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入一下~~我用過最適應的10速飛輪應該是campy的13-29t(13-14-15-16-17-19-21-23-26-29)這個組合!倒不是最後面29t的關係,而是對我這個假日休閒騎士而言,即便在平路我通常也用不到11t或12t~~可惜換成sram後,找不到這個組合了.......很怪,為什麼三大廠只有campy出過這個組合?
Arbicool wrote:其實R565比570...(恕刪) FC-R565就是Tiagra等級,你可以看成是馬來西亞製的舊世代105搭Tiagra齒片,FC-5700有Hollowtech還是日本製,所以價錢幾乎是R565的兩倍
Pooky wrote:FC-R565就是T...(恕刪) 嚴格來說FC-5700連Japan的字樣都沒有,就算是有Japan字樣的Dura ace都不敢保證全日製R565的齒片比5700的加工等級好不少(比5700新),軸心一樣是Dura ace/Ultegra/105的鋼軸,只差在沒有空心曲柄,重量還比5700CT盤輕個幾克,也許沒有空心曲柄還有鋁合金材料差一點點,但是基本上無傷大雅。老實說FC R565的價格還比Tiagra高一點點,如果說5700大盤要是R565兩倍價錢大概是小蜜蜂的價錢才比較有可能。基本上看R7XX=Dura ace(目前還沒有R9XX的產品) / R6XX=Ultegra;R565就自動降級成R4XX的Tiagra?難以理解現在最新世代的105型號是5800,又不是已經進到6字頭?
雷傑 wrote:但是夾器不是有想過要換Orz...(恕刪) 升級夾器都比升級你新新的飛輪來的好。一來 剎車感覺似乎確實有差。二來 夾器型號肉眼就看得到。叫你換飛輪根本就是錢太多。省下來吃大餐來的實際。齒比綿密的問題,11-28 12-30根本就一樣綿密。只有重量不同。還差很少。換檔會不夠順暢之類的,一般人都是在討論大盤的上鍊。沒啥人在討論飛輪的上鍊速度。Arbicool wrote:11-13-15-17-19-21-24-27-31-35-40這個比較適合你啦。還不用換輪組喔,讚的勒 他是要綿密兼具大飛輪。你這個11跳13跳15差太多了。他的配法簡直就是11-26T十速綿密齒比再掛一個30。不過26跳30有點大,26跳29T比較有可能?讓我配就是11-12-13-14-15-17-19-21-24-27-30雖然我的車是10速現在我是Tiagra混10511-12-13-15-17-19-21-24-27-30
Arbicool wrote:我是"故意"推薦給S...(恕刪) 他那種配法等於11-26T十速的綿密齒比再外掛一個30罷了。完全沒有犧牲掉綿密齒比。相當理想。台灣多上下坡,選個比環法選手輕一點的齒比也不為過。
Syaoran wrote:他那種配法等於11-...(恕刪) 現在有這些飛輪已經是很好的事情,就八、九年前CT盤才出來,飛輪最大齒也才26t的時代就已經很多人認為這種齒比有點不倫不類(太輕)。繼續買大顆飛輪不是好事,騎車可以用器材來稍微彌補,但如果碰上完全無法使用器材彌補體力的運動該如何是好?還有以前公路車大盤大都53/42,54/42,飛輪最大齒17~19T的7~8速年代才真的不太像是人騎的車子,現在齒比已經比以前輕很多。真的很注重綿密齒比的人不太會考慮28T以上的飛輪,而且注重齒比的人大多會找12-25/12-26這類的11速飛輪。說到底11-40的飛輪才適合台灣多山的環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