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344773 wrote:
我個人認為這說得籠統含混
請教影響什麼性能?
小弟和AQ大大一樣,最喜歡拾人牙慧。
連接出處
http://blog.xuite.net/emmitt/bike/16431062
節錄一下文章
因為在車架面來說,兩支後下叉接五通處,若能越寬,
由後輪傳遞之力量便能越直接的推動五通向前,
觀察近年來的車架,無不是盡可能將後下叉越做越開,甚至切平五通面
這現象可以從 BMC SCOTT Specialized 等車廠的後下叉設計中歸類出來
而金屬車架的部份則受限於焊接時的焊道寬 , 雖然無碳纖車架如此誇張
但與幾年的產品相比較 , 也可以發現此一趨勢
相比之下, 68 的五通寬似乎成為限制車架性能的一個環節
若能突破此規格的束縛 , 或許就能有另一層次的表現
f2344773 wrote:
煩請提出BB30與BB386 以及其他BB 規格"性能"之數據比較
我相信你為正視聽,一定非常願意與網友分享你知道的相關文件出處與數據
數據歐~
AQ大大自己在自行車產業上游待過,
小弟只是小小的在單車店做一年,
和我要數據,未免太抬舉小弟了。
上面文章連結,再加上小弟自己學生時代。
靜力,流力,材力,結構力學,一共14個學分,
做出的判斷就是,我不會用BB30的車架,也不會推薦。
如果有任何車友看到我買BB30車架,
歡迎拿電鋸來鋸車架,絕不食言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