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本身是業務的立場替店家發發牢騷看來車店越來越難生存了買車的基本上都要要求前燈 後燈 水壺架 安全帽 車衣 車褲 前包 後包之前有人發文成車的龍頭把首要選配 現在又有人發文FITTING都要送(在此不討論FITTING的標準)賣車不打低於八折又叫黑店換內胎不准收錢工資 調變速不准收錢請問親愛偉大衣食父母消費者你們打算給自行車車店賺什麼???當然市場會有機制去平衡這些現象不過我想說的是再見了自行車店!!
好的車店應該是合理的利潤 合理的收費你說的這些 前燈 後燈 水壺架 安全帽 車衣 車褲 前包 後包這些可以說是一次性的消費 同樣的東西這些全買從南到北 絕對價錢可以差距至少50%消費者當然是會找便宜的買當然店家就要自我定位 賣服務 還是只賣東西當然 工錢的收費差異過大 不同的招牌 同樣的維修動作 為什麼可以差異到1~3倍以上我覺得店家態度是否會讓顧客再次消費是佔大多數!!!
就跟買汽機車一樣可以自己換機油 當然就覺得保養廠原廠貴為什麼打開螺絲把油倒進去 就要幾百到幾千價錢也是差很多單車也是這樣 有些人自己會弄當然不用錢但是不會弄or不想自己弄 看到別人說不用錢 只是調整幾顆螺絲也覺得自己到車店也不用錢我到我買汽車的保養廠保養 他從來沒有跟我說免費服務也是要錢的 當你覺得這不值這些錢當然你也可以自己diy不要再說那些手錢的店單車退燒了怎樣去年汽車賣這麼差 也沒有少收保養費賣的差才得從服務收回來 怎麼的服務收怎樣的錢消費者和店家的標準不一定會一樣 店家跟汽車技師一樣都算技術人員汽車進廠(原廠)2小時收工資1200 換個胎好歹也要花10分鐘(學生車和有快拆車的平均)如果真的覺得賺很大 建議網拍買一買自己裝就好了!!不要同意店家裝再到網路上取暖 這有啥用呢
brain mcdonalds wrote:之前有人發文成車的龍頭把首要選配 現在又有人發文FITTING都要送(在此不討論FITTING的標準) 你站在業務的觀點這東西不用送嗎?不fitting怎麼測龍頭長度與把手寬度不把車子調到最適合消費者的狀態那為什麼要跟車店買車你是希望消費者隨便去牽一台根本不適合自己的車錢付一付趕快滾嗎?你買東西會不會殺價,會不會凹贈品這都是消費者的心態不爽就別賣車去當消費者
vul4 wrote:你站在業務的觀點這東...(恕刪) fitting那些機器量一量,出來的數據就能保證騎得舒服?當買第一部腳踏車時,自己如何得知該用什麼樣的方是騎乘?機器量一量出來的數據用在車子上,真的可以改善騎乘疲勞?為何還有很多人覺得過於伸展,騎沒半小時姿勢就崩潰了?
brain mcdonalds wrote:站在本身是業務的立場...(恕刪) 錢不是大多數人的問題!!問題是...服務態度太差..讓我感到說不值得為了修車買零件要面對店家冷漠又看不起消費者的臉色!!高階不是人人都買得起!!..要是有一天年終獎金下來...店家的態度會讓我們考慮直不值得去買..要是表現出付看你就是買不起的表情....誰還會想買車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