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入門彎把公路車,為何【不推薦】買TCR/競速型車種?

tcr缺點講具體一點應該是人的問題

tcr propel好不好騎 當然好!又輕又快 短軸距又靈敏!

無概念的入坑者自然無法抗拒誘惑

但就是成也輕快 敗也輕快

為何輕快是缺點? 因為輕快 新手騎車不自覺會用重檔踩 因為很有彈射感

短軸距抽車感覺很棒 很鼓勵有事沒事起來抽兩下

不會用迴轉來帶速度 距離一拉長腿就爆了

腿爆了就代償屁股跟手腕 結果也是連環爆 體能就崩盤了

tcr輕快 是鼓勵車手攻擊衝刺的車款

revolt笨重 鼓勵用迴轉帶速度 重踩只是自討苦吃


結論是:很輕(很貴)的車/輪組 對新手來說並不適合 並不侷限tcr

迴轉不順 輪組帶不出慣性 只能靠重檔位撐

這樣只會越走越偏 膝蓋痛肌肉僵硬 並不是好事

但不能否認 tcr對亞洲人身型 會比較好設定

對身高較矮的也是很好的解決方案
phae4jaz
車輕車重都可以帶迴轉速,問題是在這之前先入為主的觀念「用重齒比+腿力帶速度比較有效率」車輕是一個陷阱,相對而言,騎士如果腿力本身就比較大也是一個陷阱,但會有這些陷阱,根源還是在於人本身的觀念問題
拉拉補給讚
就跟先入為主覺得TCR輕、快一樣。配件低階便宜的TCR也會很重,速度要快車輕的因素真的不大(例如最重12kg跟最輕6kg同輪組輪胎公路車,上坡/下坡/平路同長度,平均時速能差超過2km就很了不起了)
不是要護航TCR,但台灣多山及丘陵地形,除了河濱曬車,騎到後來總是要爬坡一下的。

當然均坡5%左右,只要練一下大都可以駕馭。

但不對的齒比跟過重的重量,如果遇到大魔王20%的坡,真的騎到會懷疑人生(可以一直抽抽樂的練武奇才除外)。

個人認為:如果綜觀以爬坡型成車的品牌、KOM齒比、還有重量以及CP值來看,新手挑TCR似乎是不錯的選擇。

但我要說一線廠&旗艦車款沒全內線還是滿扣分的。
拉拉補給讚
你帶兩瓶水跟沒帶水,扛車、起步加速、爬坡多少會有感,結果碼表一拿出來看均速:咦?怎麼有帶水的比較快?喔原來是早餐有吃飽,那沒事了[XD]
拉拉補給讚
剛剛查了一下,同為M號的TCR AD2跟REVOLT AD2,原車大概差了1.1kg(8.3/9.4),如果再把兩車的輪組/輪胎都換成一樣的話差距就又更小了[小孩子才做選擇]
好文章

1. 上坡我覺得風阻有影響,順風上跟逆風上速度會差很多。最怕是沒有風....爆汗....

2. TCR騎起來真的沒有特別快(我有兩台),新手買TCR沒有不好,我4x歲買的,現在也5x了....

我建議新手想進步騎快要裝功率計才會知道自己在騎什麼,裝了功率計兩週後均速明顯往上,也比較不會騎到爆掉讓自己身體受傷。

至於+胎寬=+胎重

下坡可能寬胎很有利
平路可能不停一直騎會很舒服,但是走走停停的話就有差了...
上坡的話...可能就比較累了

因為騎車不會一直下坡,所以我還是選25C

另外如果高的框+寬(高)胎 +強側風....
可能比較容易騎到冒冷汗...搞到很緊張在騎...
拉拉補給讚
我忘記爬坡不計算風阻是從哪裡得知的,以下是我個人的不負責任猜測:1. 爬山裡的山風比較沒有一定的風向(平路比較有固定的風向,但平路逆風也比順風累很多…) 2. 爬坡時對抗地心引力>風阻的影響。
拉拉補給讚
3. 新手買TCR本身是沒有不好,最怕因為「我騎著大家都說是最輕最快的TCR,那我不應該比別人慢。」然後用不合適的騎姿硬是提高強度的去追他人,導致傷痛最後退坑。跟團沒告訴你的事:技術>車重
我岔話題閒聊一下自身對輕快車種的感想

我最輕的c夾車 空車6.5kg 屬於戰鬥車種(軸距97cm)

一開始有心練車 就是騎這台6.5kg 搭50mm碳輪管胎

一句話: 車輕就是爽 同一段路30km均速從22上升到26-27

然後....就卡在26-27了 我問網友朋友均速都30+

林北練車都瘦了好幾公斤 怎麼還卡在26-27kmh

某天半夜 大腿突然抽筋(還好是小抽) 才知道自己的腿練得很壯

因發現均速卡關 更是賣力想要衝刺 結果大小腿長出肌肉 而且太僵硬

慢慢去了解原因 就是踩太重 剛出發有力 後半段就虛了

但....養成的習慣 哪那麼好改 嘴巴知道要拉回轉 但也半吊子


接著....疫情就爆發了 就很少練車了

腿上一丸丸肌肉慢慢消掉打回原形(腿看起來比較修長了)

知道之前重踩一點好處也沒有 要改回轉練車

座艙也改成山女魚設定 飛輪自改 大盤都改超壓縮 一開始其實很痛苦 這就不說了

現在同一段路 以前很拼也只有28kmh 現在輕鬆騎也有27-28kmh 努力一點可以31kmh

目前車重是8kg 而且練習量比以前少多了


現在我在路上遇到體格精實的重踩騎士 從我身邊呼嘯而過

如果是平地 我會試著跟看看(維持禮貌距離)

普遍都是小腿兩丸肌肉 三不五時起來抽兩下 紅燈重檔起步

重點是 大部分速度不算快 應該說是忽快忽慢 有一種戲劇張力

我體格比他們差 不爬坡還算跟得上

反而遇到高迴轉高手 緩緩的超我車 緩緩的拉大距離

想拉近也沒辦法 幾分鐘就消失在我的視野了

這種緩慢平淡的幹掉對手 真的殺人又誅心

(這種高轉高手 我遇到女生還滿多的)
jcchiou
deleted
isohera
我紅燈必停,綠燈減速過
新手或只買一台車的蠻推礫石車的
輪胎可寬可窄
幾何也算輕鬆
長途也不成問題
應用性不錯
不過速度和顏值差一點


站不建議您 wrote:
新手或只買一台車的蠻推礫石車的
輪胎可寬可窄
幾何也算輕鬆
長途也不成問題
應用性不錯
不過速度和顏值差一點


礫石車的速度可以參考可利呼的Cannondale StopStone 4 鋁合金礫石車開箱文:


影片中有用功率計來測量他騎該原廠車+原廠37C礫石胎在不同瓦數下的時速。


把原車StopStone 4的巧克力胎換成同寬度(38C)光頭胎的速度又更快了!↓↓↓


如果再換成28C↓的窄胎,除了速度會更快以外,連重量也會跟著減輕呢!



外觀的話其實大多車廠推出的Gravel車在外觀上跟一般我們所認知的公路車相似。
例如影片中的StopStone、網友分享的Specialized Diverge。
如果不想要StopStone 4右手煞變把多出的一條鬍鬚線,可以參考StopStone 3



想要提升礫石車的外觀?偷偷擷取自網友分享的捷安特REVOLT美照


粗獷的外胎+板輪就是帥!!!
sun2323dw
我以為是,胖胎車有彎把造型
拉拉補給讚
可以把胖胎車改彎把~
TCR這車就算性能再好再優秀,
常人騎TCR也不過就把它變成很單純的運動用車輛,
TCR的要能真正發揮到最大的效能, 除非是頂尖選手,
不然真的不用以為騎了TCR就會變成選手,
拉拉補給讚
勇者+1[大笑] 其實一般民眾不只可以用TCR參加比賽,也可以用越野公路、長途、礫石車等等等的來報名參賽噢!(詳情請見台灣自行車各賽事規範)
isohera
小折啦
always CoCa Cola wrote:
不然真的不用以為騎了TCR就會變成選手


沒有人說他想變選手吧
還是你想變選手
TONY1978 wrote:
結論是:很輕(很貴)的車/輪組 對新手來說並不適合 並不侷限tcr迴轉不順 輪組帶不出慣性 只能靠重檔位撐


這應該是你經驗的累積,
其實跟車重完全沒關係,跟你使用的監測儀器有關

從以前功率計很貴,那個年代流行定迴轉速騎法,不論坡度or速度or車重,想辦法維持迴轉>90上
盲點是轉速有了,踩踏力道可能會太輕而不自覺,空轉浪費

現在功率計大降價,流行定公率騎法,一樣不論坡度or速度or車重,只管輸出是定值(定200W)
想辦法用齒比控制去讓瓦數keep在200,功率=施力x迴轉速.因此會一起考慮進去了

去買功率計來來裝吧
土城加藤鷹
TONY1978
等我搞定q值 就要買了嘿嘿
david.tang
我覺得功率計還是蠻貴的,又難買,怕撞壞😓如果台灣有像 stages 或是 4iiii 之類的廠商多好,直接送去加工就好
八卦便當 wrote:
上管﹑頭管﹑座管這些(以S號來說)


用管子來量車,已是過時的觀念。拋開車子操縱性穩定性不談,單以騎士fitting而言,唯二有意義的參數是stack,reach,以及stack/reach的比例 (stack-reach ratio, STR)。

為何上管、頭管﹑座管用了這麼多年,突然要改成stack reach? 因為隨著水平上管的消失,碳纖造型越來越奇怪,嗯,我是說"空力",管子長度角度在各品牌間變得無法比較,甚至有不肖業者在數字上動手腳讓自己的車看起來又強又舒適("有效上管"常被拿來幹這檔事)。stack跟reach是超出車架的數值,完全無法造假,每個品牌每台車之間都可以比較,消費者可以自己在家用皮尺測量。甚至你在一塊石頭上裝龍頭踏板也可算出它的stack和reach。(註: 座管角度是個沒被算在stack reach中的數值,但相對的也讓車商無法用座管角度搞鬼)

stack/reach比例其實各家廠商大同小異,耐力/礫石車1.6~1.45, 競賽/CX越野車 1.45~1.35, 三鐵車1.35以下。(註: 這是以彎把車而言。平把因車架不用內縮值通常會低一些,還有就是越大尺寸數值會越高但這些差異不影響結論。我不信有人拿XL的TCR去跟S號Defy比)。

TCR跟Defy比較起來,兩者差別就非常明顯:

如果有人耐力vs競賽vs三鐵車騎不出差異的話,我只能說他的核心肌力與柔軟度驚人,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練車奇才,不去環法賽為國爭光真是辜負了上天給他的禮物。
拉拉補給讚
主要就是寫給新手看的呀~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體能好又想騎快,正如並非所有登山客都是想爬得高走的遠。反過來說:體能好又想騎快的人難道只能騎競速車?就算他騎越野/長途/礫石車也是會比體能不好的競速車主還要快~
拉拉補給讚
再者,就算體能好又想騎快的人直接買競速車,但是還有更貴更快更輕的競速車跟輪組。除非他直接攻頂(還沒買車但自認為體能好又想騎快的新手),真有這樣的人也不會在乎多買幾台公路車[都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