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是登山車一般都掛大盤(44t)在跑, 要換公路車對於它50t大盤有點怕怕的
結果剛剛交車老闆調小盤說你先試試吧!
一上路就覺得好輕。想說換大盤看看,結果踩起來好像沒比之前登山車重多少阿! 一整個就是好催且省力!難怪一堆人換公路車!
只是700c輪胎太薄騎起來會晃阿還要時間來磨習慣
小弟剛換公路車也才幾個月時間!~
板大的感覺小弟目前還是記憶猶新阿~XD

其實會晃~不是700C太細,而是你已經很習慣登山車重心偏後
隨便出力,車身都很穩定所以沒啥感覺!~

公路車彎把其實比較前面,重心也前頃,反應比較靈敏
會比較講究姿勢~當你調整好姿勢與踩踏頻率後...
身車自然也會穩定下來~~
COOLBE wrote:
我本來是登山車一般都掛大盤(44t)在跑, 要換公路車對於它50t大盤有點怕怕的
結果剛剛交車老闆調小盤說你先試試吧!
一上路就覺得好輕。想說換大盤看看,結果踩起來好像沒比之前登山車重多少阿! 一整個就是好催且省力!難怪一堆人換公路車!
只是700c輪胎太薄騎起來會晃阿還要時間來磨習慣


在下是登山車、公路車都有在騎,尚未練到登山越野能力,登山車用來騎石板路、自行車道、買東西、爬短程山路...還滿適合的,尤其像美利達盃單車嘉年華就需要用到登山車(且限2.0以上巧克力胎)。

而公路車就用來騎長途路線(50~120KM),及參加各種單車活動,不過腳力略差,還是會跟阿伯、大姐的登山車同速度。

公路車的操作會比較敏感,除了輪胎,還有車把手。
公路車的車把手比較窄(40~44CM),登山車車把手比較寬(60CM左右),公路車操作自然難度高。

以前國中騎的鋼管跑車R1000(彎把通勤車),車把手是古典彎把,車把手寬度36CM,操作更敏感,高中畢業放了十年沒騎,93年(2004年)單車熱拿出騎,搖搖晃晃,熊熊還不知所措,原來單車荒廢很久沒騎,還是需要從頭練起。

版主可以先選安全的地方練習。

BKS wrote:
其實會晃~不是700C太細,而是你已經很習慣登山車重心偏後
隨便出力,車身都很穩定所以沒啥感覺!~

公路車彎把其實比較前面,重心也前頃,反應比較靈敏
會比較講究姿勢~當你調整好姿勢與踩踏頻率後...
身車自然也會穩定下來~~

BKS 大大的看法角度也對,重心不一樣,像小摺車重心也跟大車不一樣,使用上也要適應。
私以為,不用跟隨潮流而換車種,可以保留兩種車種,享受不一樣樂趣。
(舊車賣掉的價格也會被買家砍很多,不如保留,可參加其他活動。)
剛剛練騎一小時!慢慢的抓回平衡感了。感覺還真不賴只是一直跟自己
下次要帶安全帽了......
我也是剛轉換騎公路車沒多久,
騎了公路車後發覺,手震的厲害,
會更加注意路面的狀況,
脖子跟手酸,
不過速度提升不少,爬坡我覺得較輕鬆,
騎登山車較悠閒,耐操些。

COOLBE wrote:
我本來是登山車一般都...(恕刪)


我是剛騎登山車 新手還在磨練中

看路上公路車都好威
COOLBE wrote:
一上路就覺得好輕。想說換大盤看看,結果踩起來好像沒比之前登山車重多少阿! 一整個就是好催且省力!難怪一堆人換公路車!

這是致命的吸引力,會讓你以為可以無止境的踩下去。等到你爬坡就知道了,沒算好坡度,一定會定杆,而且退到無檔可退


COOLBE wrote:
剛剛練騎一小時!慢慢的抓回平衡感了。感覺還真不賴只是一直跟自己
下次要帶安全帽了......

騎什麼車都要戴安全帽啊,不是只有公路車吧!

小弟之前只有很短暫的騎過一陣子公路車,最後脫手的原因是,受傷了。

因為沒注意到自己腰部已經有一些運動傷害,再加上當時剛換公路車,很興奮地去騎了兩天的花東旅行,回來就中鏢了。復健好一陣子,最近照x光才發現已經有椎間盤突出的現象。(爬文後發現,有這樣情形的人還真不少)

另外一些原因,也讓我決定最後狠下心賣掉公路車。由於公路車用的c夾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完全煞住,在一般市區路上因為隨時要應付突發狀況,總是讓我按煞車按到手麻。再加上沒有駐車架,又怕被偷,拿來短程通勤完全不適合。

公路車不比登山車,騎乘姿勢要更注意,而且要循序漸進,不要像我一樣樂極生悲才好。

COOLBE wrote:
剛剛練騎一小時!慢慢的抓回平衡感了。感覺還真不賴只是一直跟自己
下次要帶安全帽了......


只“帶”安全帽沒用,請用心“戴”好您的安全帽。
樓主騎駻馬吧!
換26*1.5輪胎!
還是很夠用,
公路車輕,是因未放棄了很多配備!
環島你會深深體會!

騎公路車只能看前面,騎登山車比較能看到四周
我的感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