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登山車車齡有幾年,為挑戰136&傳說.武嶺,不被人海放-----本著小惡魔精神就給她拜下去------口袋不深,考慮:1.耐用(至少十年以上) 2.好保養(原考慮鋼管但怕生鏽) 3.省錢結論:國產鋁合金車架----網路上搜尋MOSSO還不錯看----就給他組下去因第一次騎公路車,又無騎過其他公路車,不知M0SSO與其他鋁車比較如何?請各位前輩解惑-----補上小弟的MOSSO並請擁有MOSSO的大大們展示一下您們的愛車吧-----
"庸"腳馬 wrote:小弟登山車車齡有幾年...(恕刪) 這設定好嗎 , 雖然很不太想掃板大入手新車的喜悅 , 但是也想您騎的安全呀 ,就算柔軟度在差 , 墊片應該也不需要墊的這麼多吧 ... 安全高度我感覺還要少 2CM ....
"庸"腳馬 wrote:小弟登山車車齡有幾年...(恕刪) 強烈建議你將彎把換掉公路車下把位的設定,末端傾斜度最好不要超過15度否則會造成手掌的疲勞,以及有手掌滑落導致摔車的危險你車上裝的那種大角度工學把是舊世代的產品以前的舊型煞把沒有預設煞把位的操控,所以在設定下水平的情況下是將煞把位放棄現代的煞變把則相當強調煞把位的操控,所以將彎把角度製作得較小這樣在煞把位設定水平後,下把位也可以設定成趨近水平,更符合人體工學下兩張網路圖是公路車彎把較新世代的形狀以及設定模式上面圖1是工學把、圖2是小彎把另外還有drop較小的小彎把,主要是給小手的人方便使用
"庸"腳馬 wrote:難怪我的彎把形狀與人不同,但也沒得嫌,因為是朋友送的----將就用喽!!待成真正的"勇腳"在換也不遲 到那個時候已經太遲了,你都沒感覺到握下把怎麼會那麼遠,換做是我二話不說馬上換再說,一支鋁合金手把又不是很貴,何苦逼自己去適應車子,應該是要反過來才對
"庸"腳馬 wrote:小弟登山車車齡有幾年...(恕刪) 你去網拍找uno的小彎把一隻也才5張小朋友上下是有這麼艱難嗎...話說我上次一口氣換了velo座墊uno 座管/小彎把/龍頭一整個台貨便宜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