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台公路車選外表還是選配備?

bububull wrote:
意料之外這二台reach...(恕刪)


這其實沒什麼好意料之外的,TCR會被許多人批評說幾何太趴不適合新手騎,某種程度是因為在台灣賣太好,樹大招風所致。其實在所有正統公路賽車中,TCR的幾何並沒有特別熱血。

TCR是捷安特拿出來贊助全球環賽的車種,之所以幾何會這麼熱血、剛性會這樣硬梆梆,是因為環賽裡面的車每台都嘛是這樣,幾何一台比一台低、車架一台比一台硬,比賽時車架的舒適性其實不在考量之內,大家要比的是趴得越低風阻越小,然後車架越硬踩起來越快,至於騎起來顛就顛吧。Colnago的V3RS、Bianchi的Specialissima、Pina的Dogma,TCR的幾何跟剛性跟他們比起來一點都沒有比較戰鬥。像Defy這樣舒適型的車架幾何,在全球環賽裡面是不可能有任何空間的,這不管什麼廠牌都一樣。

那捷安特跟Colnago、Bianchi、Pina等義大利品牌不同的地方,在於這些品牌浸淫全球環賽已久,在他們的文化裡面公路車就是速度的代名詞。你捷安特、美利達、Specialized、Trek等後進品牌裡,為了適應市場需求或許還有Defy、Roubaix等長途舒適車的空間;但對義大利品牌來講,公路車的幾何只有一種,那就是跑車,這是義大利人的浪漫。因此,義大利品牌的二級車,像是Prince、Sprint等,他們只是用的碳布等級沒有一級車那麼高,因此要多貼幾層車架重個3、4百克而已,但車架的剛性、幾何跟Dogma、Specialissima都一樣,並沒有說因為是二級車所以車架在性能的要求上就有所妥協。

因此,Sprint的幾何會跟TCR很像,其實沒什麼好訝異的。並不是說Sprint是湖水綠版的TCR,而是捷安特要打進全球環賽,TCR的幾何就是得長成像義大利跑車這種樣子,剛性跟硬度就是得有義大利品牌的水準才搬得上抬面。至於你一般人騎著玩重視舒適、避震、沒有要上凸台的請轉向Defy,TCR跟純種義大利跑車那種低趴的幾何跟硬梆梆的路感,目的都是為了求快,不是為你設計的。
Maocrab
你看反了,應該從相近Stack的車架去比較Reach。頭管長度其實差不了多少,影響不大(而且因為壓縮車架的關係,TCR頭管一向很長)。所以我說的前提是「適合同樣身材」。
Maocrab
我自己有TCR MY16,TCR MY21,Dogma F8跟Dogma F12,所以我想車架之間的差異多少可以搞得清楚。
jackbqd wrote:
剛好這兩種品牌我都有(恕刪)


請問一下兩台騎起來差異?

我是新手,最近也在看,店家說TCR賣得很好二手價很好,,但是我怎麼看都覺得很普通,有電變的是很奇怪的橘色,騎起來也就一般,還沒感受到TCR熱賣的原因。
如果是像我只是騎身體健康的,當然就挑一台自認為很帥的車。
有人說都買,要花同樣的錢,與其買數台次級車,我個人會選擇一台到頂。
allenhuang1971
10年前到頂的規格與現在到頂!代價與造車技術差異頗大!十年後也許科技更加先進!阿斯 也許電輔車完全看不出是電輔車
JW75 wrote:
這其實沒什麼好意料之(恕刪)


TCR在台灣最大問題是行銷對象為新手,但偏偏它幾何根本不適合新手。

狂行銷兩三萬的鋁TCR當入門車,到底是在幹嘛? 這種車真的能讓新手上凸台嗎? 還是只是騎到腰酸背痛到處摔車,最後失去興趣退坑? 台灣單車文化就是被這種不道德的車商搞爛的。

美國捷安特入門公路車是contend (鋁版defy),兩三萬鋁TCR根本不存在,台灣人搞出來的奇怪東西。

有志成為競速車手並有相當經驗的騎士,第二台車選TCR倒是情有可原。
~新竹阿哲
應該說第一台TCR入門後,大家騎過才會體會到車種幾何差異,會再去做第二次的增購,對車廠來說是好事阿!! 沒有最好的車,只有最適合自己騎乘習慣的車!!
wikiwikiwildwildwest
對單車運動失去興趣的新手是不會買第二台車的。號稱"單車王國"的台灣,從單車熱年代到現在市場一直萎縮,罪魁禍首就是TCR。才剛入門就刷掉一堆人的運動,是要如何普及化?
deleted
jcchiou
deleted
~新竹阿哲
25C+油碟真的有點恐怖,強大的制動力要搭配適合的外胎才有意義。TCR軸距短,下坡真的很不穩定,尤其速度一快...軸距真的無解,長軸距舒適但操控就是有點小頓,但下坡反而是優點,很穩!
Antus wrote:
請問一下兩台騎起來差(恕刪)


其實我把這2台車的設定為不同用途,有點不好比較,我買TCR的時候是新手設定,比如龍頭反裝,到現在都沒改回正裝,還有已經把輪組換成SLR 1,輪胎是25c 設定上偏向龜速爬坡及偶爾平路遠征用,爬坡起來較為舒適;Bianchi的設定為正常設定,容易衝刺,適合偶爾練間歇,原廠是附鋁製28c輪組,還沒換成碳板輪,最近放假的時候天氣不穩定,就還沒試爬山了,聽說28c爬坡會吃力。

不過說實在的,能夠騎著發自內心喜歡的車,那種感覺真的會讓腳力多個2瓦
逃跑3號用v夾搭38C輪組 有舒適但吃力又重也沒速度

不是碟煞才能搭寬胎
v夾能大小通吃,調整也方便
拉拉補給讚
不限定彎把的話逃跑3入門未嘗不可。限定彎把的「標準公路車」新手入門首推反叛2或是contend(在台灣捷安特官網上已下架)
jcchiou
V夾方便但沒好輪子給你用啊, Propel用V夾但吃不了寬胎
我講我的論點

義大利車跟其他地方的車哪裡不一樣?

義大利人在白人裡面是屬於比較矮

所以他們懂得做小的車架 另一說法是小車架比例抓的好看

比奇安跟捷安特做小車架都算好看

去看看cannondale bmc小車架實在有夠醜的

所以......很現實的問題來的

如果樓主身高不高 那選車重點應該是 車架比例誰比較好看

如果身高夠 那怎麼選都沒差

其餘性能速度就別在意了 買jordan球鞋 並不等於要是籃球高手

但自己可以穿得開心也很好
CONA24
很明顯的一個是小車架往上做,另外一個是大車架往下做,兩個逼近的方式不同。
TCR它的脫手速度比較快, 尤其是S號,,,,,,,,,,,,,,,,,
義大利的車基本上外觀都很出色, 我常想它的漆面成本可能都超過車架成本吧,
allenhuang1971
義大利的浪漫民族特色! 細節地方沒亞洲人細緻
CONA24
捷牌的版本塗裝加價下去我看下來其實也差不多。
阿宅仔 wrote:
最近很想入坑公路車,...(恕刪)

樓上講TCR不適合做入門車,但是問題是買入門車的都不懂車,也不知好騎和不好騎的車去七天環島之後有多少差别。看路上的車友,騎捷安特的很多很多,街上的車店,捷安特的招牌最常見,國際比賽的報導也常有捷安特的新聞,又是台灣知名的牌子,劉董退休前很努力騎車的新聞也常有。再加上買第一台公路車的人多半年輕,速度是追求的主要目標。來01問,大家也常回答買捷安特。雖然不少人回答國外牌子,但價格高,車店少。也有人回答買二線品牌,二線代表什麼會讓人有不同選擇。所以TCR就成了現在的狀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