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兩位啦,是一位分兩次做測試!

借你的圖!

鋼絲在輪上是一拉一收的動作!
所以我才會說這是與縱向有關,如果鋼絲的張力相同,不考慮鋼絲縱向彈性的情況
兩者硬度應該會相同,反而是編法會有些影響!
再來就是把鋼絲拉伸彈性考慮進去就會有所謂的軟硬輪的問題出現了!
這也是有的人會覺得同樣的輪子不同的鋼絲有的會稍有彈性,有的則稍硬!(這應該叫做鋼絲特性,不過張力上到一定程度,差距就會越小)

上圖是一個小程式,它把張力及鋼絲材料彈性,合並進入鋼絲長度的計算
一般很少討論的鋼絲材料彈性及輪圈潰縮的材料特性,與成型張力及鋼絲長度的關係!因為可變因素不差異不大!
包括我自己也沒辦法測量,也只有廠商提供數據,或一般國家實驗室提供的標準數據能參考!



aero4spoiler wrote:
所以想請教, 那...(恕刪)



編輪編到怕!!!@@ http://blog.xuite.net/sunnysoap/990
阿普利亞 wrote:
很高興能夠與你討論輪...(恕刪)




好精彩的討論.....
真的要拍拍手~


個人我使用AERO LITE跟中南424過......
當初一開始就鎖定AERO LITE
但那時我要的長度缺貨
業務叫我考慮一下424.....

我就編了424的輪組來用.....

結果 出去一趟回來之後我就將鋼絲全拆掉了.....
決心等AERO LITE.....

後來重編AERO LITE鋼絲之後
出去試車的感覺.....
只有讚而已.....
路感天差地別.....


但也不能說424不好......
只是它的路感表現跟我想要的還有點距離.....
所以我才投愛AERO LITE....
只能說 它會那麼貴 有它的道理在......
挖洗"山姆叔叔"啦...
aero4spoiler wrote:


以你的體重24根就夠了,真的很耽心就用28根吧

我是實戰派兼理論相輔相承~~
阿普利亞 wrote:
很高興能夠與你討論輪...(恕刪)

問題一:這句話怪怪的,如果實際上踩不出來的話,何必強調驅動力有差異??

踩不出來並不代表沒差,就像框高22mm跟30mm哪個破風比較好
我每天騎也感覺不出來
但是花東賽有比較高的輪組我還是照用,因為空氣動力學告訴我有差
人的感覺本來就是最大的誤差,踩不出來不代表沒有~~~


問題二:至於用扁鋼絲真的會有差異的部分應該是屬於張力可以拉的高一些,可達到130~150kgf的張力

如果扁鋼絲只差張力可以拉比較高,那一級的廠輪不會"幾乎"都用扁鋼絲
廠輪張力也沒拉多高

問題三:如果比較Aero424 及Revolution側向鋼性好像也沒好到那去,這樣的差異都是太少了!??
側向的剛性,是在輪上施的側向力來決定,並不是由鋼絲的側向力來決定!(這個在一些國外的書籍有提到測試方法)
鋼絲在輪子中扮演的角色是轉遞力量,是縱向的,連接花鼓及輪圈,與鋼絲側向應力的關係目前想不出有何影響,


自己都說"鋼絲在輪子中扮演的角色是轉遞力量,是縱向的"那還說圓鋼絲跟扁鋼絲驅動力沒差嗎??
與鋼絲側向應力的關係目前想不出有何影響 實際上的確有關、你想不出來不代表沒有

http://www.rouesartisanales.com/article-23159755.html

Thus,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lateral stiffness of a wheel one needs to:
- use a stiff and deep rim which will also comes with shorter spokes(深框、也因此可減少幅條長度)
- use larger spokes(使用更大的幅條)
- increase the bracing angle: hubs with flanges as far as possible(campy的做法用,G3會使側向剛性下降)
- high tensioned spokes to delay the moment when the wheel loses all its stiffness (高張力,整體表現都會上升當然側向剛性也會)

再舉個例子吧,有個爬坡輪後輪NDS用圓幅條、DS用扁幅條 就在文中

再強調一下,編輪就是經驗纍積,大家都沒儀器可測試,可以花心思去想想為何大廠要這麼做!
山姆叔叔3746 wrote:
好精彩的討論.......(恕刪)

又是感覺,有沒有實測可看呢?

半HR繞圈ITT讓你快了多少?(無其它車輛、繞圈所以風向有順有逆才公平)
平均心跳前後差多少?
有功率值可看嗎?

很抱歉不是在質疑你,只是我看太多感覺感覺;沒數據我難接受

要說424跟Aerolite相比有天壤之別,也要有數據可看;否則中南看到會吐血吧
Hello,
問題一:
始終沒有交集!
我想我們要把我們的觀點說清楚,到底你覺得有沒有差???
如果說騎上去有差又像沒差的話實在難以討論下去!
目前討論的應該是鋼絲,說到框也許影響層面又有不同了!!

問題二:
一級車圈在考量上在於整體的效能及賣相好不好
關鍵技術不會在鋼絲張力!
也許我沒有說清楚
我們討論的應該是圓鋼絲與扁鋼絲的差異,並不是張力強的影響!
我的論點是扁鋼絲與圓鋼絲效能相當,差異不大,比較有差的是扁鋼絲的張力加強的方式來處理
就會有比Revolution硬一些的感覺!

問題三:
"自己都說"鋼絲在輪子中扮演的角色是轉遞力量,是縱向的"那還說圓鋼絲跟扁鋼絲驅動力沒差嗎??
(鋼絲的形狀與驅動力有差嗎??翻了一些文章及書籍,看不出有直接關係,我會再查一查!還是你有相關資料?)
與鋼絲側向應力的關係目前想不出有何影響 實際上的確有關、你想不出來不代表沒有"
這句話我同意,不過是不是可以再深入討論一下,希望能聽聽您的觀點,畢竟我們都不希望用感覺來討論!
不然又是A感覺有,B感覺沒有的嘴炮!!^^
(好像也不能說我的論點正確與否!?Sorry!!驗證做久了有職業病)

use larger spokes(使用更大的幅條)
這個條件成立,
我們算一下,Aero424 及Revolution到底誰比較粗??
AERO424 ,2.2mmx0.9=1.98mm2 (假設是方型,實際比較接進菱形實際粗度會更小一點)
Revolution 圓的0.75mmx0.75mmx3.14=1.76mm2
希望沒算錯!!@@
看起來差異真的是有限!!!

其實到這裡已經有點失焦,真的算扯遠了!!
(提供另類的想法,國際大都強的話,就都買廠輪就最強了!!)




good886 wrote:

問題一:這句話怪怪...(恕刪)
編輪編到怕!!!@@ http://blog.xuite.net/sunnysoap/990
阿普利亞 wrote:
use larger spokes(使用更大的幅條)
這個條件成立,
我們算一下,Aero424 及Revolution到底誰比較粗??
AERO424 ,2.2mmx0.9=1.98mm2 (假設是方型,實際比較接進菱形實際粗度會更小一點)
Revolution 圓的0.75mmx0.75mmx3.14=1.76mm2
希望沒算錯!!@@
看起來差異真的是有限!!!


原來對你而言圓鋼絲跟扁鋼絲都是一樣的,用體積來算~~~是在求重量嗎

打扁只是為了好編沒其它好處,廠商就不用做扁鋼絲了

提高側向剛性的幾個方法剛就寫過了,老外的測試可以看一看


另外側向剛性也不是一個輪子的最重點,除非體重超重,要不隨便輸出就超過400W的神腿
否則多也是無用

PS:拜託別再留言又同時PM我
我是大壞人 wrote:
我個人有試過兩組後輪...(恕刪)


跟我實際騎乘的感覺相反,圓鋼絲路感比較硬調,超輕扁鋼絲反而比較舒適
山姆叔叔3746 wrote:
但也不能說424不好......
只是它的路感表現跟我想要的還有點距離.....
所以我才投愛AERO LITE....
只能說 它會那麼貴 有它的道理在......


不太懂,兩者的材料都是不銹鋼,材料彈性一樣(楊式係數=200 GPa),尺寸也完全一樣(中段2.2x0.9mm),Aerolite只可能在抗拉強度勝出,不過那也要輪組受到強烈衝擊力時才會有差別,所以蠻好奇你說的路感表現不同是指那方面?
如果扁鋼絲只差張力可以拉比較高,那一級的廠輪不會"幾乎"都用扁鋼絲
廠輪張力也沒拉多高


這方面我的看法是,比較好的廠輪幾乎都會在鋼絲螺牙上防鬆膠,防鬆膠必須在清潔無油的表面才有效果,既然鋼絲和銅頭的螺牙都不能上油,用圓鋼絲的話扭轉會非常嚴重,只好用扁鋼絲。

http://www.rouesartisanales.com/article-23159755.html

Thus、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lateral stiffness of a wheel one needs to:
- use a stiff and deep rim which will also comes with shorter spokes(深框、也因此可減少幅條長度)
- use larger spokes(使用更大的幅條)
- increase the bracing angle: hubs with flanges as far as possible(campy的做法用,G3會使側向剛性下降)
- high tensioned spokes to delay the moment when the wheel loses all its stiffness (高張力,整體表現都會上升當然側向剛性也會)


"更大的輻條"不一定是扁輻條,而是截面積較大的輻條,譬如說2.2x0.9的扁鋼絲是用1.5的圓鋼絲去打扁的,兩者應該算是"一樣大"的鋼絲。
另外,提高張力是否可以增加側向剛性,數年前Damon Rinard有針對側向剛性做過實驗,供他測試的輪組有140個,從他的實驗結果可以得到很多有趣的結論,其中一個就是鋼絲張力不會影響輪組側向剛性(除非鋼絲完全鬆掉),有興趣的話原文在這兒:
http://sheldonbrown.com/rinard/wheel/index.htm
文章裡面的第一個question就是在提張力的問題。另外一個結論是,雖然後輪兩側張力不同,但是向右或向左的剛性是一樣的,所以樓主可以不用擔心左彎會軟腳的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