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很想要跑去買Garmin Edge 705,不過真的太大隻了點,雖然他有完整的功能;但是可能裝登山車還能接受,公路車的話就感覺很不搭,而且平時騎的都是固定路線比較多,導航用不到;臨時有需要的話手機的導航就可以應急所以沒有買。一直到Garmin Edge 500出來以後體積和揰量已經縮小到還可以接受的程度了,才想說買來試試看好了。
Slipstream Sports 的CEO Jonathan Vaughters說:在這種每一公克、每一秒鐘都很計較的運動中,Garmin Edge 500提供了無可比擬的數據與精確度。Garmin Edge 500和他的大哥二哥們比,確實小隻很多(Edge 705約105克 Edge 500約58克),這對越輕越貴的單車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另一件更好的是就是,價格也縮水了。
若說Garmin Edge 500是Garmin Edge 705的縮水板,只能指重量和體積。在功能上應該與Edge 305差不多甚至多了些小功能,比如說畫面資訊的顯示,和Edge 705比起來就是少了導航的功能了,但也因此在不增加體機與重量的情況下延長了電池的續航力。

首先在外觀方面,銀色碳纖維花紋的外殼加上藍白色的表面。外觀中規中矩不是很流線。但是如果能夠像新的 Polar CS500(圖:http://www.pezcyclingnews.com)一般那肯定是會更棒的。
改善了前代產品固定座的穩定度,新的Garmin Edge 500固定座不只高度減少、面積增大;而且更加堅固可靠,讓你更安心騎車而不用擔心碼表跳車的危險事情。

Garmin Edge 500體積可以縮小許多是因為省去記憶卡插槽而且用了小一點的黑白螢幕,體積縮小之餘還可以省電。Garmin Edge 500也有Garmin 獨家的HotFix™的功能,可以根據衛星星歷推測所在位置以加速衛星定位,最快3.5秒就可以定位完成。

搭配的心跳表和GSC10車速轉速感應傳輸器和其他的Garmin Edge系列都一樣,外觀不怎麼樣。不過若是和Polar比起來至少車速和轉速感應是在一起的,要醜就醜一個地方就好了;而且還可以換電池,省錢又環保。

感應磁鐵(DIY,非原廠)固定於延長氣嘴上,以免破壞輪組。

但是目前量產的車速轉速感應器最美的應該就是Trek的duotrap(同樣也是支援ANT+,轉速、車速合一的功能),整合在後下叉美觀又方便。相同的Garmin Edge 500也是支援ANT+,所以也能和Trek的duotrap(圖:cyclingnews.com)搭配使用。
說到功能,Garmin 的 Edge 系列功能應該在單車碼表當中是最完備的了。Garmin Edge 500的GPS功能不是用於導航,而是紀錄。進階的單車馬錶和GPS結合是相當合理的。因為會將你走過那段路的所有資料都記錄下來,進而可以在運動後加以分析。運動當中也能和自己比較(虛擬夥伴)。
如果你想要進步的話,Garmin Edge 500還有幫助訓練的功能:
首先,你想要的資訊它都能提供;從最基本的車速、轉速、高度、溫度、坡度、還有GPS能提供的時間、距離等。另外若是你很多錢的話擁有支援ANT+的功率裝置(像是Powertap、SRM、CinQo Saturn、或是新的Metrigear Vector)就可以顯示你的功率。
另外,也可以顯示你的心跳。而且Garmin也和一家叫Firstbeat的公司合作以更精確的算出所消耗的卡路里。以心跳來作為騎乘時的能量管理依據應該是僅次於功率計的好方法了。
最後,可以分析你的騎乘;只要連上電腦、進入GARMIN connect,就可以分析你的騎乘資訊並且與朋友分享。用你的單車寫日記。

最後很建議大家買這個碼表,不只外觀體積和重量改善,功能也相當齊全,價格和Polar的高階碼表相比便宜許多,若是引進國內以國外Edge 500 比Forerunner 405價格便宜推測,應該介於7000~9000的價格帶;不買它要買誰。
固定於龍頭。

固定於把手。

最後裝置於車子上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