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reme Matrix Elite 輪組評比翻譯 (4星半)

原文於下方網址,從灰鴿大發表的文章中看到的連結,小弟不才,翻譯看看,有詞不達意或資訊錯誤之處,請各位踴躍指正,謝謝!

原文介紹

X-Treme Matrix Elite 輪組評比翻譯 (4星半)

X-Treme Matrix Elite 輪組評比翻譯 (4星半)

X-Treme Matrix Elite 輪組評比翻譯 (4星半)

X-Treme Matrix Elite 輪組評比翻譯 (4星半)

X-Treme Matrix Elite 輪組評比翻譯 (4星半)

X-Treme Matrix Elite 輪組評比翻譯 (4星半)


BikeRadar網站將其評論為 "將剛性,輕量與強壯集於一身的輪組"

此款X-Treme Matrix Elite碳纖管胎公路車輪組為我們所測試過最輕的輪組,然而卻是使用非常簡易維修的傳統的製造工法(一些很聰明的崁入技術),讓前後輪重量只有1050g(宣稱),除了對輕量化的追求外,更提供超乎你預期的強度與靈敏度

X-Treme’s Spoke Specific Rim Technology (SSRT)(X-treme的特殊輪圈技術"SSRT")將鋼絲孔直接成型於輪圈中而非二次鑚孔處理,這讓鋼絲孔周圍的碳纖維能有更強的抗拉能力,經過局部加料的強化與強化肋的設計更能防止輪圈側壁於拉應力下破裂毀損

根據X-Treme的說法,當它有Impact Absorbing Core Technology (i-ACT)---核心吸收衝擊技術加持時,SSRT技術應可提供更佳的耐用性與剛性

牢固的輪圈結構可容許更高張力的Sapim CX-Ray不銹鋼扁鋼絲,鋼絲另一端以銅質墊片固定於(鍛造+CNC)內含培林的花鼓,此種老技巧出乎意料的對增加鋼絲轉彎壓扁處的疲勞強度很有效


靠腰!

不幸的,在我們第一次用Matrix Elites外出試騎時,不慎的給它來了一次很結實的強度測試,在一個非正式競賽,騎乘在特別顛簸的路上,於第一圈時,我們跟著一位大隻佬一起栽進了一個很大的坑洞,接著發生的鏗鏘聲讓我們幾乎覺得可以打包回家了(在那樣的衝擊下,力量已經強到造成輪圈的破損),然而,後來仍完成了4圈的賽程,在120km距離的騎乘之後,管胎仍有130psi的飽壓

當下並沒有注意到,直到第二天才發現,此一撞擊的結果仍在輪圈煞車面造成了裂縫,但輪圈仍能保持其真圓度,通常我們並不會很驕傲的讚揚一個破損的輪圈,可是撞擊力道的猛烈,確實讓我們預期到會有重大的損傷,以比較法來看,那位同樣栽進坑洞中的大隻佬連車架也摔壞了!

雖然最終還是得把輪圈換掉,但是對於Matrix Elite的耐衝擊強度有著深刻的印象,甚至,此次的經驗更突顯了傳統製造工法的方便性,當新的輪圈固定好,鋼絲張力調整完畢又可以上路了

令人放心的是,接下來的測試都很平順,輪圈羽量級的320g(宣稱)與鋼絲的高張力(據說是業界最高的),造就了此組由集團角落殺出或是爬坡時既快又反應靈敏的輪組,順道一提,Matrix Elite並沒有騎乘者重量的限制

中板45mm的框高可適合多種不同情況的使用,並提供空氣動力學上良好的平衡,重量與騎乘的品質,對於一些專精於爬山或是計時賽的使用者而言,X-Treme同樣提供了24mm與83mm不同框高的產品

雖然,輪組並未附贈專屬的碳纖煞車皮,但至少可以讓使用者去選擇他們喜愛的品牌,以我們的使用狀況,SwissStop的黃色碳纖輪組用煞車皮於乾/溼(未經處理的煞車面)的狀態下可以提供好(但不是最好)的煞車效果


我們想買兩組

總體來說,我們覺得Matrix Elite輪組於全方面的表現上,在如此輕量化並能提供令人激賞的剛性與強度將會是個很不錯的選擇,雖然它不便宜,但比起其他主要競爭廠商來說還算是很划算的,而輪組中一些非常獨特的技術,以長遠來看,是有好處的。想要Open胎的方便性? X-Treme也有標準的Matrix輪組(鋁質煞車面),每一輪僅多了140g,反正,這兩組都令人難以抗拒

圖裝請加油~~~~~~~~~~~~~~
坐在馬桶上想不通的事...
圖裝....
多少板輪都是mrak就這樣打上去
字型配色也都玩不出太多花樣
挑他塗裝的毛病也太過了些.....
Matrix Elite真的沒有騎乘者重量的限制--????

目前很少有這樣輕的輪組加上這樣的價格,還可以沒有限使用者體重的..

好不好用還是要自己買來用過後才准, 「聽說」不准.
我是用鋁邊的輪組,這樣避免輪組成為了消耗品
這組輪組輕 快 好用
拿來爬山平路兩相宜
不過可能因為過輕有個致命缺點
到現在被我拿來當備用輪組
反而之前被打入冷宮的手編輪又裝回我車上了
limenghwa wrote:
Matrix Elite真的沒有騎乘者重量的限制--???? ..(恕刪)


..... 不好意思耶,我也是照翻的

不然這樣,我吃到140kg再買來試試好了.....
恆一閃 wrote:
我是用鋁邊的輪組,這...(恕刪)


請問您說過輕的缺點是?
是說慣性不足嗎?
stan0322 wrote:
請問您說過輕的缺點是...(恕刪)

我那組鋁邊的
卡夢版已經有點波浪的感覺了
我不是第一例....就醬
辛苦大哥的翻譯了~
還好不是我自己翻的...哈!

許多國產品在國外也是上的了檯面只是沒有炒作.所以大家在口耳相傳下...就默默無名了!

此輪組的特性:輕又加速快..
是此全碳纖維輪組最大的特徵...
就像汽車一樣,如果比的是0到40公里/時的加速上,這組肯定是在前幾名!
不過說實話,如果你把它當作平日用操練的輪組.那可能會有問題...建議購買這組的..把它當作耗材看待!!
平日的操練,還是拿一般鋁邊輪組用,比較不心疼!

廠商是純人工組裝,在編輪上完全靠的是老師傅的經驗跟手工..
再加上廠內有專業編輪工具伺候,品質可以在一定的程度,
但車圈是大陸做的.品質上會有所落差,所以外面會看到有些有些微凹陷是不影響品質跟安全的!

再來就是很多不可說的秘密..
這邊就不多提.
希望大家都可以使用愉快!!!!
在南部地區如果有想測試者,可以PM我~~
個人從
THE NANO(23高的鋁邊+碳纖維輪組)
THE NANO ELITE(960G 23高的碳纖維管胎輪組)
THE MATRIX(43高鋁邊+碳纖維板輪)
THE MATRIX ELITE(1060G 43高的碳纖維管胎板輪)

都有...順便也幫這輪組正名一下整個系列的產品!!
Top-Secret wrote:
圖裝....
多少板輪都是mrak就這樣打上去
字型配色也都玩不出太多花樣
挑他塗裝的毛病也太過了些........(恕刪)


塗裝很重要啊,這點無庸至疑了

板輪裡面塗裝好看的除了Bora Ultra, 像FSA RD-488, RD-888也都不錯看, 實際去研究FSA的板輪其實規格普通,但外觀很不錯, 像Mavic Cosmic板輪塗裝也不錯, 雲豹板輪也不錯...很多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