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坐艙空間??(跨下空間)

一切都鳥了 wrote:

說實在, 專心賣你的鳥頭椅吧, 一直在鬼打牆又放自拍寫真不累嗎...(恕刪)


CC大這麼專心進行網路行銷你看不出來嗎...

應該是賣不好只好上網拼命打廣告.....
體驗比對...
是我騎單車的樂趣之一...

以我來說...
基本上對於有效上管長530加龍頭100...
及555加龍頭60的車...
騎乘感覺上並沒有多大差異...

然如果一趟行程中的百分之八十我以特定姿勢騎乘時...
對於車架的上管長就必須選定一個規格...
請教車友前輩...
以上兩種搭配...
會一定須要555的有效上管長度...
是在何種騎乘姿勢的設定?

我的基本設定...
BB到坐墊承載位線長為740~750mm...
基本坐墊承載與坐管角度約略在73度...
煞變把約低於承載位60~80mm...
這是我一般騎乘設定的主軸...

以上管長530加龍頭100以上述設定後...
握煞變把的騎乘姿勢參考如下...

假設這騎乘姿勢還算標準...
那身體姿勢不變...
手把坐墊位差不變的情況下...
龍頭不換...
車架上管有效長換成555時...
也就是說握煞變把的位置往前推25時...
手臂會有什麼差別?

簡單的說就是會使手掌握持往前延伸...
手臂被拉直後...
這影響會是什麼?
我的感覺上半身會比較緊...
握在原本的位置會比較鬆...

雖然維繫上半身姿勢的要點...
在於雙腳輪動足夠的輸出外...
也須強壯可持久的腹部肌肉...

對的握持總合...
坐上車就能輕鬆...
手自然鬆肩垂肘...
握煞變把及下把...

如果一般騎乘時多數的時間...
您都會想要握煞變把的後方...
就要檢視一下握持是否太長...

再來請教各位車友前輩...
煞變把平行及往內何者為優?
手把由上往下看...
我喜歡略往內...

手把角度由後往前看...

我倒覺得,三角形的內角總和永遠是180度,倒應該也不是單純來鬧的。
因為如此,所以單獨調整任何一個項目,都會牽動其他。
坐墊調高,坐墊的這個角小了,BB的角不變,把手的角就大了。
坐墊setback的調整、龍頭長度、落差大小...
每一個調整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aquarous wrote:


簡單說,三個角在...(恕刪)


aquarous wrote:
想不到你這麼認真.....(恕刪)

-- 窮人的配備也能有高尚的樂趣。 Nikon D50, D70s, SB-800, 50mm F1.8D, Tamron A09, A16, A18.
louisylu wrote:
我倒覺得,三角形的內...(恕刪)



我承認我真的是來搞笑的...
aquarous wrote:
我承認我真的是來搞笑的
我知道
不過這樣的梗你也想得到,真有才
Stallings wrote:
我知道不過這樣的梗你...(恕刪)


小弟不才,小學老師督促嚴格罷了
aquarous wrote:
我承認我真的是來搞笑...(恕刪)

我承認我不小心認真了...
告退...
-- 窮人的配備也能有高尚的樂趣。 Nikon D50, D70s, SB-800, 50mm F1.8D, Tamron A09, A16, A18.
跟他認真
你會發現對牛彈琴
發現自己浪費時間
這樓
當笑話看看
不必認真的

有時
01太嚴肅
有CC大這樣當丑角
也是有必要的

CC大
辛苦您了
再來有沒有計時車 鞋躺車 還是單輪車
說到單輪車
配上您的愛椅 應該會很有的說吧
等您論文了
我好期待
停"有趣"又很"輕鬆"飛行
公路車專用輕鬆飛行彎把
的出現呀~~~~

放心
快出現了
猜想
可能CC將下把鉅掉
裝飛行把
新發明
這可能是他開這樓的目的
可真有點心機
繞好大一圈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