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次PO文章算不算是在毒別人....
今天開箱比別人晚一步
原因是在尋找卡踏與輪組
二來今天排休,希望有較充裕的時間來參與組裝過程
按照慣例,第一張一定要箱子

還未組裝時的模樣,感覺像汽車未上市發表前的"偽裝車"

130mm的頭管

原廠配置的輪組,爲了讓愛車看起來更殺氣,所以不考慮裝囉~ (若是有需要的車友可以密我)

REYNOLDS Assault 碳纖輪組,前20後24,共1525克

輪組定裝,準備上飛機把

位於上管走內線的變線蓋,這時老闆提醒我趕快來拍照。

調整夾器,因為直上板輪,老闆順便換煞車塊。

上卡踏,卡踏是麻煩網拍賣家趕在17:00前寄出。

在組裝同時,有位顧客要加裝駐架,老闆以迅速的速度完成(我還幫他計時,30秒完成)
這過程讓我聯想到F1方程式賽車的情景

Fitting後就裁管,下刀前老闆還幽默地對我說:要不要你自己先下第一刀

調整坐墊水平角度,椅墊是沿用上一台的。

最後的變速微調

將~將~完成啦!

這張是老闆拍的,老闆:這個角度最美。




現場有多位車友參與這次組裝過程,同時也感受到老闆與各車友的熱情
眼尖的高雄在地車友們看到背景應該知道是哪位年輕有為的老闆吧~
沒錯~我也是慕名而來
-----------------------------------------------------------------------------------
2010-03-02 更新
-----------------------------------------------------------------------------------
相信各位很好奇究竟2010年FUJI SST系列騎乘的評價如何
先讓大家參考我的數據
身高184,體重74,跨高87 <----屬短上半身

車架尺寸:54
龍頭:110mm
車手寬42cm
Fitting後經過系統軟體換算
座管需裁掉3.2公分
附上一張座管近照供大家參考

其實我fitting後適合的上管長度是60
但是我上一台公路車上管也是54.5,龍頭110MM
騎乘也算還能接受,身體不會太立
現在這台SST座墊與上把高度落差有13CM這麼多
這是因為我的胯下長與原廠事先裁好前叉所造成的
有這樣的高落差,基本上身體柔軟度要夠,不然很容易造成腰部酸痛或運動傷害
不過這些現象並沒有出現在我身上
或許是之前有騎過公路車
騎乘後給予的評價分數
山路:75分
平路:85分
山路--->
1.因為搭配的是板輪,上坡路段說實在的,沒比一般入門款的輪組來得輕鬆
2.變把位置過於水平,操控性降低,龍頭有拖重感,不利於爬坡衝刺
平路--->
1.對我而言,2010年SHIMANO ULTEGRA 二級變速系統換檔明確,用於一般練車的需求已經夠用了
剛組好車時有現場試乘,發現鍊條磨大盤,飛輪會跳檔,不過這些問題微調後就解決
2.SST屬壓縮車架,車架較小,平路抽車反應直接
3.搭板輪後市區試過平路58km/H,若是在郊外,我相信這組板輪的慣性一定會讓成績更好
4.原廠配置的VITTORIA RUBINO PROⅡ外胎,抽車時有明顯地摩擦聲(很黏)
這台SST車架幾何與新設定的戰駒還需一咪咪時間來適應

近期會安排150k的行程,到時候再來分享心得
以上試騎路段為高雄壽山外加平路40km所發表的淺見
提醒各位~
若是選大尺寸車架比較會有切到字的問題
但是尺寸過小會有座墊與手把產生高落差問題
如果各位大大曾騎過公路車,後者比較不必擔心
原則上我建議要適合自己的,不要因為在乎FUJI會不會少一個字而犧牲掉該有的騎乘舒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