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
話說小弟從沒興趣點進開箱組車文或是「幫我看看車有沒有問題」等文看看,但 01 此類文實在太多,今天失手點錯進了一文,不禁啞然失笑。想想也許樓主是業餘愛好,沒注意太多車輪快拆如何安裝。好在開箱文很多,弟隨便找了幾篇,讀後不由得繼續拍案驚奇(原文:看看後不由得繼續笑),錯誤比例似乎頗高,特別是連車店師傅都會裝得讓快拆拆慢(註:抽樣數不高,沒有打翻一船人的意思)。

快拆拆快?回響
也許是為了美觀才會想把快拆鎖在紅色的位置,但這樣完全失去快拆的意義與功用:手指要怎麼伸進快拆和車架或前叉間來拆輪子?

考慮通常是人立於車左,以左手扶車右手拆後輪,以右手扶車左手拆前輪。綠色易於施力較優,藍色亦可,灰色需以另一手施加向下的力,與黃色位置(手需伸進後叉間)一樣不盡理想。

十秒內,是換輪的時間,也通常可以看出車隊技師的實力。五秒內,要有單手拆女王後扣的能力。

又:開箱文為何總是非得照個空箱子?

====== 回響 ======

姆,
chinhsing_chen 兄掉後輪一案,算是小弟唯一收穫。可惜的是,眾回文中似乎未見車隊技師或車行老闆說明一下對快拆方向的偏好或理由。

有人談風阻,卻沒人談 TT 車是鎖哪裡?有沒有快拆,需不需快拆?(快拆風阻的大略計算不是很困難:1. 截面 2. 速度 3. 算算密度 4. 猜猜 drag coefficient, go figure)。

ziponer 兄提到快拆有個弧度,很讓弟期待,卻沒人續問有弧度是實用還是美觀,還只是為了讓「快拆位置美美的人」還有機會可以拆下輪子?若是真為了方便使力就手,為何不做成平的?

有人提到鉤到東西或他人車輪的危險,很讚。其實若是真有思考過如何鎖快拆,應該會意識到快拆的末端「起碼」該壓入到和前叉或後叉支架有所重疊(綠色位置,前視或後視),以防範這類事故。從這看來,快拆設計成費力的弧形(以前都是直的!),也許有實用上的道理在(就算被追撞也易於會滑開)。

考慮使用快拆的理由,現行設計沒有進步空間嗎?舉個天馬行空的例子(小弟知道這強度與安全上絕對不行):把快拆設計成跟類似自動傘原理一般。也許有業界朋友有在「不暴露單車工業暴利秘密」下可以說說,為何現行設計是這樣?

冬天一到,少了跑步消耗體力,下了無色無相天竺鼠輪迴台後,腦子身體還是沒有空空 (喂喂,小弟是不贊成找二女王到姑蘇城外含三次的),上上 01 當消遣。您有興趣討論開槓,請不吝直陳意見。 nothing is trivial.
文章關鍵字

jobinobi wrote:
想想也許樓主是業餘愛好,沒注意太多車輪快拆如何安裝。
也許是為了美觀才會想把快拆鎖在紅色的位置
十秒內,是換輪的時間,也通常可以看出車隊技師的實力。
又:開箱文為何總是非得照個空箱子?
...(恕刪)

你都知道也許是業餘美觀的因素
還硬要挑這雞毛蒜皮的來笑
業餘而已不用每台車都要設定成要參加F1等級正式比賽的設定
開箱照個空箱子我想變成是01上的一種慣例吧
就好像我有時也會想著
為何我洗澡一定非得先洗左手
就是習慣了


jobinobi wrote:
開箱文為何總是非得照個空箱子?
不然怎麼叫開箱文
jobinobi wrote:
姆,話說小弟從沒興趣...(恕刪)
我是這樣的:



因為兩輪我都是用右手拆的
職業車隊,不注重美觀與否,在意的是速度

而一般騎士在意的是整體性的美觀。

不知大家屬於哪一種?

PS : 我是綠色的位置 (( 其實不難看阿?!


jobinobi wrote:
十秒內,是換輪的時間,也通常可以看出車隊技師的實力。
7/18 -> 9/25 : 96KG -> 73KG
我都裝綠色那個位置
但是有些車店喜歡裝藍色那個位置
說是不容易勾到東西
但是我還是很不喜歡藍色那個位置

jobinobi wrote:
十秒內,是換輪的時間,也通常可以看出車隊技師的實力。五秒內,要有單手拆女王後扣的能力。


這句才是今日最重點
http://www.plurk.com/Snowfi/invite 一起噗浪吧!
個人認為是很好的解說,
至少提供一個美觀和實用間取捨的考量。
建議後輪的快拆就不要朝前(黃色),現在後下叉特短(RC),有次起身要抽車時,左後腳跟勾到快拆,後輪就脫落了.....

jobinobi wrote:
五秒內,要有單手拆女王後扣的能力。...(恕刪)

給你按個"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