際上用車爬坡時是不是一樣就很難說了.

sai1268 wrote:
大家爬坡都蠻有經驗的(恕刪)
jsa346 wrote:
騎單車傷到膝蓋的,多半是姿勢錯誤:踩踏下去整隻腿應該盡量打直

是打直嗎? 我認為比較安全的姿勢是: 大小腿呈90%的時後施全力, 才不會受傷.
腿打直直的硬踩, 對我來說膝蓋反而會痛.
自行車活動我認為卡鞋是必要的, 另一腳相反的施力可以減輕膝蓋的壓力.
沒有重踩, 只有重轉.
只是調整是門大學問, 我左右關節不對稱調到滿意花了10年的時間.
練習
sai1268 wrote:
大家爬坡都蠻有經驗的(恕刪)


有預算就換吧

原廠輪換過以後會像發現新世界

之前爬的坡會發現變快了

齒比也可以重 一兩個檔位

約莫幾周後這種輕快感會消失

除非中間一直有交換使用

所以騎車的本質還是要多騎多練

不追求速度和自我挑戰 多騎多郊遊 也是很歡樂的

裝備是輔助 錢花越多回饋%數感覺也是越低

但心靈爽度 無價

CP 首推1380

再來小索TR22

比較長時間用EAGLE S38

最近有機會用了兩週跑零

體重不輕或常騎山路

預算很一萬出頭1380首選

我個人是推TR22 

買到跑0的價錢的話 

個人是覺得 EAGLE S38比較好騎

鋁框還是沒辦法跟碳框比

或許有耳聞車架一級鋁 二級碳之類的

這個東西在輪組不存在...

除非你買到黑心碳

只是最近頻繁的更換輪組換剎車靴 鋁框碳框

調整間距

我覺得還是鋁框省得麻煩...

有兩台以上的車 或者 碟煞車

就不用被頻繁換剎車靴的困擾了XD
就練太少罷了,再換也不會變強,拜託28T我都很少用到,除非爬復興三那種平均10%的才會一直用28T
都34/34了
個人建議您還是找團跟
每周被霸凌就會進步了

想當年NS武嶺第二屆傻傻不懂
我用50/34大盤 11-25飛輪去騎....
最後即便大塞車
昆陽武嶺那段全程只能牽車
還是用6h30完賽
PS:當時高雄燕巢中寮山每週爬了半年
wikiwikiwildwildwest wrote:
除了變速系統之外,也(恕刪)

EAGLE登山車飛輪只能配1X大盤,理論上來說要對應登山車系統大盤,大盤是正負齒規格
SRAM公路車1X系統大盤也是正負齒規格,所以理論上來說可以相容吧??
前50後50這種齒比搭配沒意義吧??畢竟大飛輪就是要獲得更輕齒比,前面應該要更小才對
掛power就著啊啦! 而且落斜頭前双輪擱免驚擋袂牢哩喔!
jimmyfang77 wrote:
就練太少罷了,再換也(恕刪)

11%啦,我記得那張一堆坡度的表還是你傳給我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