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板上看了這麼多大大的文章
加上自己也有點年紀(35歲)平時都沒甚麼運動下
買了生平第一台的公路車

看了板上許多大大的分享,最後選了FUJI 2012 NEWEST LE
因為比較過很多台2萬元之內的公路車,發現這台的cp值真的很高
光是煞車變把就贏過很1萬多元的車,本來只想買1萬出頭的車
所以一路從RB660.R-902.R-903.GIANT SCR.HASA R4.
最後朋友介紹我2012 Masi partenza.2012 NEWEST LE
因為大多1萬多的車變把都是2300的..小弟很擔心會出現手指不夠長
按不到退檔鈕的問題,所以選擇這台FUJI的車,加上他現在有特惠..所以很超值

小弟今天牽車就從土城的車店騎回中和,雖然只有短短的6.X公里
但是小弟騎的氣喘吁吁,還叫老婆在旁邊護航(老婆還說我騎的真慢)
加上回家還要扛到6樓(頂樓加蓋)上來時還有點腿軟......
回到家後有一種心臟快要跳出來的感覺
這就是所謂的爆心臟嗎?要是被我弟知道他一定會笑死
他平常最少都是100公里起跳(要是他知道我騎6.X公里就快爆心臟了
他一定笑到翻掉)

請問各位大大 小弟目前買的裝備只有車上的 前燈,後燈,碼表,座墊後的小背包
水壺架(疑...我忘了買水壺)以及車架,請問還有甚麼需要添加的嗎?

另外個人的行車裝備需要準備什麼,(連安全帽都沒,老婆叫我帶機車的安全帽..
我差點暈倒)因為我個人裝備甚麼都還沒買...錢帶的不夠

請問各位大大有啥建議

謝謝


PS:請問各位大大..土城有哪裡可以騎單車呢?希望有機會能認識一些住土城的車友
我老弟住林口有點遠....

附上我車車的照片


公路車新手一枚
公路車新手一枚
公路車新手一枚
文章關鍵字
roger1102 wrote:
話說在板上看了這麼多...(恕刪)
最重要的安全帽你居然沒買
另,冬天到了,可以買件運動內衣和風衣
不要天氣冷就偷懶不騎車啊

* 運動內衣是指可快速排汗、有保暖功能、直接和皮膚接觸的衣服
穿起來要完全貼身才有效
風衣就是防風用
防風和保暖是不同的兩件事

雖然台灣人普遍很喜歡爬坡
但我還是不建議新手爬坡
先騎平路,熟悉騎乘和操控吧
我覺得有路就可以騎,不用拘泥一定要騎什麼路線

上樓梯一點都不費力的方法:
車頭朝後,抓下管
(下樓梯則讓車頭朝前)

兄弟!
我也是今天剛牽到這台,
我們的車色&水壺架&碼表是一樣的!
我也是公路車新手!
有空多交流!
補胎工具 工具組 打氣筒(車上攜帶簡便型,居家用直立打氣筒)(出門騎車前打滿120)

安全帽 車衣 車褲 手套 頭巾

預算購的話再加買心跳迴轉速馬表
扛車的話可以把坐墊靠在肩膀上,一手壓龍頭,一手扶下管。就可輕鬆上下樓梯了。(小弟也住頂樓加蓋6f)每天扛車

建議入手 安全帽、手套、車衣、車褲及風衣。碼表建議找有回轉數及心跳功能的,方便監控自己體能以及訓練。
後續請找一家再自己家附近手藝好的車店(當然大大買車那家店手藝好就更讚了),以利保養及學習。
最後,獨騎是孤獨的,建議開始多認識些車友一起騎車,氛圍好,騎車興致更佳,會騎的更遠更久。

roger1102 wrote:
話說在板上看了這麼多...(恕刪)


安全帽.....

添加個碼表....騎乘會變得更有趣唷~

不建議一開始就砸大錢買所有裝備~

可以慢慢騎....慢慢體會....

等騎出興趣了再買也不遲....

歡迎加入單車運動的行列~!!

"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Vaken wrote:
扛車的話可以把坐墊靠...(恕刪)
其實不太建議立刻跟別人一起騎
一來實力有差,自己會很有壓力
二來...看過一些團體...真的有在認真騎車嗎?
吃吃喝喝抽菸聊天,還有性交易情報交流
要不然就是開口閉口都是器材,並進行軍備競賽
聊技術、苦幹實幹練車的團體...不多
公路車!
下樓梯單手抓立管舉起來就下樓!
上樓梯單手抓龍頭往上拉就上樓了!
我11kg的鋼管和8kg的復合車架都是這樣抬的!
我體重53kg.....沒很壯~
collin chen
大概就缺安全帽和適合騎車的衣服吧
不過倒也未必非車衣車褲不可
能快速透氣排汗的就可以了
像我都買一兩百的長袖排汗衣當車衣就很夠了

車燈如果可以的話還是換定電流德規車燈比較好
槍燈容易照到對方眼睛而且可視範圍也太小
大哥,我今年31歲了,也剛開始學騎,車跟你買一樣的
年紀越大體力不如前,就知道運動的重要..哈哈
我每天固定騎至少30分鐘,再慢慢看身體負荷增加
個人覺得安全帽和車褲很重要,所以我買比較好的
目前我也是一個人慢慢增加運動量,慢慢練
可惜我人在南投,不能找你一起騎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