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Road Bike Kinesis KR-600 Blue/White/Grey XS組裝歷程...圖文不少(08/04新增墊圈調整設定)

你好喔

很剛好

你與我的變速系統大部分是相同的(變把不同)

而我看你的 鏈條是10速的



請問:這樣使用上有任何不順嗎?

我的 變速系統是全套TIAGRA(花鼓不是)

因為我用39配25(飛輪最大時) 爬坡抽車會有個 扣扣扣的 聲音(我有打半檔)

讓人去調變速也調不好




在01上我看過有人9速系統用10速鏈條

聽說會安靜不少

正好看到你這樣搭配

我打算我這條鏈條耗損之後換成10速的鏈條

很需要更多正確的資訊

以免換了還達不到效果

所以我這樣發問 希望您可以答覆我 謝謝



而看到你這樣經過專業的FITTING 真是羨慕阿

最後 恭喜入手愛車 一台您專屬的良駒
每位車友的建議都很專業,但畢竟隔空抓藥,僅就硬體判斷有失公允,人體適應的變數不加考量,實非完整FITTING。
以下就各設定考慮因素說明如下,

1.車架大小
車主軀幹及上肢長都較一般常人稍短,曾建議其將原OCR2 S座桿換成SB0,但因膝轉點過於前移而導致 hamstring muscle group 作動不順,影響踩踏的拉提效果而作罷。

車主原車架上管有效長度即為535mm,sacrospinalis 及手臂有明顯拉伸的不適感,若更換龍頭勢必短於70mm。
但因握下把位時strength and endurance of deltoid明顯不足,影響操控穩定度且騎乘短時間即會痠麻,所以龍頭以不短於9cm為原則。

2.墊圈高度
車架選定,將尺寸幾何設定至模擬器試乘時,原建議的坐墊龍頭高度差為6cm(4個1cm墊圈),但車主 sacrospinalis 仍有些許不適,就過去所學理論這絕對不是正常值(運動量不足或病變),因為不會有強烈的疼痛感,所以往需訓練加強方向考慮,在不影響操控穩定度的原則下不縮短龍頭而加高龍頭,待未來增加肌耐力後再下修即可。

說明書決定的高度稱為藝術未免也太過滯礙,那這些是否為4cm的傳統或5.5cm的創新呢?





3.外管長度
影響管線順暢度的因素有出入線角度、彎轉區度、管線材質、車架止栓位置、預留長度、轉向干涉、注油與否、停放方式、載運固定....等,若車友僅就長度或是否交叉探究走線標準,實在過於偏頗,雖然長度越短,磨擦力越小,但是長度僅是個被動的決定因素,必須在出入線角度、彎轉區度等主動因素確定後長度越短才是正確。

此案例中後煞車管線長度的決定是因為
a.車架入線孔不夠平行上管,若平行度增加可有效改善入線角度縮短外管長度
b.車主會將兩台車同時置於後座,車手須將近90度彎轉,若過短的後煞外管再彎轉後會壓迫前煞外管,造成兩者永久性變形

變速管線長度的決定是因為
車主原手把較窄(c-c 39cm),且車架止栓位於下管下方,過短的外管會造成煞把出線有轉折角度且頭管前的管線彎轉曲度過大。

4.變速外管沒交叉
交叉有沒有在中間雖不是外管順暢度需考慮的因素,但在美觀上,這變成一定會設定的條件。
仔細看照片會發現龍頭與車架並非平行狀態,所以才會有視覺上的誤差,認為變速外管沒交叉在頭管中間。若在龍頭彎轉的狀態下交叉在龍頭中間才是大問題吧。



歡迎大家批評指教,互相切磋求進步,但是像那種「滾筒上爬一爬就叫FITTING」斷章取義的話就敬謝不敏了。
jacky666 wrote:
用心的走線, 圖中1...(恕刪)


Dear Jacky大大:
這張想要表達的是採"雙色系"走線感覺,變速線外管實際並無交叉,可能是拍攝角度與取景所造成的感覺。
隨後會附上走線的照照喔。


maxk wrote:
看到蓋仙這篇~想說了...(恕刪)


Dear Maxk大大:
連結的好文章在這先收下來咀嚼喔!

"滾筒上爬一爬就叫fitting?"
其實在上訓練台前有騎到外面的路上,感覺一下騎乘的姿勢,之後才到訓練台上作微調設定.
在這也說聲抱歉,要在少少的照片上敘述整個流程,實在是有點困難啦.

當時在訓練台上,做了不少調整喔,像是更換龍頭、調整坐墊前後位置(4.5->3.5)、座管高度調整(71.2->70.2->69.2)、卡鞋/扣片的調整並測量大腿/膝蓋/小腿的角度,因為每作一項變更時其他項目也要跟著變動啊。

當時感覺上背緊緊,故先從龍頭10cm換成9cm,座墊在往前調整;因為左膝有受傷,故把座管高度先降低些。
因為還沒辦法那麻趴,墊圈暫時也就不拿掉嚕。

也謝謝你的見解和提醒喔。

andy.hou wrote:
可是第一張照片鎖座弓...(恕刪)


Dear Andy大:
真的有不一樣啊,可是車車牽回去後都沒有作任何調整啊,但看起來真的有差說.回去後再好好仔細觀看一番.
有看了你分享的文章喔,那目前墊圈有拿掉幾個了嗎?!
iwasafool wrote:
幼兒生等級的小畫家合...(恕刪)


報告jwasafool大大:小弟看不太懂說....你的意思說降低及拿掉墊圈嗎?
勞倫斯@TWN wrote:
哇!任職於同一間公司...(恕刪)


Dear 勞倫斯:
再看完了你分享的文章,只能說自己的車車無法跟你的愛車相比啊......!
你可以到公司首頁的社團討論區看看,在那裡有放上文章與揪團的訊息喔!

The same company??IMI,Inotera??You say you are PH,I am IT on duty,ext 5799.
giga_tera wrote:
你好喔很剛好你與我的...(恕刪)


Dear Tera大大:
變速系統大部分是相同的(變把不同)...變把為原車移植過去的,SORA系統,省下Tiagra變把的預算,升級其他配件.

而我看你的 鏈條是10速的,使用上有任何不順嗎?...不會啊,自己習慣把鏈條等級高於飛輪等級一級,像是登山車為3x8變速,鍊條則是算上9速用的HG-73鏈條,使用上來還蠻順暢,可以接受啦.

變速系統是全套TIAGRA...也是3盤嗎?還是CT盤呢?

39配25(飛輪最大時) 爬坡抽車會有個扣扣扣的聲音,調變速也調不好...以下是個人的拙見:
1.有沒有可能飛輪沒有完全鎖在棘輪座上呢?因為自己有買新輪組和新飛輪,為自己裝上去的.再組車的時候有請黃
大哥幫忙確認飛輪情形,才知道當初自己根本只是把飛輪"放"在座上,完全沒有鎖緊;當時利用工具時還需鎖上好
幾圈時才鎖緊呢..心裡真佩服自己,飛輪這樣子狀況也能騎完羅馬後沒事.....
2.鍊條本身的問題,磨損段時間後造成齒與齒之間無法完全與飛輪密合.
3.變速線的鬆弛,造成變速器張力無法維持.

若你有要換鍊條的話,可以順便檢查飛輪與變速線喔.當然,詳細還是要請店家的專業來檢查啦.

這樣經過專業的FITTING...想要給自己留下回憶嚕,因為上台是成車,牽回去完全沒fu啊.

以上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喔.


iwasfool說的應該是, 換一隻0度的龍頭, 可以使用少一點的spacer

撇開好不好看的問題, 我會建議甚至換一隻高角度的龍頭, spacer墊那麼多肯定是有問題的
http://tw.myblog.yahoo.com/jw!zw9ePlieGQKKM.PjlDEllAw-


這台是我的卜威量身訂做車,頭管不用墊任何墊圈,龍頭放上去剛剛好
有關這台車的介紹和測試可以參考上面這篇文章連結


<img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