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騎乘速度決定因素在...?

JohnMCHuang wrote:
唉~這是想進入公路車...(恕刪)

迅大
以不才使用的心得來說
哪天您想用10速的話
請不要挑最小齒11T的
因為使用時機真的是少之又少
所以選最小12T的話齒比又可以更綿密一點
經驗小分享~
erictsai3737 wrote:
m牌 660 拿來練...(恕刪)


+1

660正是小弟的坐騎,通車超好用,又不怕被幹走。爬抖坡不算,一般平路及緩坡大概都比登山車優秀許多。雖然是最低級的公路車,但平路無風拉個30km不成問題,又可綀綀腳力,心境調整得宜,破百也是輕鬆之事,小弟認為是好車一部!
Fitting絕對不只是找專業人員一次設定完就ok的,它跟人的身體一樣,是一直變化的。


mothertsai wrote:


如同很多大大所說...(恕刪)




非常同意,

曾經看過三德的泰國訓練文章

三德大大表示,

選手在停車休息時都這弄弄,那弄弄~

調整Fitting~

FXXXXXXX這根本不是花一次錢就能解決的,

必須調調調------------------

這也是在下的經驗,

光是座管高度&角度,小弟就調很多次~
其他的還在嘗試中~

相信多騎就會知道自己需求了,
歡迎原來提出問題的大大,
「先爬文後」
可多來聊聊~
時速大於35km/hr時, 影響最大的是姿勢, 再來是衣服, 接下來是帽子
輪組輪胎都還在這之後(假設不是故意用越野胎或偏擺輪的話)
JohnMCHuang wrote:
11-12-13-14-16-18-21-24-28 ->這是我現行系統,可是我覺得少了15T有差
可能你是兩盤,才會覺得缺 15T 有差
這顆配三盤我覺得滿不錯的 (我的是三盤,50-39-30)
我當時研究很久,最後決定採用這顆 HG61 飛輪

平路、下坡:39/18 - 39/16 - 39/14 - 39/13 - 39/12 - 50/14 - 50/13 - 50/12 - 50/11
上坡:39/18 - 39/21 - 30/18 - 30/21 - 30/24 - 30/28

我是這樣用的

mothertsai wrote:
個人覺得齒比的"綿密性"會比飛輪片數來的重要,比如您使用11-28,後面的21,24,28就是個很稀疏齒比
稀疏與否見仁見智,我是覺得還可以
請看:
39/18 = 2.17
39/21 = 1.86
30/18 = 1.67
30/21 = 1.43
30/24 = 1.25
30/28 = 1.07
各個齒比的間距並沒有拉得很開
且我們可以發現到,這些數字大致上是成等差的 這樣的性質非常好
我個人覺得撇開每個人實力不同的因素之外
公路車效率差別最大的在於
1.車重
2.車架材質幾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3.輪組順暢度、剛性
4.變速系統(其中大盤影響最大)


最近裝了功率計,可以清楚察覺各種騎乘條件下的差別
例如,大家都知道高速巡航,輪車可以減少體力消耗,但是差別多少?我昨天從一三六回彰化,就特別注意到這種情形。我和一位車友相互輪車,車速約41-43kmh,我頂風時功率是250-270,躲在後面則是180-200,差別很大.......
跑步,騎車,游泳~~
JohnMCHuang wrote:
它的煞變把把煞把當作上檔的變把,呃,我只能說,有些車友用過其它煞變把後,就不會再想用Shimano的這種設計了。(可以稱為「煞把很忙」的設計)
哈,我喜歡「煞把很忙」這個說法
其實我喜歡這樣的設計
先煞車,然後降檔,整個過程食指中指都待在同一根桿子上就好,不用跑來跑去
m牌660 好車
我都拿來練腿力
拿他比賽過兩場
好騎阿
想要享受速度的快感一定要把腿力體力耐力練出來!不然再好的裝備都無法讓你享受奔馳的快感!
erictsai3737 wrote:
哈哈哈!!!變速系統...(恕刪)

這點我深深 贊同
腿力 真的是第一
其次 輪組 再來 車架幾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