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今天下午回到家....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咦, 這是什麼?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原來是我向航翊訂購的輪組, 今日終於到貨了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1. 先開第一箱是,輪組攜行袋,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2. 恩, 很厚, 輪組的保護度會很好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3. 再開第二箱,是航翊RT-050A 輪組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4. 前輪 輪組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5.後輪 輪組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6. 前後輪組合照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7. 我原來的輪組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8. 是 Mavic Ksyrium Elite 09 年版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9. RT-050A 上的注意事項, 最高胎壓125, 最高張力 130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10. 前花鼓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11. 後花鼓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12. 配件包的前面, 說明書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13. 配件包的後面, 各式配件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14. 配件包的內容: 快拆, 延長氣嘴, 備用鋼絲幅條, 輪組調整工具等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
先開箱開到這裡, 其他的, 日後再補上
本人不是廠商或經銷商,
本人只是 01 上的一位車友, 開心的分享新到手的道具
本人不會想賣本人的 Elite 也不會想賣本人的 RT-050A
日後, 應該會寫一篇 Elite VS RT-050A 的測試報告 (包含 爬山 與 平地)
如果有人也入手 RT-050A, 歡迎加入討論與分享, 謝謝
嘴砲/筆戰文就免了, 絕不回應 嘴砲/筆戰文
-----------------------------------------------------------------------------------
9/11 23:19 更新

FFAA wrote:
請問輪組攜行袋是送的...(恕刪)


敗家銘 wrote:
訂價是19000元~...(恕刪)


lgrnik wrote:
好亮的一組輪組小弟也...(恕刪)


請別問我這些問題
說出來
除了已經買的人會垂心肝
更會被之前已經知道的車友指責為 "四處炫燿"
(雖然我只跟少數幾位車友分享過)

我只能說
我也是像大家一樣, 用血汗錢買的
另外,
1. 廠商的製造與管銷成本離 定價19000 不會太遠
2. 在休閒產業展的時候, 發覺其他同類型的國產版輪 Novatec/Token 定價也要 NTD$ 40000 以上
所以, 以定價來說, 已經是非常的超值
----------------------------------------------------------------------------------
9/19 02:02 更新

話說上禮拜小弟把航翊的 RT-050A 給率先開箱了, 引起了不小的回響
週五下午, 趁放學回台北
跑去車店把輪組給裝起來,
順便呢, 秤秤空重, 並照下照片, 滿足眾人的好奇心
想說趁颱風還沒來之前騎出去透透氣, 適應一下輪組
結果颱風竟然提早到
於是就只好改天再騎出去看看了
小弟裝的是馬牌的襯帶 (最高 120 psi) +馬牌內胎+米其林的Pro3Race (最高115psi)

(來不及拍照, 好天氣再補圖)

另外, 小弟並不是沒做功課就沒事錢拿著亂買道具的,
稍微地做了一點小功課
原本的目標為 MAVIC Carbone SLR
因為 他的重量與小弟的 Ksyrium Elite 的重量比較接近,
MAVIC Carbone SLR很貴, 即使是二手的也要45000大洋
然, 退而求其次
Mavic Comic Carbone SL 或者 Shimano WH-7850-C50-CL也同樣不便宜
所以就考慮國產的

趁著休閒產業展, 四處看, 四處比較
誰知道, 第一個就看到航翊的 RT-050A
在正式向航翊下單採買之前也稍微打聽一下航翊的名聲
RT-050A 在重量上, 價格上都讓我很滿意,
想說老天爺對小弟真好, 讓小弟有緣遇到航翊
小弟還沒有甚麼名牌的品牌情節
也沒有甚麼特別的功能要求
當時小弟只是想要買一組板輪來玩玩看
趁機學習並分享一下高框板輪的優缺點 (這個才是重點)

小弟之所以選擇鋁邊的半碳纖板輪
除了管胎不便宜之外, 後勤維修上也麻煩,
最重要的是, 小弟的大多數練車路線都是山路
(小油坑, 冷水坑, 風櫃嘴, 中社, 北宜, 永安漁港, 金山北海岸…..)
使用鋁邊的板輪的話, 消耗會比較小, 也沒有高溫燒框的問題

除了Mavic Comic Carbone SL, Carbone SLR, 與 Shimano WH-7850-C50-CL之外
小弟當時考慮的各廠牌板輪清單如下, 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以下應為空重, 不含高壓襯帶, 不含快拆, 不含飛輪, 除非另外標示

Equinox RT-050A
F: 760g (實測)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R: 920g (實測)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Mavic Ksyrium Elite (09年)
F: 675g (官網) /660g (實測), 重量 = -2.23 %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R: 875g (官網) /880g (實測, 含感應磁鐵(5G?)) 重量 = ±0%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Mavic Carbone SLR (10年)
F: 725g (官網)
R: 875g (官網)

Mavic Comic Carbone SL (10年)
F: 780g (官網)
R: 960g (官網)

Novatec J158 (10年)
F: 880g (官網)
R: 1039g (官網)

Novatec J233 (10年)
F: 678g (官網)
R: 899g (官網)

TOKEN C50A (10年)
F: 880g (官網)
R: 1080g (官網)

SRAM S40 (10年)
F: 760g(官網)
R: 950g (官網)

SRAM S60 (10年)
F: 835g (官網)
R: 1015g (官網)

Shimano WH-7850-C50-CL (10年)
F: 755g (官網)
R: 970g (官網)
------------------------------------------------------------------------------------
9/26 更新 兩次 的爬山心得

先說好, 小弟我是肉腳中的肉肉腳, 以下心得為純個人感覺, 不準或不對的地方請指教

本週試了兩次 RT-050A 的爬山性能
對照組 Mavic Ksyrium Elite 09 年版
以下資訊 RT-050A 與 Elite 都相同 (以示公平)

測試 體重 73 kg
測試 大盤 53-39 SRAM Force 170mm
測試 飛輪 11-28 Shimano Ulterga
測試 外胎 米其林 Pro 3 Race
測試 胎壓 110 psi

週三早上由行義路以土地公前的紅綠燈為起點 到 上陽金小七

Elite 時間為 35 分 20 秒
RT-050A 時間為 36 分 10 秒

由於到敦敘之前的坡比較陡

Elite 時間為 13 分 30 秒
RT-050A 時間為 14 分 10 秒

由這樣的路程資訊來看 兩個輪組的差別並不大 在誤差範圍之內

下坡時 雖不求極速 (以免出事, 摔車), 過彎時輪組的側向剛性並不差
過五線譜的時候 震動 也不會比 Elite 來的大,
以這兩項來說, 應該說是差不多的


週日 參加 TUAA 當檢定賽

先騎第 3p

35 分 30 秒 到達 平等里 警察局
45 分 30 秒 到達 國家通訊中心
79 分 20 秒 到達 最高點並準備下滑
(三項都比 Elite 快)

上山到此時的心得是, 重拖度是還好, 還感覺不出來
或者說是, 還在精力旺盛期, 所以感覺不出來

下坡時, 也是不求極速, 以免出事, 摔車
但是有一段又平又長的下坡
在沒有踩踏的情況之下, 車速輕易達到 57km/h+
速度越快, 風阻越明顯, 可是超控上卻很自然, 除了輪組的共鳴聲較大之外(也有車友說是 風鳴聲 )
覺得自己是在騎Elite,

可是, 有一點很明顯, 也可能是我的錯覺, 就是 RT-050A 的 順暢度似乎小輸Elite 一點點
起碼 聲音比就大, (絕不是共鳴聲, 高速下坡才有)

這一點 我要再騎一次 Elite 來驗證一下才會準

到了 要騎第 2p 大平國小段的時候
RT-050A 與 Elite 的分別就出來了
坡度小於5% 騎乘速度在 10km/h 以下的時候
重拖度明顯 會變的比較耗力
但是呢, 我騎的是標準盤配11-28 t,
退到 39*28T 還是很重, 大腿的肌肉壓力比較大
我想, 如果我騎乘的是 CT 盤, 應該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起碼, 36/34*26/28t 的齒比 相對於 39*28t 算是輕盈的
反之, 如果回轉速/騎乘速度拉的起來, Elite 會追不上
這點, 小弟是很肯定的

以小弟的爬山需求來說, RT-050A 是合格了
外觀顏色也 很撘小弟的車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開箱分享] 航翊 RT-050A (9/26 更新, 兩次的爬山感想)

有空在來測測平路 (西濱或金山北海岸)

PS. 改天再好好的檢查一下我的 RT-050A 扁鋼絲是否會磨到開孔的邊緣

Be Aware of What You’re Wishing For, It Might Just Come True.
第一次坐沙發,讚喔。不知道那個紅色的地方是水標還是用貼紙的型式貼上去的?

很喜歡這一組,但是紅色跟車色不太搭。

希望樓主之後可以分亨使用心得,感謝。
哇!!! 這就是重量只有1600克,卻讓你花不到2萬元的航翊 RT-050A 50mm 高框板輪 ~~

「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忌是庸才」
恭喜入手新輪組~

可否分享一下是多高的框呢?重量是多少呢?

小弟也在物色大概這樣高度的輪組!

謝謝
~不要用自己的認為來檢視別人的作為~
大大是運動休閒展時訂的嗎?
小弟也有去航翊的攤位逛逛~
感覺蠻多不錯的輪組~
尤其是外觀也很漂亮~!!!!
319RHQ wrote:
日後, 應該會寫一篇 Elite VS RT-050A 的測試報告 (包含 爬山 與 平地)......(恕刪)


期待唷~~~
目前正在等待非官方測試報告~~~~

ggm5497 wrote:
可否分享一下是多高的框呢?重量是多少呢?
...(恕刪)


框高50mm~重量1600kg左右..
重點不到20k..
如果這組口碑好..應該會是暢銷輪組~
ㄚBEN
拿到了阿,預祝你騎得娛快
我今天也收到了航翊的測試版輪組
就是傳說中那組三位一體的板輪
不過,因為還要裝管胎可能晚一陣子才能上路

liutuanee wrote:
就是傳說中那組三位一體的板輪...(恕刪)


好物押~
還要再存錢~
流口水ing
Be Aware of What You’re Wishing For, It Might Just Come True.
crazysugizo wrote:
大大是運動休閒展時訂...(恕刪)


沒錯是運動休閒展預購的商品

以售價來說, 非常適合我的荷包, 這一點我非常滿意
Be Aware of What You’re Wishing For, It Might Just Come True.
樓主 : 可以麻煩您幫忙看一下說明書中有寫載重限制嗎???

謝謝啦!!!
「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忌是庸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