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重來沒有換過輪組
只是最近想換輪組後,爬了很多文後的一些感想
如果有錯能給予指教
只是希望能買到自己想要的輪組
因為自己的家庭作息因素,所以一般只能早上晨騎約1小時
又居住在小鄉鎮,因此少有認識的車友,更遑論借人家的輪組來試試
只好有求於01的先進了
看了那麼多的文章,就鋁製的輪組(不談碳纖維框)
似乎想爬坡輕鬆點,輪組就得輕一點(就得犧牲一點輪組的剛性)
想平路騎快一點,輪組的框就得高(30mm以上)一點(就得重一點)
因此我若選爬坡輪(1400g~1500g)~~我的傾向選擇
爬坡肯定較我現在成車(2~3萬的鋁車)配的輪組輕鬆一點對吧?
那平路加速呢?會差於我現在成車配的輪組嗎?
若選所謂高框的版輪
因為框高所以平路騎乘的慣性,可讓車子較好加速
但也因為框高,重量就會重一點,那爬坡時就會差於我現在成車配的輪組嗎?
再來就售價而言
國外的廠牌(shimano mavic)等,都受到大家的推薦
如爬坡輪
DURA ACE WH-7900 C24 CL 1395g 約23000元
WH-RS80 C24 CL 1519g 約14000元
相較於我找到的國內廠牌
Token C22A 1240g 約16800元
AmainT RM460 1460g 約11000元
ACLEX alx 630 1430g 約14000元
似乎國內的廠牌也做到不錯的水準!價格也很親民!CP值感覺更高
就輕量化的迷思
多輕個100g就差很多嗎?值得多花1萬大洋嗎?
另外!
本來覺得國外的廠牌應該品管會做較好,買到瑕疵品的機率應較低
但看了這篇天啊!我把shimano RS80 C24輪條給踩崩了
我也無言了!更不用說我在這小地方要等維修及待料的問題
不過國內的廠牌討論的心得也較少
不過評論的結果感覺不會差到哪裡去?
以上純屬個人的一些心得!有錯請更正
價格只是網路拍賣上找個資料參考
DELGADO wrote:
小弟重來沒有換過輪組...(恕刪)
先看你的需求是廠輪還是手編輪
廠輪:
沒的挑!!只能看錢來選擇!!!評價就看大家或是雜誌囉(因為你說你也借不到試用)
但還是要決定登山或是平路用!!!看你的騎乘路線!!!
當然會有人說!!!騎車有2組輪組是很正常!!!
不過我們沒錢還是選中庸一點吧!!!
如果緩坡多!!其實選全功能或是小板輪約30mm以上都ok!!
如果是8-15%的坡還是選登山輪吧!!!
全看你的路線平坡比。
手編輪:
還是要先挑平路或是登山!!!
找個好編工
框就那幾種可選!!!除非錢多可選碳框
花鼓選擇也是那幾種!!chosen..清豪..DT...SUNRIGLE...CHRISKING...TUNE...
編法跟鋼絲數還有重量都有相關性,這要討論才能決定!!!
之前小弟也用權功能輪組!!!
現在是用手編輪!!!
因為臺北的路隨便都要爬坡....不是5%就是10%....還是選登山輕鬆點!!
只是就沒有板輪的殺氣....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DELGADO wrote:
~~所以挑『輕量』輪...(恕刪)
它的意思是說
因為才差100g
建議找框強一點
不要為了那100g找輕框
因為輕框跟強度成反比
不過在碳框上不一定是這樣
所以比如xr200跟xr270,框的重量差約30-50g吧...
建議照xr270
因為比xr200強多了
不然你的鋼絲數就要多一點
輪組不是輕就好
要輕要剛性好
所以你很少看到剛性好的登山輪會多輕...因為鋁框的強度跟重量是有一定的關係
所以很多然才會選高框碳框...但確很輕...
兼固平路的風阻跟登山的重量...
campy的neutro就是一個例子..輪組約1500左右!!!但它是定義為登山輪...
瞎貓跟跑0為什麼沒辦法再輕....因為它就是用鋁框...除非它換碳框...
不然要強要壯的鋁框...一定不輕...
來自中和的白Octavia Combi 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