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很多請耐心等待

ALPINE(登山王-阿爾卑斯山)白色
不過以上只是官方稱呼, 我喜歡叫它"阿派"



箱子上的尺寸表, 好像沒啥用


把車抽出來, 簡稱"抽車"



SRAM 34T飛輪, 適合多山的地方(其實是太肉了, 這樣就不用改車了)

Driveline 50/34大盤, 四方孔的, 曲柄長170mm

這個保護棉後來被我收起來了, 我要放在喇叭裡面當吸音棉, 根本是一樣的東西啊

話說我家吸塵器裡面拿出來的東西也是長這個樣子啊


不是很多的配件, 還有限量眼鏡

這張的重點是老闆的戒指吧

龍頭90mm

UNO的坐管, 長度只有250mm

老闆在幫別人補胎, 自己來組車, 調坐墊高ing....
開箱文開到變成自己組, 應該也是第一個吧, 指甲太長了


建大Kontender 700x23c胎

說實在的, 我不知道這什麼牌子的輪圈

還寫DA17, 一開始還以為是Alexrims的框勒

微轉新款登山車後變

微轉9速變把, 我這個尺寸的彎把寬度是42cm, 個人覺得40cm比較剛好

這純粹在玩淺景深失焦而已


右邊是原車的踏板(至少是培林的), 但我要裝左邊的踏板

很爛的滾珠花毂, 跟T3一樣的

後變Tektro R530

純粹是在玩淺景深


4130雙抽管材

其實就是雷諾520啊, 車架尺寸50

民國100紀念, 2是創辦人102歲的意思

喔耶.....阿派

前叉附近的樣子

銲接的水準, 說實在的很普通


這台車有裝貨架的結構


但是KHS你把孔做在這邊, 都卡到煞車線了啊


全貌



這我的第一台鋼管車, size選擇是盡量挑不會卡到的最大尺寸, 這樣上管會比較水平

路感還不錯, 不過我不會形容差異啦, 震動比鋁車少, 跟碳車差不多吧
換成以前買的powerway輪組了, 大概輕量化500g吧, 原廠輪組22xxg



坐管換成天秤式, 角度比較好調, 龍頭換成11cm, 墊片換黑的


====================================
騎乘心得
阿派是我的第一台鋼管公路車, 但卻是第三台公路車
前面兩台是Defy 2與TCR Advanced Giro, 所以我除了鈦車沒有外, 其他都有了
(不過我不會去買鈦車, 因為這種車貴, 效能普普, 且風格不夠獨特, 不講會讓人誤以為是鋼管車)
阿派一買來就換成Powerway輪組了, 所以原廠輪組的效能我也不知道, 只知道很重
吸震性
TCR ADV > 阿派 > Defy
(註: Defy前輪因為碳纖前叉的關係, 減震能力還是比較好, 而後輪減震能力則是阿派比較好)
加速能力
TCR ADV > Defy > 阿派
爬坡能力
TCR ADV > Defy > 阿派
TCR ADV的踩踏回饋會讓人不自覺越騎越快, 然後就爆掉了

Defy蠻平均的, 有能文能武的感覺
阿派的回饋比較難以拉回轉速, 會讓人不想騎快, 慢慢騎, 悠閒騎, 不適合重踩
如果要量化數據的話
爬同一段坡大概是這樣子:
阿派 ... 18km/hr (車+人84.7kg, pw輪組)
Defy ... 19.5km/hr (車+人83.8kg, 原廠輪組)
TCR ADV ... 20.5km/hr (車+人82kg, 原廠輪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