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真的比的出來不同座管規格的舒適度或剛性?????求答案

27.2 30.9 31.6 mm 這三個市面上最廣的規格

板上到底有沒有??高手 神人 有分析比較表

到目前至少還沒 搜尋到 類似答案??

謝謝

問舒適度和剛性也就算了...加速性?
erictsai3737 wrote:
27.2 30.9 ...(恕刪)
這種問題,對懂有限元素分析的人很容易。
有沒有會CAE的捧油來分享一下。

不過有些條件還是要定義,如拔出車架的長度多少?座管材質不論是鋁或碳纖,壁厚也常不同。

要做不同高度,不同材質,不同壁厚的分析,光三個變數交叉,加上受力方式(緃向、橫向),這下有的玩了!
最近幾台都用27.2mm 如 cevelo R5ca, BH ULTRA LIGHT 等一級輕量
canordale CAAD8.9.10系列

是否只是兼顧輕量與舒適的考量.......????才用27.2mm

可是市面上一些27.2 的carbon 管子 不見的比31.6的還輕耶!!!

是否有前輩討論過這些 座管的差異

31.6確實可以增強車架的剛性 這是一定的嗎????

好多疑問???無聊時問的

一般人可能感覺不出差異,但體重一百多的人應該就感覺得出來~~
Roger陳

Roger17Chen wrote:
一般人可能感覺不出差...(恕刪)


所以我115公斤

要選擇哪一種口徑的座管會比較舒適?@@感謝告知
最近剛換了一支碳纖維的座管(原本鋁的)
感覺有吸震的效果...或是我的錯覺吧

順便一問有人知道要怎麼鎖座管不留鎖痕嗎??
因為還沒調到最適合的高度...
白色的有鎖痕很醜...(還是我太龜毛了)
先將座高設定符合你身材但長一點點
再慢慢的以騎乘經驗向下微調到你覺得OK的座高(這過程需要一些時間)
我自己的答案是沒差.
碳纖跟鋁合金座管我都感受不出差別了.
遇到爛路不抬屁股, 甚麼座管都不舒服.
椅墊配碳纖座弓對舒適度的影響還比較顯著.
座管要剛性做甚麼? 你坐得軟嗎?
要看是怎樣的車種,若是登山車或公路車,因座管露出太少,所以差異不大~~

但有些小折座管得拉出很長,又沒避震,體重150的可能騎沒多久就會搞彎了....
Roger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