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我的經驗~
應該是 管胎 沒有黏好~
管胎黏好, 是要挺費工夫才能拿下來. (用力)
另外, 管胎有空氣時(一定胎壓時), 應該是拿不下來的.
有人想試試, 可以不黏管胎, 直接套上輪框.
把胎壓打到 100psi~ 試試用吃奶的力量取下管胎~

我相信應該幾乎不可能取下.

所以簡單來看, 這意外 是 胎壓不足 + 管胎沒黏好造成~
另外就算管胎黏的很緊, 在沒有足夠胎壓的狀況下, 高速轉彎, 還是會有翻胎風險~

騎管胎的人都知道, 在破胎沒氣時, 管胎比Open 胎安全~
沒汽時, 他會依然固定在框體上.
但要慢慢騎, 不可以高速激烈過彎.

另外下坡騎 30~40 km/h 在老爺山莊路段, 算是騎滿快的~
我都騎 20km/hr 左右, 我摔過車, 不敢快了.

相信我, 版大的胎壓一定遠低於 100psi.
我不信在山頂按壓法式汽嘴, 可以手動調整降低 胎壓這麼神準~
你也無法判定降壓的數值~

是誰教導錯誤觀念? 下坡要降胎壓?

另外Open 胎在 低胎壓時, 翻胎風險更大. 低胎壓時, 輪胎是直接脫離框體~
包準摔得更慘~

管胎不危險, 人為使用錯誤才危險
別亂責怪設備, 這滿明顯是人為造成~

A辣愛怕跑 wrote:
我也覺得是黏貼不確...(恕刪)

vanson5917 wrote:
昨日,一個風和日麗...(恕刪)


管胎打100?

那位甚麼不用open胎就好
第一:
古典賽低胎壓的都是胖胖胎! 古典賽低胎壓的都是胖胖胎! 古典賽低胎壓的都是胖胖胎!
胎寬需要胎壓也較低...大家別傻傻地把自己的20C 23C也用低胎壓來騎!
而且古典賽石板路賽段大多是平地...對過彎側向力需求較低


第二:
管胎請用管胎專用膠! 管胎請用管胎專用膠! 管胎請用管胎專用膠!
買得起輪、買得起管胎....別告訴我你買不起專用膠

第三:
黏胎請按照說明一步步進行、該等就等,勿急就章~
還好你有戴安全帽...不然真的要去天堂了
redhair918 wrote:
還好你有戴安全帽....(恕刪)


謝謝大家的指教 如果能藉由一些討論來分析原因
能為大家警惕是最好的 這討論串也帶來正面意義 減少意外發生
胎壓的看法也有很多種 就有選手級的跟我說過
體重60-65 胎壓115就好了 打太硬只是顛 操控不穩

下次小弟有機會騎 應該也是半年後了 不會在降胎壓騎了
謝謝大家指教
小弟沒戴安全帽⋯今天去拿腦震盪的止吐藥了 付出很大代價
https://vanson03086.wixsite.com/website
沒戴安全帽?真的是福大命大,祝早日康復!
約莫過海倫咖啡那邊一個彎路
時速約莫40
-----------------
下坡過彎------40 公路車40下坡遇到對向來車也是讓你飛出去的
我OPEN胎我都怕怕了 不要說管胎
古人說的好上坡要快 下坡要慢 風景是很美的
祝你早日康復

省十倍耗材舘 wrote:
下坡過彎------40 公路車40下坡遇到對向來車也是讓你飛出去的
我OPEN胎我都怕怕了 不要說管胎...(恕刪)


大哥~
下坡速度跟你用哪種胎沒有關連好嗎?
自己沒啥在用管胎 不知道是啥原因

但還是希望樓主早日康復
樓主還可以上來發文,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希望您趕快痊癒

不過 下坡降胎壓還真的是多此一舉就是了

每種東西都有其正確的使用方式,不然環法那些選手怎辦

再來就是管胎自己學著黏比較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