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是2021 GIANT DEFY ADVANCED PRO 1 個人車齡2021年2月開始騎乘
都是原廠設定(無內胎), 定時大小保養, 騎破皮只有TWB600, 另外兩場也接近了.
只針對28C~32C的輪胎建議... 灌飽到上限再拔, 摩擦係數會比25C小會接近23C.
實際感受會是後碟煞煞車後, 後輪打滑. 有些人會說煞太急, 若是將氣壓降低, 就不會了.
安全上要看自己的平衡, 山路下坡多的還是建議標準的中上, 長距離還是會建議打飽.
如果本身重量跟該車架建議重量接近或洩氣, 可能接觸地面面積還是會高於25C.
這文也一年了, 估計當初你想要的就是我這台吧 ~
TONY1978 wrote:
.html
其實我也算是 TCR(不曉得我那台Fuji Altimira 2.7的設定算不算TCR liked
), Defy 都有,確實屬性不太一樣,但如車友所說都在公路車的車架結構,差異也不會太大。也許就像都是藍球鞋,中底較薄的籃球鞋有更好的衝刺表現以及變向能力,但緩震能力較差,適合打法有較多敏捷、變向、衝刺等動作的選手;中底較厚的籃球鞋擁有較好的緩衝避震能力,但是對於腳踝的不穩定性會較高,適合打法有較多跳躍、碰撞等動作的選手如何挑選適合厚度的籃球鞋所以囉,如果預算夠,空間夠,想多方面嚐試不同的騎乘特性,就可以多買些針對某些騎乘屬性或技巧特別加強的車架,如果只能有一台公路車,那就是選自己 80% 情況喜歡的騎法去挑車。剛開始買車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有試乘會的時候多去試試,可以少買錯一台

單車時代:為什麼你買TCR 不買Defy
截圖自單車時代,紅框的數字,簡而言之,TCR 讓你比較趴,Defy 讓你坐得比較挺,Defy 的前後輪軸心距離遠一點點,震動時變形量大一些,所以比較舒適,TCR 讓車架結構的力學傳遞比 Defy 硬一些,所以會覺得力量有確實傳遞出去,Defy 吸震也吸了你的施力,反過來說從地面傳回來的震動,TCR 也傳遞得比較真實,所以長途下來一直被震就會損耗體力。但對休閒騎而言,這些差異調調龍頭長度角度高度,坐管高低,椅墊前後,胎寬,胎壓,就可以把這些屬性差異縮小了,例如 TCR 換個 32C 外胎胎壓打 60 騎長途也可以舒適吧,所以我覺得休閒騎兩台都好騎。但對嚴肅的公路車騎士而言,這些就很計較了

不過我也才騎兩年公路車一萬公里,FTP 不到 200 瓦,這些說法都是網路上抄來的
個人積分:4877分
文章編號:92172828
tycoonf wrote:
原 Defy Advanced...(恕刪)
我今天收了一組Defy Advanced Pro 0 (2024)的二手SLR1 拆車框跟原廠配胎..
賣家並不是原車主 但強調說只使用3個月..
從Giant Gavia Fondo 0, tubeless, 700x32c 這條原車配胎看起來真的很新 幾乎看不出磨耗..
所以 SLR1 36的眶看起來也是很新都沒有傷..
我的車是大概三年前的TCR 原廠PR2配25c的外胎..
今天換上SLR1後 還真的很有感..






32C的外胎我體重70公斤捷安特官網建議胎壓是打49psi
但49PSI已經低過官方胎壓安全建議值700x32C 建議胎壓 50-75 psi
所以 今天先打60psi 試試看...
真的好騎也非常有感升級..



唯一的缺點是....靠北 棘輪聲怎大到這麼誇張啦..

我不是專業騎士 我是61歲的阿北年紀了 我只是喜歡晚上出門輕鬆騎 爬段小山路練一下心肺功能..

每天騎的路線有經過市區 腳一休息滑行連在市區都顯得很大聲..

家住巷弄裡 一騎進巷弄更大聲 ...

害我都不好意思讓腳停下來不踩
怕棘輪聲太大聲會吵到鄰居..
棘輪聲太大聲 反而讓自己的雙腳不太敢休息 保持踩踏 好像也變成是另一種意外的功能了.

原本PR2輪組+25C外胎 升級SLR1+32C外胎 還真的是很有感..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