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肇因於10月底的Giant試乘會,讓我對它念念不忘!
夠硬!抽車加速不會感覺疲軟,而且上把的手感非常好!對一直用原廠金屬把手的我有極大誘惑!!
2.

重新Fitting過後選的尺寸,為了確認,還找了一支110mm的龍頭先試騎。
3.

簡約、單純、有力的Logo
4.

果然是MIT台灣作的,雖然繞一大圈買它,還是值得的!
5.

開箱!! 雖然外箱出貨時被折疊過以塞進航空紙箱,不過整理好還是要再開一次..
6.

有供應給三支環法車隊使用
7.

正面的全貌
8.

斜上方角度 很特別的缺口造型,比舊版減少了曲線設計但增加了直線剛性美
9.

龍頭的角度是8度,當然是單一選擇!
10.

試乘會中印象深刻的的上平把,對長途騎乘應該非常舒適!
11.

平把下方有碳纖線槽,足夠容納剎車線及變速線。
同時可以看到留有原廠馬錶座的螺絲座,不過沒有"同綑",必須另外買!
12.

是人體功學把形,但是帶有小彎把設計的特色!
本來確認要買這把手前上官網看說明,曾誤以為它有分兩種把形,後來寫信給商家,他們向Shimano確認是只有一型, 這讓我有不小的猶豫,曾經想放棄!
不過後來找到一些使用者的實測數字後了解它Drop不大,而且Reach很小,我的腰應該可以負荷...

13.

質感非常的好,試車會是白色的也很漂亮,但黑色的配我的車!
14.

再來一張!
還沒想到怎麼配把手帶及變把套顏色,裝上以後再補充使用心得。
15

.............................<同場加映>.................................
"鏈條及後叉固定器"
16.

應該是這樣稱呼的吧! 一直在找這種小附件,因為我只要載車出門一定要拆後輪放後廂。
之前是用國產的掛鍊器,沒有後輪時有固定鍊條的功能,還可以用來清潔鍊條,但是在運輸過程中無法固定後下叉。如下圖↓

可能是我有小緊張,擔心空的後叉萬一受力會斷裂,所以又找到這個也是Pro的產品,它更換所附的墊圈以後還可以給登山車用。
.............................<實際使用心得>.................................
把手上了幾天,騎了兩趟,果然不枉千里迢迢買回來。
夠硬可以放心的抽車不會疲軟,但以往經過巔跛、跳動路面死硬的手震被減緩了。
這是我自己有試過FSA的K-Wing的感覺,比K-Wing還硬,不過可能是犧牲輕量化換來的,但我認為值得。
安裝及纏把手帶都是自己來的,拍的也不好,傷眼請見諒。



果然還是黑色的比較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