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ANT TCR車系那款適合爬坡?

我也是身高168 騎 ad1 xs 也是去舒迷大那邊fitting```

SADDLE-HANDLEBAR.....52公分


bububull wrote:
看了這句
發現GIANT 的ADV車系
座管頭夾具並無往後延伸
反而ALL、鋁車的座管都有

這樣ADV座墊能後退的範圍不就更小?
有誰能解釋為什麼嗎?
...(恕刪)


TCR ADV系列的座管上夾具有setback的,而且巧妙的設計成兩個方向都可以使用,正裝setback是1.5公分、反過來變成2.5公分。

這個設計不錯,我要給他鼓掌一下。



我說的「深度的踩踏」,指的是在踩踏的時候讓出力大的肌肉可以充分的伸展與收縮,最明顯的股四頭肌與膕肌的交替收縮/伸展,小腿的腓腸肌在下踩的時候要盡可能的放鬆。

在姿勢上就是腳跟會壓低些、膝關節會直些、重心左右交替,踩踏的頻率約70rpm以下。
suhumi's garage~ http://blog.yam.com/user/suhumi.html
看起來幾乎所有的車廠的公路車幾何都差不多甚至一樣

那到底是差在哪
團圓嚕 wrote:
看起來幾乎所有的車廠...(恕刪)

其實車廠的一級車架
應該都沒有太大差別了

不管是剛性、重量、舒適性都不會太大差別
只是差在那個車架的取向吧

BH G4和G5,他的坐管角度72.5度
加上820g的超輕重量和剛性,完全就是生來爬坡的車架
但他在環法戰中,平地也一樣不輸其他車架

GIANT TCR的設定,就偏衝刺取向
但最後在平地戰的衝刺,都沒拿下什麼好成績
反而被Team Columbia HTC的Cavendish拿下6個單站冠軍
隊車SCOTT
Rabobank在2008年團隊成績第三名,但這次騎GIANT的車
這次20隊參加,沒有進入前十名…不過我不知道第幾名
如果不是20站的風禿山的話,還想說Rabobank不見了

而團隊總冠軍和黃杉是在Astana的Contador 隊車TREK


所以從環法可以看出,每一家的車架
都能在環法中拿出一樣成績
但能不能得獎,就看選手的能力了


沒參加環法的品牌,也不代表不好,只是沒花錢贊功車隊而已
dnalvqrq wrote:
GIANT TCR的設定,就偏衝刺取向
但最後在平地戰的衝刺,都沒拿下什麼好成績
反而被Team Columbia HTC的Cavendish拿下6個單站冠軍
隊車SCOTT
Rabobank在2008年團隊成績第三名,但這次騎GIANT的車
這次20隊參加,沒有進入前十名…不過我不知道第幾名
如果不是20站的風禿山的話,還想說Rabobank不見了


你可以比照一下去年Columbia Highroad的成績..
2008年環法就是騎TCR ADV SL ISP..Mark Cavendish也是可以在平路衝刺拿下冠軍..

對於那些職業的Pro來說..不會因為換騎一支車架,而改變自身的特性..
難道給Fabian Cancellara騎一台專門為登山設計的車,就能真的在爬坡幹掉Alberto Contador??
我是大壞人 wrote:
難道給Fabian Cancellara騎一台專門為登山設計的車,就能真的在爬坡幹掉Alex Connector??...(恕刪)


ALEX是誰阿....
J-WILL wrote:
ALEX是誰阿......(恕刪)

頭昏昏搞錯名字..已修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